浅谈排球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时间:2022-10-24 10:29:27

浅谈排球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摘 要:配合意识是指两人或数人共同作用于某件事时相互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密切协同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协同性通常表现在两人或数人之间的互补、互励、互谅、竞技等形式上。本文就排球教学中配合意识培养训练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以利提高排球教学质量。

关键词:协同;配合;意识;培养

在排球比赛中,除发球和一次击球过网外,如果没有两个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术和进行比赛的。这就使排球运动具有高度协同配合的集体性。然而,教学中要体现排球运动的集体性,就必须从学生的配合意识入手进行培训,笔者认为,具体可从基本配合意识的培养,积极协同意识的训练;消极对抗意识的理解等三方面展开教学。

1 基本配合意识的培养

基本配合意识是指排球教学中,学生之间共同练习时所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允许学生之间出现积极协同的意识或消极对抗的情绪。

排球教学中的练习伙伴,基本上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组合。这样,关系密切,性格吻合者容易组合,但由于学生排球技术或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也容易导致积极协同和消极对抗意识的产生。必须明确的是:这两种现象均属排球教学中的正常(基本)现象。一般而言,学生素质和技术较好,排球兴趣较高者容易产生积极协同意识,结果越练越好,共同进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表扬,并鼓励其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反之,则越练越糟,形成对抗,出现反感,责任、牵扯等消极现象,甚至不欢而散。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本配合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允许也需要学生出现问题,但关键的是要求教师或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矛盾,解决问题,从而,杜绝消极因素的延伸扩展。此外,教师还应将配合意识上的有关理论知识,提前向学生进行传授。并要求其在实际练习中逐步体检。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使学生增进认识、提高技术,最终形成良好的配合意识和技术动作。针对实在配合不来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断然措施,进行调整。如让学生停止练习、回忆技术要领和配合要求;观察别人的练习,必要时,调整练习伙伴等措施。

2 积极协同意识的训练

2.1 相互补救意识的训练

教学练习中,由于各种因素,同伴处理球不当时,要求学生立刻采取积极措施、迅速补救。反对和杜绝责怪、嘲笑、反感同伴的消极现象的发生。一经发现,教师必须严厉批评。并且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去努力救球。这样,通过积极主动的协同行为的要求和训练,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补救意识。

2.2 相互鼓励意识的训练

教学练习中,当同伴救险球或处理好球时,要求学生及时予以肯定、赞赏、鼓励,如喊一声“好球”等等。并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进行协同,从而使球稳定,当同伴处理球不好时,也应予以鼓励,如运用“没关系”、“不要紧”、“再来”等鼓励性语言,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行补救。这样,通过积极肯定的语言活动,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相互鼓励意识。

2.3 相互竞技意识的训练

竞技活动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属于竞争的一个方面,它既是人类的共性,更是体育的最大特点的魅力所在。排球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练习中,要求并鼓励同学之间就个人技术、素质及队员之间的配合展开竞争,同时,对配合好的学生和经常失误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使学生向着更高、更快、更好、更强的方面发展。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反复的综合竞争训练,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竞技意识。

3 消极对抗情绪的理解

排球练习中,由于技术较差、素质起点低、配合不来等原因,经常导致球的处理不好或失误,特别是失误次数过多,易使同伴之间产生疑虑,甚至丧失合作的信心。从而导致同伴之间出现相互埋怨,相互让球、敷衍了事,不愿触球,甚至相互指责,不愿合用等消极对抗的情绪和现象。

首先,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排球教学中,所有消极因素的产生,既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又有其突发的偶然性,对于整个排球的教学来说,它属于正常的教学现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理解的认识。

其次,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选择练习伙伴,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向学生传授一些同伴之间协同配合方面的知识,首当其冲逐步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进而使学用对消极情绪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活跃教学气氛,促进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和积极协同配合的能力。如采用游戏法、竞赛法等等。还可适当地安排学生进行有目的交换练习伙伴的配合练习,要求学生尽快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既给差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又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帮助任务。既能促进相互交流,又有增进同学友谊,既能体现排球运动的协同性,又能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因素,向着积极配合的方向发展。

总之,排球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实际,将学生与教材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其勇敢、顽强、坚决、果断等意志品质。同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配合中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从而使学生之间相互建立起积极主动、默契协同的配合意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协同能力的教学集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 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主编.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3 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下一篇:英汉称谓语差异的跨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