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浙江卷阅卷手记

时间:2022-08-22 09:02:41

高考作文浙江卷阅卷手记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考题解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文题包含四部分:一是材料,即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主要内容来自于台湾女作家的同名文章;二是引题,即网友的三种评论;三是命题,即文题中的“你的看法”,就此写一篇作文;四是要求,包括题目、文题、字数、其他要求等。

显然,理解文题的前提是要读懂材料。材料中有一句是理解的关键语句: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个关键句中有两个关键词:路上奔跑的人与路边的鼓掌者,按阅卷大组的阐述结合命题者的用意,其含义辨别如下:

路上奔跑的人,即跑步者,博文中原指成绩好的优异学生;也可指钢琴家、明星、歌唱家、政界要人,概而言之,为一切社会成功人士,如政治家、企业家、各界精英等公众关注人物;还可指材料中的“英雄”,按照理解,还可引申为有力争上游要求的人,或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他们或许是潜在的社会精英。

路边鼓掌的人,即鼓掌者,在博文中原指成绩中等生,也可指善良的普通人,可扩大到普通民众,材料中则重在指为人鼓掌的人。

两者之间并非静态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转换。

材料中的女儿希望自己做一个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针对“女儿”的观点,网上有三种意见,写作时选用任何一种意见都行。

角度一:做个路边鼓掌的人。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很多人都幻想过自己被千万人敬仰、千万人鼓掌的情景。其实,站在路边鼓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站在路边鼓掌,不需要太多的光环,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需要成就什么人人羡慕的宏图大业,只是静静的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英雄路过,然后献上最忠诚的掌声,最热情的祝福。而对于自己,我们无需为不切实际的外在的名利而焦虑,以致煞费苦心,挤得头破血流,我们所需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义,同时,也为社会增添一份善的力量。

角度二:做一个在路上跑的英雄。

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本领,怕自己上台会失败出丑,干脆做一个看客,这样自己不用害怕会丢脸,而且可以看别人是怎么表演的,自己也可以应和着在场观看的人们,他们鼓掌,自己也鼓掌。这着实轻松快乐了许多,对自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不用负担太多的心理压力,而且自己也可给他人鼓劲儿,分享别人的成功。可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谁还会将自己奉献到舞台?谁还会去成为众人之焦点?谁去做路上跑步的英雄?久而久之,我们进而产生一种“看客心理”——只看别人的表演,抑或是看着别人的丑态,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谁还会挺身而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能有希望吗?

角度三: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立独行、成就卓异的英雄需要很高的起点,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社会大背景、家庭出身以及良好的教育,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在一个宽容平和、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发展、允许价值观多元化的成熟的社会里,更多的人可以从心灵出发,做出最符合自身特点的人生选择,做一个路边鼓掌的人也无须给予歧视。成为“英雄”或者“为英雄鼓掌的人”,不过是人生的不同路径,没有高下之分,都应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许。

文题较适合擅于思辩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个体、社会,谈自己对个体价值观的理解,既可以观点新颖深刻取胜,又可扬理性思辩之长。而对于长于形象思维的考生来说,也可寓思维于形象,借某些故事或场景说明道理,以委婉含蓄、巧思妙想在考场上胜出。

[例文一]

为英雄鼓掌的人

浙江一考生

到哪去寻得一树花枝,来安放自己,在英雄经过时毫不吝惜自己充满敬意的掌声,伴随着成熟果子欢快坠地的声音而热情响起。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我们或许只是平凡的大多数。在英雄路过时,我们不能仅仅用带着羡慕的眼光打量,更应适时地响起掌声,是赞扬,是祝福。

我并不是一个结果论者,但是那些动容的瞬间,让我停不下思想的步伐。林则徐虎门销烟那次连绵的阴雨,仿佛大海也被打湿了。但我想说的是,那些无法参与销烟的平民的掌声,是林则徐最大的荣誉。即使是一路北贬,我想相伴他的定是一路掌声。

那些为英雄鼓掌的人并非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的掌声使生命之树常青。

在英雄们看来,掌声很重要。

苦难也需要掌声,正如上帝需要被人们信仰。多少英雄被历史埋没就是因为缺少他们应得的评价。毕竟,那份豁达旷世与历史的掌声无关。

我相信,生命对于真善美的信仰,不会被永远埋没,它如教堂的明烛般照彻所有陷入阴霾的人生。

曾经看过一段对红学大师周汝昌的采访。这位久经沧桑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红学研究会能给他配一个秘书,以帮助双目几乎失明的他整理文献。在那么多年鄙夷、冷漠、忽视的目光中,周老先生这样的人,真的需要点掌声。

这些掌声,不仅是对英雄的敬意,更是对自己的激励。

在沉重如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般的压力下,这点掌声如同荒漠里的甘泉,给干涩灰白的生活以春水过涧般的欢快。

我相信,这由自己鼓出的掌声如一缕来自时间深处的光,以其特有的翠绿的汁液点染我的生命的叶脉。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伴随我行咏道路,如四季歌咏悠长不息。

上一篇:浅谈体育课的损伤率及其防范措施 下一篇:对《百万英镑》叙事技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