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耕犁:让文本生命丰盈

时间:2022-08-23 12:54:2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正确的、细微的、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教师的头等大事。“细读”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做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或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研究性的阅读,应该是三种理解合一的细读。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下面,本人就文本细读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及体会。

一、品味词语,细细推敲

文本细读关键在于潜心涵泳,涵泳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著名作家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去年的树》中有这样几句话: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一个“看”字就值得细细琢磨:为什么作者前后两处都用了“看”字?不觉得重复吗?能换成其他词吗?两个“看”字表达了鸟儿怎样的心声?在一般的读者看来,课文中的这几段文字的确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如诗的语言,但在有着教育目光的语文教师的眼里,鸟儿与树的万千情义却怎一个“看”字了得!可以说这篇童话中澎湃着的激情全部凝聚在鸟儿的眼神里面,浓缩在这两个“看”字之中。

二、关注细节,充分品味

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迅速进入文本情境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

《草船借箭》一文中对于诸葛亮有几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点来体会人物特点。例如“诸葛亮‘笑’着说”,我们可以展开思考:他为什么笑着说?这“笑”中包含着什么内容?其实这“笑”道出了诸葛亮“识人心、知天文、懂地理”的特点,道出了其“神机妙算”的能力。这样,将细读的目标直接指向课文细节,便能十分到位地诠释文本内涵。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诗虽短却妙,却好。大部分文学作品不及《静夜思》这样朴素单纯,可为何这样单纯的一首小诗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细究起来,缘自诗人捕捉到了几个近乎常态的朴素细节:从月光洒地到秋霜的联想,由皓月悬空到思乡情结。而这些细节恰恰是谁都可能有过亲身体验的。找到这些细节,走进作品的情境,自由体验,就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与作家产生心灵的共鸣。

巧拨妙引,多番感悟

教师的文本细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细中有别。

例:特级教师王崧舟引导学生逐层感悟。(怎样设问?)

[教学片段]

生:(齐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师:在作者眼中,被烈火烧身的就是一块千斤巨石啊!那么,同学们,和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生1: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甚至都感觉不到他的呼吸。

生2:而且他的意志像千斤巨石一样坚定。

生3:当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也与千斤巨石一样。

生4:我觉得巨石是固体,用巨石来比喻,可见当时是一动不动,意志坚定。

生5:我觉得巨石是稳定的,在烈火中也像巨石一样稳定。

师:是呀!你们说得没错!,千斤巨石,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在被烈火焚烧时都不会发出一声,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但是,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是什么?

生:是人。

师:他是一个人啊!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同学们,你们有谁曾经被火“烫”着过?当被“烫”着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我尖叫一声:“疼死了!”

生2:我赶紧从火中抽回手。

生3:我跑进卫生间用冷水拼命地冲。

生4:我感觉火辣辣地疼,实在受不了!

师:是的,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竟然被熊熊烈火整个包住了呀!大家请看——

(播放电影片段中被烈火烧身的镜头。随着画面的呈现,老师动情地解说:“这就是烈火中的。你们看他的眼睛,你们看他的嘴唇,你们看他抠进泥土中的十根手指。这就是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这就是千斤巨石一般的!这就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的!”)

例: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片段]

生:(大声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师: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画出这一段中表现行为的句子。

生:“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板书:像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

师:为什么把比做石头呢?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1:石头在烈火中是不动的,在烈火中也一动不动,所以把他比做石头。

生2:石头在烈火中是无声的,在烈火中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所以把他比做石头。

生3:石头是不怕火烧的,也像坚硬的石头那样不怕烈火烧身,这样写突出了他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那为什么把比做“千斤巨石”呢?这个“千斤”和“巨”字各突出了什么呢?

生3:“千斤”突出了在烈火中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巨”字突出了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

师: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在烈火中行为的伟大。

三、还原情境,厚重体验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乃至作者为文的处境都会成为解读文本的通道。这就要潜心于文本,不放过蛛丝马迹。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若能在头脑中还原出李白流放途中忽遇大赦的情景,则对诗句中所展现的行路之迅疾就会有合乎情理的理解。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对于《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我们若能捧起书本,一遍一遍地诵读,闭上眼浮现在眼前的就是——乌镇、周庄、绍兴。此刻,你定会想起已故大师陈逸飞的水乡油画。那画面不停地叠加、分散,是水墨画、油画。哦!脑海中全是画面。“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是泛着银光的河面,净得透明的河水,让人忍不住会去掬一捧在手心,闻一闻水乡的芬芳,尝一尝水乡的甜蜜。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情境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四、多元解读,把握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又说“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顾,而且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一一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反复读文后可以明确这一点: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细想之后便可得知:对小乌鸦应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的做法应产生激愤。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狐狸的“聪明”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乌鸦的可怜,让人怜悯的教育价值更大。如果学生从中学会了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意义也就更为深远。因此,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应择优而行。

五、对照比较,认真鉴别

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些名家作品选入教材,常会删减改动。如《荷花》是一篇节选课文,是有自己的母本的,它节选于叶圣陶的《诗的材料》。删改后的课文语言浅显,主题鲜明,而母本的语言个性化突出,传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删改后的课文《荷花》,给人的感觉无非是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以及“我”沉浸其中的情景。而母本《诗的材料》除此之外,还着重表现作者缥缈的情思、朦胧的诗意感受。这就要求教者不能“就课文论课文”,而应在母本的框架内处理课文教学。在拓展、还原母本所承载作者情思心绪的句段过程中,给学生一种文学意境的享受,从而滋润其心灵。另外,我们还可以把一些作品跟它的相关文本进行同步阅读。如不同风格的送别诗的比较教学,这一点在许多课堂中很常见。特级教师盛新凤所撰写的《人—神—圣》一文中提出:略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带着“神性”光环的文成公主。光读懂课文中作者寄寓文成公主身上的这种“神性”够吗?不够!读懂了她身上的“神性”,还要还原她的“人性”,这就需要把几个版本的故事放在一起比照阅读,从不同的文体中去读懂文学家、历史学家、老百姓眼中不同的文成公主形象。这样综合阅读之后,便会对文成公主有个整体的感知和认识。

六、知人论世,融会贯通

这里所说的“知人论世”是指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等。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另一种,即一个文本的历史阅读经验在课堂上的呈现。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课文时,应当对前人阅读此篇文章的心得体会有一个宏观认识,这样才能既不失去自我,又不隔断自身与历史文化经验的通道。如教学《草船借箭》等节选改编类课文时,对曹操这一形象的赏析,笔者补充了易中天先生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成果:曹操身上表现出文韬武略,才华横溢。这样一来,学生对曹操形象特点的把握就更为完整,更为辩证,有了超越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文本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去点燃。这个时候,教师他首先不是以教师的眼光去解读文本,而应该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一个学生、一个作者的身份进入到文本的特定情境中寻觅那些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细节。这样教师便很容易从文本中见人之所未见,随之而来的教学设计也就更容易突破窠臼,面貌全新。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细读文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寻求文本鲜活生命的过程。只有不断寻求文本中鲜活的生命,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生命,才能让人的生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在语言之河中畅游,在语言之途上徜徉!

上一篇: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