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考

时间:2022-08-24 09:58:20

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对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了多层次的、以学生为主导的考核模式,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考核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94-03

1引言

计算机组成技术课程的考核评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首先,该课程内容庞杂,即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这三门课程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识点都融合在这一门课中;其次,该课程所面对的学生专业背景迥异。工业自动化、企业管理、应用化学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该课程。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真本领、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针对以往实验考核的一些弊端,我们提出多层次、多形式的考试模型,对现有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能动性、过程性,使之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2考核模式改革的目标及具体措施

2.1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考核改革的目标

第一,通过考核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消除他们对考核的抵触情绪,从被迫接受考核到对考核有兴趣,并最终落实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

第二,增强考核的功能性,使考核真正成为反映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者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指针,使之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的反馈环节。

第三,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品质,通过考核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主动精神和勇于承受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2.2计算机组成技术考核改革的具体措施

(1) 考核内容多层次

现代教育提倡张扬个性、面向学生的因人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手段才趋于合理。考核命题考虑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基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既覆盖面广,更要重点突出,着重考察专业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考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元的、综合性的终结考评制度,特别是在成绩评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以较大的权重。

(2) 考核形式多样化

考核形式的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以往的实验考核,一般采用书面实验报告的形式或一次性统一命题考核。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采用书面实验报告形式难以公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并上交,这一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杜绝相互抄袭现象。

其次,一次性统一命题考核的题目容量有限,相对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而言,考察的知识点严重不足,代表性差,可信度不高。

第三,在这两种评价模式里,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客体,教师的工作量大,评价效果也不好。教学评价应更注重其弹性、变通与多元化,强调以学生为本位[1]。

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实行综合评定方法。尤其要加强教学阶段考查,即增加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应用。考核方法采用实验命题考试、口试(自选命题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方案设计、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总成绩的计算可采用如公式(1)的计算方法:

总成绩=命题考试×70%+(平时报告成绩×50%+自选设计×50%)×30%

其中命题考试成绩、平时报告成绩、自主设计均按百分制记。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中可以根据专业的具体特点,适当调整总成绩中各项考试所占的比重。特别是自主设计,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研究式学习,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自主设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设计了“新型固定电话留言机”,不但支持汉字或英文留言,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来电号码或预设密码给出不同的自己设定的提示音及独立空间留言;化学工与工艺专业的同学们设计了“试剂状态显示仪”,可以动态地显示化学试剂的温度等信息。在自主设计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应付考核,而是积极地参与,并享受着这一过程所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3) 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考核本身不是目的,是教育中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极强,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考核,将其作为一种价值标准,诱导学生向此目标努力,并通过考核结果的比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这也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质内涵。

(4) 重视考核结果分析

建立教学与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如在评价指标内容上要充分考虑相互涵括、相互影响的因素。另外,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教学与评价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怎样有助于发展两者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功能。在评价问题解决以后,就应当建立配套的政策措施。对此,英国一学者曾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评价的关键不在于怎样评,而在于评了做什么”。因此,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也是抓好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试卷分析获得的信息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同时对提高考核质量,对改进考核模式、提高试卷命题质量也大有益处。

3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优势体现

3.1增强了考核的功能性

教学评价一般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三种[1]。总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或某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不同学生各自所达到的水准或彼此间的相对地位,并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此外,总结性评价还有以下用途:预言学生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功;确定其后教学过程的教学起点;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作证明。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诊断性评价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进行,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学习开始时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性,即诊断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是为教师设计一种可以排除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使教学适应学生的特性和背景[2]。

目前高等院校中包括计算机组成技术在内的多数课程的考核都应用了总结性评价,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应用的较少。总结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并证明学生的总体学业成绩,但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已经通过了竞争激烈的高考,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除了评定奖学金外,总结性评价证明学业成绩的功能已没有多少价值。因此,考核既不能对学生进行诊断和安置,更不能改进教学过程,也很难对学生进行证明和分等。考核只是习惯性教学程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造能力的功能性不强。

3.2实施效果

在2004~2007学年中,我们对计算机组成技术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应用上述实验考核模式评价改革方案,受到了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平时答疑的学生明显增多,课堂气氛活跃,主动学习和主动上机的学生明显增多。图1是2004~2007年计算机组成技术课程结束后参加全国、省及校级计算机相关科技创新竞赛参赛及获奖情况分析,可以看到实施改革方案以来,参赛人数年年呈现上升趋势。

4结论

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应注重差异,设计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想活跃、适应性强、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晓岚,陈志云,王行恒. Moodle系统中的教学评价[J]. 计算机教育,2007,(4).

[2] 何晓春. 加拿大里墨斯基大学考试考核体系对我们的启示[J]. 海外职业教育,2006,(3).

[3] 赵蒙成. 复杂性科学与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J]. 现代大学教育,2006,(3).

作者简介

张英涛(1975-),女,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李东(1967-),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访问学者。计算机组成技术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控制。

上一篇:结合EDA技术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践改革 下一篇:分层次“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