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语文思想下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时间:2022-05-31 07:28:45

浅谈深度语文思想下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摘 要:为改变语文教学中肤浅化和表面化的现象,“深度语文”的思想应运而生。解读文本更应该在深度语文的背景下进行,让学生读出品位、读出深刻。本文主要从深度语文思想的角度探讨高中语文课应该如何解读文本。

关键词:深度语文 文本 解读

深度语文①的思想已经提出了几年的时间了,以窦桂梅、王开东老师为代表的“深度语文派”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同。深度语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并不断完善自我。深度语文体现在教学中的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深,教学内容的情意要深,教学方法的解读要深,教师的从师素质要深,教师课堂的设计要深,一言以蔽之,就是将“深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避不开文本解读,对待文本的解读,也应该遵循“深度语文”的思想,不能流于表面化、大众化。否则不但是对文学经典的轻视,更不可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待文本的解读存在很多弊端,这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首先,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参怎么写,我就怎么讲,不写不讲”的现象。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教参中明确提到祥林嫂被逼改嫁的反抗是一种维护封建礼教的反抗,教师也往往给学生传达类似的思想。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封建道德是否让她真的“从一”?又是什么让她被迫失节的?封建礼教固然残酷,但比残酷更让人心痛是什么?我想是荒诞病态的社会现状,是人们盲目地崇拜,墨守成规,但却不知道自己所维护的所谓神圣的“尊严”实则是何等荒谬。祥林嫂却并不觉得这些礼教荒谬,而是甘于在这种礼教下苟活,这是她最大的悲哀。文本原本就允许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但有的教师却一味迷信教参上的说法,阻止学生的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其次,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考试考什么,我就讲什么,不考不讲”的现象。如今某些教师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学生学语文,而是教给学生语文答题技巧、语文高分“秘笈”,分数取代一切、高于一切。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理应全民广泛推崇之,但现如今在某些人眼中,学中文的却成了“没出息”的标志,学外语的则成了社会的“主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阅读鉴赏”部分,往往忽视星号课的学习,选讲甚至不讲,更不要说去讲“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的内容了。原本高考是测试学生语文能力的考试,但如今却出现本末倒置,语文课沦为高考工具的现象。这样浮躁的心理是不可能让教师沉潜下来研读文本的,教师都不把文本研究深、研究透,又怎么可能让学生去深入研究呢?所以如今的教学存在着越来越轻浮化,越来越平庸化的倾向。使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本色。

最后,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问什么,我就讲什么,不问不讲”的现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教师看似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向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刻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研读文本的引导,一味地跟着学生的感觉走,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在研读课文中迷失方向。

面对这样的流于表面化、庸俗化的文本解读倾向,我认为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文本,这样才能够对文本的认识更深刻,更细致。

首先,正反结合,将文本引向深入。

所谓“正”,是指学界主流观点和教参的明确观点。例如《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李商隐通过咏马嵬之变,讽刺了玄宗误国的荒淫无道,对“李、杨”的爱情悲剧以同情叹惋之情,这是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中心思想。所谓“反”,是指在主流观点以外,还有别样解读的可能性,反其道而行之。李商隐的诗歌风格被誉为“讽喻至深,用笔至细”,他的《马嵬(其二)》仅仅是在咏马嵬兵变这一件事吗?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命运多舛,情场官场事事不顺,他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②。李商隐晚年身陷囹圄,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当初的伉俪情深,当初的海誓山盟,如今早已灰飞烟灭,物是人非。最后两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更如惊涛裂岸,乱石崩云。李商隐虽不是帝王,但他跟李白、李贺生前一样,都坚信自己是唐王宗室,嫡系皇亲。从这点来看,我们不难解读,此两句还蕴含以下意味:为什么连我这样一个世代有皇室血统出身的人一生苦拼,最终却过着暗无天日、无法出头的悲惨生活,甚至连一个平民百姓都不如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就有了一个全新的情感世界,我们在关注马嵬兵变惨痛教训的同时,更体味了李商隐孤独落寞的悲苦一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不断将问题引向深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其次,着眼细节,对文本层层挖掘。

先要有一个大局意识,明确这篇课文在宏观上如何设计,然后从细节入手,层层嵌套,深入挖掘。如《祝福》一文,由于《祝福》情节比较琐碎,且鲁迅先生文章原本就隐晦深奥,对待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从故事情节入手,从故事情节中发现矛盾冲突。“我”为什么两次提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祥林嫂因改嫁而强烈反抗体现了怎样的冲突?再从矛盾冲突中挖掘人物性格,祥林嫂的反抗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柳妈的“捐门槛”闹剧体现了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再从人物性格中体会悲剧主题。教师可以按此思路,将整篇文章的脉络捋清,从表面走向纵深,一步步挖掘小说的深刻之处。

关于《祝福》这篇课文,教师往往谈得最多的就是:祥林嫂究竟是被谁害死的?教师费了很大的劲儿,学生也耗了很多时间,最终却把罪魁祸首仅仅归结为封建礼教,就如同《孔乙己》把责任推卸给了封建科举制度,这样教学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我以为,对待祥林嫂之死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让学生制作祥林嫂年谱。她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经历:逃至鲁镇做佣工、被逼改嫁勇反抗、丈夫病死儿惨亡、祝福不得终离世。

第二,针对祥林嫂的遭遇,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一生是如此的不幸,那么究竟是谁害死她的呢?有人认为是鲁四老爷害死祥林嫂的;有人认为是婆婆害死祥林嫂的;也有人认为是柳妈害死祥林嫂的。学生说的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相比之下,认为柳妈是元凶的相对来说比较难得。

柳妈虽不是直接害死祥林嫂的元凶,但却起到了致命的作用。她跟祥林嫂一样,都是鲁家的帮佣,同属于底层阶级的苦命人。然而,吃斋念佛的柳妈不但不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反而变本加厉,弄出一个“阎罗王电锯改嫁妇”的恐怖故事来把玩祥林嫂的苦痛。同一阶级人的冷漠是最可怕的,面对同胞的遭遇非但没有流下同情的眼泪,反而添油加醋,这一点最为悲哀。

所以客观上,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是冷漠的人际关系,是一群麻木的看客,是一种对这个黑暗社会安于现状、全无反抗的悲哀状态。而主观上,祥林嫂的悲剧源于自己的“想做奴隶而不得”。鲁家连做奴隶的机会都不给祥林嫂,这让她彻底崩溃。鲁迅曾说:“社会上有两种时代:一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③祥林嫂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最后,找出矛盾,令文本深刻到底。

矛盾有很多方面,情节的矛盾、人物性格的矛盾、环境的矛盾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出现?这些矛盾对于全文有何作用?这些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体味的,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刻画了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首先,学生的心中一定对“硬汉”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他应该是坚强的、不屈的、永不言败的、勇敢的和强硬的人,但桑地亚哥有很多内心独白是与这些性格恰恰相反的,如:“你累乏啦,老头儿,里里外外都累乏啦!”“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一个硬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没完没了的内心独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唆、犹豫、甚至有些退缩的人被人誉为海明威笔下最神圣的硬汉呢?抓住了这个矛盾,就可以抛给学生讨论,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桑地亚哥不是一个标签式的人物,不是一个毫无缺点的高大全的完美形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都会犹豫,都会茫然失措,甚至会退缩不前。但硬汉之所以称为“硬汉”,就是他能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克服心理弱点,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海明威给桑地亚哥注入了人的力量、尊严和勇气。他面对鲨鱼的轮番攻击从未放弃,他流下了血水,但从未流过泪水。用马斯洛理论来说,桑地亚哥的行为是一种自我实现,是一种从本我走向超我的境界。因此,他是硬汉,也是最高贵的硬汉。

其实研读文本,有很多方法,但能否在这些环节中让学生从中领会深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面对功利主义教学的今天,成绩显然比欣赏美更重要,因此,深度究竟该挖多深,究竟该不该挖深,也同样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开东.深度语文[M].漓江:漓江出版社,2010.

[2]王开东.教育:非常痛,非常爱[M].漓江:漓江出版社,2010.

[3]朱昌元.语文――生命栖息之地[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4]王开东.教育:谈何容易[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姜天生.深度语文呼唤深度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9).

[6]欧健.“深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7]姜帅.《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硬汉本色[J].外国文学研究,2010(4).

[8]曾守群.杨贵妃死于谁人之手[J].人文社科,2009(34).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研究 下一篇:优化初中科学实验复习课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