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23 08:15:13

浅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煤矿事故调查与统计研究发现,我国90%以上的煤矿事故源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原因。分析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学习方式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对煤矿企业的行为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不安全行为的含义

生产事故是一种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幸后果的意外事件,即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危害等的事件。日本学者青岛贤司认为,从发生事故的结果来看,确实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故的行为就是不安全行为,否则就是安全行为。但是,要在事故发生之前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安全行为有时是十分困难的,人们往往只是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总结归纳出某些类型的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因此,博德从更加实用的角度出发,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引发事故的、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虽然该定义很可能会漏掉一些不安全行为,但它为日常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被人们广泛使用。根据该定义,不安全行为与违章行为基本同义。

二、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分布相当广泛。不同学者因研究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然而,工人之所以选择不安全行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判断从事不安全行为的价值大于从事安全行为的价值。因此,任何影响工人行为价值判断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选择。

1.内在影响因素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工人行为价值判断的因素主要是工人个体的认知状态因素,这些认知状态因素是影响工人不安全行为选择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工人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程度、心理压力大小、头脑清醒程度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工人对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感知和判断,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工人对各种因素做出错误的感知和判断,从而选择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在煤炭生产中,工人始终处在一种具有高度潜在危险性的环境中工作,工人的心理容易受工作环境和内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从而对其不安全行为选择产生影响。

(2)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状态。工人的知识状态主要是指对工作环境危险性知识的认识、对各种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安全行为知识的认识等。对煤炭生产来说,工人的各种安全知识主要是通过记忆储存在大脑中,在工作中需要通过外界刺激的激活才能复现出来,影响工人的行为决策。工人记忆的安全知识可能很多,但实际激活的知识可能较少,并且不同的工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刻被激活的知识是不同的。

(3)工人的身体状态。工人的身体状态既影响其对外界因素的感知力,也影响其行为可靠性,因此身体状态不佳时很容易使工人做出错误的不安全行为选择。煤矿工人的劳动时间一般较长,其生产任务繁重,很容易使工人的身体处于劳累状态,从而促使其做出不安全行为。

(4)工人的组织忠诚心。工人的组织忠诚心主要表现为忠于职守,努力完成企业任务,尽力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要求保持一致,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出现冲突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企业利益等。组织忠诚心不高的工人很容易做出违背企业或管理者意愿的不安全行为。煤矿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其工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劳动收入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组织忠诚度往往不高,很容易做出不安全行为。

(5)工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主要表现为以多大的热情、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工人很少有长期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的,总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作努力程度高的工人更倾向于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选择。

2.外在影响因素

工人的内在因素还要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刺激或影响。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不断变化,刺激或影响了工人内在认知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工人对各种行为要素的价值判断,才促使其做出不安全行为选择。煤炭生产中能够刺激或影响工人行为选择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人行为容易受工作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在煤炭生产中,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很容易出现许多未知因素,这些因素既可能会引起工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激活工人内心的一部分知识,也可能影响工人的组织忠诚心和工作努力程度等,从而最终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选择。若煤矿工人认识到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心理就会保持一种比较紧张的心理状态,对周围的事物较敏感,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也会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促使其做出更加安全的行为。

(2)工人行为容易受生产任务及安全规程的影响。生产任务过多过重,很容易导致工人出现心理和生理疲劳,从而降低工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生产任务分派不科学,很容易导致工人的心理出现不平衡,从而影响其组织忠诚心和工作努力程度等。安全规程也会影响工人的行为选择,但安全规程只有被工人的大脑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3)管理者和其他工人的行为会影响工人行为。工人会不断地将自己行为与企业中其他成员的行为进行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这种判断会影响各种认识,并通过组织忠诚心和工作努力程度反映在其以后的工作中。管理者行为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很大,管理者分配生产任务情况、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管理者自身的工作努力程度、管理者实施奖惩的状况等都会影响工人行为。

(4)安全教育与培训影响工人行为。安全教育与培训不但可以增强工人的安全知识,培养其组织忠诚心,提高其工作努力程度等,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其行为决策的科学性等。

(5)煤矿工人行为还会受各种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影响。工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这些群体的规则对工人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工人们对待不安全行为的态度有彼此接近和趋同的趋势。在崇尚安全生产的群体中,工人从事不安全行为会产生群体压力。相反,在拥有不良安全文化的群体中,工人抵制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则会产生群体压力。组织行为对煤矿工人行为选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良好的企业制度和安全文化能够增强工人的企业认同感,改变其不良的工作态度,促使其养成安全行为习惯;然而,不良的企业制度和安全文化很容易在企业中助长各种不安全的行为习惯。

三、培训学习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或者潜在的改变,它来自人的直接或间接实践。因此,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存在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即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和观察学习。煤矿企业管理者需要将这三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到煤矿工人对不安全行为的改变上。

1.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改变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通过连续组合实施无条件刺激和有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就可以产生一种有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的原理。利用这种学习原理,通过在一些刺激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建立刺激―反应式的条件反射,能够将工人的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转变为无意识的安全行为。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刺激性因素,如果能够不断地将这些因素与安全行为联系在一起,就能刺激工人做出安全的行为。常用方法有:在工作地设置安全标语、教育、训练、誓言口号、承诺等。

2.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改变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心理学家桑代克发现,当某种行为和后果被连续先后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减少或增加该行为的发生频率,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的原理。斯金纳重新阐述了这种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反应前出现何种刺激,而是反应后得到何种强化。当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奖赏(包括自我愉悦感),以后就会多做此种行为;当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受到惩罚,则以后就会回避这种行为。前者被认为是正强化的结果,后者被认为是负强化的结果。利用这种学习原理,通过对工人行为结果的不断反馈来达到正强化安全行为、负强化不安全行为的目的。主要手段有: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负强化,利用选择性感知减少对不安全行为价值感知,增强对环境风险性的感知,通过改变工人的价值观增强其对组织的认同。

3.利用观察学习改变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奖赏,或者有人向他展示或讲述其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奖赏,他就会仿效该行为。在这里他的行为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经验发生改变,而是因为观察到其他人的行为而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利用这种学习原理,可以通过构建注重安全的工作氛围来促进工人选择安全行为。主要手段有:加强沟通,使工人认识到安全行为更有价值,培养崇尚安全行为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等。

此外,针对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习惯,首先需要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建立起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系统,让工人意识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再运用上述方法加以影响和改变。关键是要通过长期的强化安全行为,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主要手段有:提高工人对不安全行为的注意力;克服熟视无睹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增强工人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力;科学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安排劳动时间、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人的行为可靠性等。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改革探讨 下一篇:国际商务跟单员的职责及素质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