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时间:2022-08-22 05:12:10

诚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摘 要: 诚信作为治国之本立身处世之本,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它更是基石。本文从社会、家庭及孩子自身三个角度阐述教师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诚信品质,成就美好人生。

关键词: 诚信 正确分析 言行一致 因势利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无信,国家就无从安定,甚至招致亡国之难。

先来看一个故事。27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了讨宠妃褒姒的欢心,点燃烽火。各路诸侯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增援,到了才发现是个骗局。褒姒见各路诸侯率兵奔来跑去,一阵忙乱,不由地一笑。褒姒笑了,可周幽王却失去了诚信。后来敌军果真进犯京城,周幽王再把烽火点燃,天下诸侯们以为周幽王又在故伎重演,都按兵不动。结果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从此灭亡。可见,“诚信”是治国之本,是“国之大纲”。

再看一个故事。在德国,有位中国留学生博士毕业后,去了20多家大公司找工作,但都一一遭到拒绝。他又找了一家小公司,可老板还是拒绝了他。他愤怒地问老板:“你们为什么拒绝我?”当他得知是因为自己乘公共汽车曾逃过三次票时,这位留学生吃惊地说:“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那位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敢聘用您,因为您缺了诚信。”一位堂堂博士生因缺失诚信而在社会无立足之地,怎能不令我们震撼和反思呢?

可见,诚信也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而且,诚信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

临师附小家长学校做过一项“孩子身上的不诚信行为”的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有悖诚信的事情。

有家长曾经发现自己随手放置在写字台上的零钱不见了,后来才知道是孩子擅自拿去买零食了;有家长曾经带孩子去图书馆,可回来路上却发现手里多了一张边角不齐整的美丽插图;有家长从孩子书包里发现了一个玩具,而自己没给他买过……这些是孩子道德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有家长发现孩子的背书作业没完成,可是在签字栏上却赫然写着自己的大名;有家长接过孩子的期末报告单,见到上面的“优秀”格外开心,可是第二天老师却告知他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有家长让孩子复述作业本上做对了的练习,可是他却哑口无言……这些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有家长曾经听孩子抱怨,说某人说话不算数,可是某一次孩子自己也失约了;有的孩子曾经信誓旦旦地在家长面前保证不再说谎,可是不久之后,家长发现他再次欺骗了自己……这些是孩子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也许,有些家长会认为这些都是小事,不足为奇,可是你们听过《小虫和大船》的故事吗?一艘大船因为造船时选用了一块有一个虫蛀斑的木料,后来竟然在风浪中被击沉。小洞不补,酿成大患。孩子的成长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具备诚信品质呢?

一、正确分析,减少社会不诚信现象的负面影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已被某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甲醛浸泡海鲜,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整个社会诚实守信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特别是下一代的诚信观更是出现了模糊不清、使人揪心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把孩子藏在真空的地方不让他接触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实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家长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多给孩子分析不讲诚信的后果,和孩子一起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学生正确的诚信观,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如今饮食界的“地沟油”现象,临师附小六年级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群众等途径,搜集了什么是地沟油、地沟油的危害等资料,撰写了调查报告,并向社会发起了抵制地沟油的倡议。在引导孩子们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地沟油”商家因丧失诚信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事实,激起了孩子们的强烈愤慨,更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诚信的珍贵,他们在倡议书中强烈呼吁诚信回归。

当然,家长还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正面的诚信案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诚信观,经常给孩子们讲诚实守信的经典故事,如“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列宁按时归还图书”,“邓颖超冒雨赴约”等故事,让故事中的主人翁成为孩子们讲诚信的榜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家长还可以引导他们搜集社会上典型的诚实守信事例,在实践中让诚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扎根。

二、言行一致,家长要发挥表率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孩子。

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因此,要培养诚实的孩子,首先父母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信守诺言。家长尤其注意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许诺,一旦许诺,一定要做到,千万不要开空头支票。

《曾子杀猪》是诚信教育的千古佳话,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可能和曾子的妻子有相同的看法,认为曾子没必要为了一句话而杀猪。那么我们来看一个孩子在父母食言后的心声。

有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妈妈经常出尔反尔。有一次,我平时最拿手的数学没考好,就骗妈妈说成绩还没出来。后来她得知成绩已经公布了,就追问我怎么回事。我死活不愿意告诉她分数。妈妈许诺说,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责怪你。冲着这份承诺,我把自己的分数告诉了她,没想到妈妈的脸色立即“晴转阴”,严厉地责备我。后来妈妈总是告诫我,考试后一定要把成绩告诉她,不要瞒她。可我再也不敢相信她的话了。

家长的出尔反尔,最后导致失去孩子的信任。如果真的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兑现诺言怎么办呢?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哄哄就行了。在此,切记“曾子杀猪”这个古训,“言必信,行必果”。

三、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引导孩子明白信守诺言的重要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孩子进行诚信的正面教育,会时刻激励他们实践。可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或某些客观因素,对于自己许下的诺言,孩子难以承诺,这时家长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信守诺言。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与同学约定星期天下午到同学家一起办手抄报。那天下午突然暴雨如注,而她们两家相距四里多路,我朋友的女儿又身体单薄,受点风凉就会感冒。为此,她的女儿感到为难了。我那还在感冒的朋友知道后,从床上爬起来开车将孩子送到同学家,母女俩敲开约会同学的家门后,同学一家人感动不已。诚信让我朋友的孩子与同学的友谊加深了,享受了诚信带给她的快乐。

孩子虽然明白讲诚信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某些不诚信做法是不对的。但是孩子相对于成人来说,自控能力比较差,尽管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要遵守纪律,做完作业再玩,不乱拿别人的东西等,可是由于惰性和坏习惯,常常让他们食言了,于是他们会找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比如:没去赴约就说自己不小心忘了;作业再次没完成就说本子丢了;说好准时起床撒谎说闹钟声音太小了……面对孩子的犯错,我们要因势利导,除了给他们讲清道理外,还要拿出足够的耐心,为他们制定阶段性的目标,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一点一点地改。对于短期的进步,要及时鼓励。比如每次做事之前先和孩子约定好,如果孩子说到做到,就给他一张诚信卡,当诚信卡累积到5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必须事先说好),就可以达成孩子的一个心愿。久而久之,在长期的实践中,孩子会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并且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诚信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何乐而不为?

不过有些家长脾气急躁,孩子犯了错,马上肝火上升,轻则严厉呵斥,重则拳脚相加。这样的方式起不到积极作用,只会让孩子产生惧怕心理和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旦产生,还可能编假话来自卫,隐瞒自己的错误。其结果是在不诚信的路上越走越远,发展下去,后果是难以设想的。

更要提醒大家当孩子不诚信时,家长不能碍于面子袒护包庇孩子。

一位初二学生偷窃成性。他的爸爸气得毒打他,结果无效。老师多次教育他,也无效。后来,老师与家长多次沟通得知,该学生的偷窃习惯全是母亲惯的。他从四岁开始,到邻居家、朋友家、亲戚家、商店、小摊上就喜欢拿东西,出现这种事,父亲责骂,母亲却说:“孩子还小,你这样责怪他,他没面子,我们也不光彩,他长大后自然会懂事的。”没想到母亲的纵容,使得他的贼胆越来越大,形成了恶习,最后进了少教所。面对残酷的结果,他的妈妈后悔莫及。家长对孩子错误的袒护、包庇只会使他形成错误的诚信观,认为即使偷了东西、说了假话也无关紧要。我们要切记:“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梁启超曾经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天我要说:“少年诚则国诚,少年信则国信。”社会呼唤诚信,孩子的成长更需诚信的奠基,让诚信这块基石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晓明.诚信的故事.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8.

[2]管建刚.一线教师.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7.

[3]李镇西.李镇西教育作品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

[4]学生德育教育指导小组.学生德育教育与培养艺术.辽海出版社,2011.5.

上一篇:赞赏式教育在职业学校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论幼儿园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