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后勤管理浅谈

时间:2022-08-24 07:43:05

高中后勤管理浅谈

摘 要:学校的后勤工作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后勤工作应该围绕学校教学开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也使得各大学校的后勤工作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主要围绕高中后勤管理并根据后勤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使学校的后勤管理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和学校服务,提高后勤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意识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对于高中的后勤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对于工作没有竞争意识,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生活。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勤工作也在向着社会化的趋势进行改革和创新,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很多高等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都已经进入了社会化的改革时期,这使得很多的中学院校后勤管理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后勤工作人员应该改变传统懒散的工作态度,摆脱传统简单的承包的工作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重视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影响力。在后前工作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与服务质量,使整个学校的后勤服务水平得到保障。为了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满意后勤的服务情况,后勤在工作中应该深入进行研究,不断开辟新的道路,从而改革和创新后勤管理机制。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还能够增加后勤工作的竞争力,提高后勤工作的水平,使后勤社会化改革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想要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使本校的后勤队伍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加大对学校后勤的投资力度,提高员工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水平,使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后勤管理的水平,还能够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在选拔学校后勤人员的时候,应该严格进行挑选,要在后勤设置专门的岗位,将设置的岗位进行公开,在选择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采取自我推荐和相互推荐两种方式,通过这样的双向选择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后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要求标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全部的热情为学校的学生服务,积极热情地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大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力度,定期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仅仅要培训一些岗位知识技能,还应该加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培训之后学校应该针对培训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好的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应该进行惩罚,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不但能够让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培训任务,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懂得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培养学习意识。

三、规范后勤工作程序

在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在规范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做到执行后勤工作的时候能够有章可循,这样能够利用制度管理代替传统的人的意识管理,使规章制度变得更加具有权威性。在完善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管理体系,这样能够避免在后勤工作过程中人为地带来的工作弊端,提高后勤工作的纪律性和精确性,真正做到有据可依,这也是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规范后勤工作程序的时候,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管理的监督检查环节,重视反馈的信息,重视整个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后勤工作规范化,确保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想要确保后勤工作有效顺利地实施,就应该建立后勤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管理制度,这是重要的发展条件。在后勤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后勤工作人员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对学校负责,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做到责任分明,奖罚明确。这样如果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使后勤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而想要提高管理质量就必须做到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够使后勤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逐渐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要能够做到有章可依,在避免工作中、自作主张的同时,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力量,优化工作服务质量。

总而言之,高中的后勤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过程,每一个学校的管理情况也各有不同,因此想要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是不可行的。因此,在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坚持将发展作为指导方针,加强后勤管理的理论研究,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之上应该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为自己学校开辟一个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全方面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士文.关于高校社会化改革问题的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04):25-26.

[2]王伟,姚科蜂.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及其改革路径选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1):37-40.

上一篇: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下一篇:让小学生用心感悟德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