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的生成资源

时间:2022-08-24 04:28:56

浅谈数学课堂的生成资源

摘 要:我国数学教学历史悠久,对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问题的研究持续很久,课堂资源生成理论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这种理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共同努力解决新问题,这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上的有效资源及时进行发掘,并加以利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成资源;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74-01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生成资源利用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具有动态性和不可掌控性,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利用,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及时准确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捕捉和利用,会使课堂变得和谐有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生成资源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令其成为教学新资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学进行阐述。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生成动态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使授课过程可控。当然对于情境的设置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如在进行“乘除法”的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场景,让学生对买东西进行分角色演示,由A同学扮演小卖部的老板,B同学为去买文具的学生,C同学为班长,负责给全班学生买文具。该小卖部中每支笔5角钱,每个本子6角钱,B同学买了3支笔,C同学买了150个本子,B同学和C同学分别应该给老板多少钱?如果共有30个学生,每个人应该分到几个本子?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很容易将学生导入数学学习,解题过程为:B应该付3×5=15角=1.5元,C应该付6×150=900角=90元,每个学生分到本子150/30=5个。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学生发言时,不能打断学生思路。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完整不清晰,这就需要教师在倾听时,把握学生的节奏,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转化为课堂上的动态学习资源。

二、因势利导,纠正学生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教师根据发生的状况因势利导,将一些小意外小插曲为己所用,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如在讲解《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球,然后将三个红球、两个绿球放入一个袋子,由学生首先进行预测,拿到哪个颜色的球的几率大。然后请A同学上台抽球,在拿出来之前,让学生猜测会拿到什么颜色的球,大家会猜测红球,因为红球的数量比较多,结果A拿到了绿球,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就会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参与到拿球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拿完球,教师根据结果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当然学生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这种错误也可以成为一种学习资源,在学生犯错之后,如何将错误的经验转化为学习的资源才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犯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改正,使学生在出错、改错、总结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增加智慧。在教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时,让学生比较3/5 和 2/3 哪个大,就会产生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两张大小一样的纸,将其分别分割为平均的五份和三份,取出3/5 和2/3,进行拼接,让学生比较大小,就可以一目了然。

三、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动力

小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还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好好把握学生这种个性特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适应学生好动的性格。用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吸引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游戏教学过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如设置“数字找兄弟”的游戏,就是指着卡片“7”说,我今年7岁,弟弟比我小3岁,找一下弟弟在哪里,学生很快就可以想到弟弟今年4岁,只要寻找卡片“4”就可以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对数学数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可以设置森林探险游戏,由学生分别代表狐狸和老虎,狐狸每次向前跳1/3米,老虎每次向前跳1/2米,两只动物每秒钟只跳一步,从起点开始,每隔 2/5米就有一个陷阱,当其中一只动物掉进陷阱时,另一只跳了多远。由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跳跃,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用游戏的方式将知识表现出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作为学生接触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如何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应该学会用动态眼光看待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孟红玲.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培训模式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5.

[2]宋运明.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 西南大学,2014.

上一篇:加快风电资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西昌市垂直绿墙推广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