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族服饰研究

时间:2022-08-22 09:21:49

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族服饰研究

摘要:哈尼族服饰以其传统女性服饰而得名。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变迁中,传统服饰生存于多种语境中,其意义被再造。传统语境中,哈尼服饰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积淀着民族审美心理,整合着民族生活,是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而在旅游语境中,传统的哈尼服饰为迎合外部旅游者的想象和期望而不断的进行着自我调整,转化为一种集文化资本、大众消费、艺术审美为一体的文化符号,兼具了地方性文化表征与大众性消费文化的双重意义。同时,本论文兼论了哈尼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以期为哈尼服饰在旅游语境下的生存与传承提供新的出路。

关键词:哈尼服饰;旅游语境;展演意义转化;设计传承

一、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服饰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哈尼文化作为红河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发哈尼民族风情和梯田生态景观,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种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态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台。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饰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压迫事项。

1.文化资本与消费符号

在持续的旅游接触中,哈尼服饰进入了本地人与他者共同构建的旅游场域中,成为本地人与他者双重视角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义。哈尼族以前的服饰首先是满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深入,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成为一种展演性的文化符号存在,以此在市场交换中赢得经济回报。在舞台表演中,服饰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单独的哈尼服饰展,更多的是作为歌舞表演和接待来宾时的道具。还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饰出售和出租。传统服饰在旅游展演中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哈尼族的文化资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谋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饰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抱怨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值得。

2.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

服饰作为外显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它不仅是外来者的一种观察角度和认知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当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

当地的哈尼族认为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饰,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来。游客也认为他们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妇女的服饰。游客判断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项也主要是从服饰出发。服饰作为民族身份,在传统语境中与旅游语境中是有区别的,传统语境中,服饰代表的是民族的内部认同。我们穿着相同的服饰,我们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而旅游语境培养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觉意识,服饰作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确证,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协商的,是在两者的互动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语境对哈尼服饰的影响

1.旅游与哈尼服饰的复兴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来就受到强大的汉文化的包围,涵化现象已比较严重。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装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与求学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再穿民族服装。而在旅游的展演场景中,服饰是首要和必须展示的事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无论是官方视察还是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穿上民族服装,甚至会从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只是为了“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一点,好看一点”。

2.旅游与哈尼服饰的改变

第一,服饰形式的变化。展演中一套服饰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着褂子以突出姑娘们的窈窕身姿;绑腿不打了,换成了长筒丝袜。为了适应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装的基础上,形制上做了简化:褂子的袖口缩小了,裙子与围腰合二为一。首饰用买来的铜铝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银饰,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各种装饰品。改动后是服饰只适用于展演场域,与日常生活场景无关。

第二,服饰功能的变迁。服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其独特形制与艺术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内在驱使的艺术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内部创造、欣赏和实用这种艺术品,它在维持族群认同与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进入旅游场域后,服饰作为民族艺术品成为商业性的为外在的消费世界而创作的,它向外界呈现了一种民族形象,作为族群边界界定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饰为了吸引游客目光获得经济利益为初衷,传统服饰的财富、地位、角色和伦理规范等诸多文化意义转化为哈尼族性标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丽的指称符号。

三、哈尼服饰在的运用与传承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它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如影相随,颇具时代精神;现代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对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髓。哈尼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却包含了古老文化内涵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意义,蕴藏着丰厚的智慧,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两者可以相互发展,并行不悖。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途径,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启~扇全新的大门。

注释: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的意义阐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9-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施为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皮埃尔・布迪厄,康纳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邹洪颖,和晓荣.少数民族艺术在旅游业中的保护和利用――以丽江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思想战线,2006,(6)

作者简介:

沈林明(1958-),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璜专业。现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副教授。上海市装饰装璜行业协会专家委员,理事。

尹铨路(1985-),男,云南红河人,2009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上一篇:服装母型研究现状分析 下一篇:浅谈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