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8-23 11:52:00

浅谈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 物理 教学 质量 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物理教育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经过学习及反思,我认为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保质保量,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现结合学习的体会就如何加强和优化三类实验的教学谈一下个人的一点感悟。

一、重视演示实验,优化教学

演示实验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备的感性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

(一)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质量和效率

1.演示实验首先必须确保成功性。只有确保演示成功,实验的教学目的才会达到。决定演示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掌握实验的原理,抓住关键。如在大气压一节中进行“纸片托水”的演示,当纸片盖住杯口后,不能让空气进入,这是关键。如果演示不成功,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老师的讲解不信任和失去学习的兴趣。

2.演示现象必须直观明显,可见度大。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同学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因此,所用的仪器要足够大,灵敏度要高。仪器放置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全班同学足以看清。在教学中可能一节课要做几个演示实验,如暂不用的仪器不要拿出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采取背景衬托和演示的方法。如在观察“压强计里水面升高或下降”的实验中,可以将水染红,并在U型管后面衬一划有横线的白屏作为背景;又如在演示磁体的磁场时可采用实物投影的方法,使学生对磁感应线产生深刻的认识。

(二)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的边学变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看教师表演,先是“教师做,学生看”,后是“教师讲,学生听”,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亲自探索知识,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造为“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在学习“浮力”时,将书上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边教边学的实验。在每张桌上发一块形状规则的正方体木块,让学生将木块投入烧杯中,然后设法将木块按入水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浮力”。同时增加了称量物体重力时,用手向上托物体,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的实验。这些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仅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对浮力产生的原因也更容易接受了,同时还领悟到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来测量,即F浮=G-F液。这种类型的实验课起到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2.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小物品。如在讲“摩擦起电”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塑料笔与干燥的头发相互摩擦来吸引轻小的纸屑;又如在讲“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利用一端削尖的铅笔,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铅笔同时用力,由凹陷程度的不同学生很容易的便得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来说明物理上的问题,简便易行,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增强了亲切感,更容易接受知识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周围的事物。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应用多媒体可以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进行逼真的模拟,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的认识加强,理解更透彻。

二、重视学生分组实验,加强探究

(一)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绝大多数学生是按教材的安排程序进行实验,按照教师布置的步骤进行操作,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凑“热闹”成分很多,这样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如:初二物理中《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如果只是指导学生按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那么实验目的单一,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是这样做的:

1.不限制实验原理。在讲本节课时,只讲清实验目的,说明小灯泡上“3.8V”或“2.5V”意义,至于实验原理由实验小组讨论决定,并按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结果出现三种实验原理P=UI,P=U2/R,P=I2R,并通过对三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的深入分析,确定应用P=UI为实验原理的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不规定实验步骤。进入实验室要求不看课本,动手时只说明实验中要观察灯泡的亮度,触摸灯泡热度,计算灯泡的功率和电阻,并不限定实验有三个步骤,结果巡视实验中发现,有的小组实验有五、六步,并设计了开放性的记录表格,其中有灯丝在不亮、较暗、正常发光、较亮、烧坏几种情况下的电压、电流的测量值和功率、电阻的计算值,灯泡热度的触摸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发现问题能力。

(二)在实际操作中对实验略加改进,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如在“测细铜丝直径”中“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若按书上的图排绕,学生的两只手不能松。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必须抓住铜丝两端连同线圈往刻度尺上靠,或者让另一学生拿着尺来测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做好。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出一个改进方法:先在铅笔上顺放一根细麻线,再把细麻线的一头和铜丝的一头弯曲折回压在铅笔头上,再在上面一圈一圈地排绕,最后再往铅笔头方向拉紧细麻线,从而使铜丝既紧密又不易松动,学生可一手抓住铜丝的另一头,一手拿刻度尺轻松自如地测量。学生很高兴,对后面的实验也充满了信心。

三、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的。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把小实验、小制作活动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如制作水温自动报警器、制作电动机模型等。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一些常见问题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更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他们自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很有帮助,能为学习高中乃至大学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课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下一篇:浅谈普通高中英语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