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22 08:06:34

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课堂是学生掌握物理感性知识的第一课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形成物理知识系统。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到那些常规教学难以实现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从而对物理的抽象理论能够比较直观地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而提高对物理应用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

多媒体随着时代的步伐渐渐走入学校的课堂,它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知识,让学生的耳目焕然一新,更强烈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校的学习生活不再只是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生活变得轻松起来。当知识不再只是以说教的形式出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渐渐得到提高。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进而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物理规律,形成物理理论。有些是一些物理学家进行推论假设,再通过实验的验证,进而得出相关的知识。但是限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的不同,很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出,甚至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无法保证各个都能演示。而多媒体的出现就能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物理现象,更好地学习物理。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多媒体,提高演示实验可视性

教师在讲授某一重点知识时通常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但是这些演示实验往往可视范围不大,很多学生无法正常观察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如果把实验做成实物投影或者实验桌旁加上摄像头,让实验同时通过屏幕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实验的可视范围,使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实验。例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再例如,观察电能表的实验,电能表上的数据比较小,电能表接入电路后表盘的转动都是在演示实验中不容易看清楚的。用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把电能表接入电路后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调节放大倍数,就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看清表盘数据并观察实验现象。

2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成功录像,让

学生观察课堂上无法正常演示的实验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到第一手材料,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传统的教学通常是通过挂图、模型或简单的实验材料进行解说。有些物理实验步骤繁琐,要求严格,实验结果无法保证正确;而有些实验过于微观,正常实验无法做出;还有些实验过程和后果较为危险,不适于在课堂上演示。比如说在讲解电路时,短路的演示很危险,教师一般一带而过,不会做实验。但是如果制成录像材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个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印象,在实际实验或生活中小心谨慎,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再比如在讲授热机的工作原理时,汽油机和柴油机的4个冲程的演示过程太快,学生眼睛和思维根本跟不上。如果制成录像,在播放时放慢实验过程,就会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教师也可以随时停止播放,进行讲解说明,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更明确地理解实验现象。飞向太空一段中的火箭发动机的讲解虽然是扩展材料,但是如果让学生看到我国制造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图片以及它们发射现场的录像,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展示宏观和微观世界,扩大学

生的视野

1)实验规模大,步骤繁多,普通学校难以完成。例如,在讲比热容时,学生能够通过普通实验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进而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但是在了解海陆风和陆海风时可能就分不清了,这些实验要求的场景较大,根本无法模拟,就是模拟了也要花费巨额的资金。如果这时用Flash制成动画,模拟空气对流的过程,再配以旁白阐述陆海风和海陆风的区别,就可能容易理解了。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是重点内容,各种能量的转换通常都是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图片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理解。如果制成动画,一步步演示能量是如何相互转换的,更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明白能量的概念。

2)所示内容属于微观世界,实验要求严格,设备昂贵,普通中学难以承担。常规教学实验难于显示微观世界,因此不便于学生形成表象,达到识记。比如说放射性元素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放射性元素的作用学生只不过是听教师讲述,很少看到,更不能通过实验看到,因此就形成了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通过录像或模拟实验加以说明,并讲明放射性元素的作用和危害,以及这些危害引起的后果,告诉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放射性元素,以及如何规避放射性元素的危害。通过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和讲解,学生更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子核的爆炸和核反应堆的实验,可以通过实物录像或模拟实验进行讲授,铀核裂变、核聚变可以制成动画演示裂变、聚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能这一概念,了解高端物理科技,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

3)所示实验内容过于抽象,普通设备难以表述。物理是比较抽象深奥的科学,有些观点过于抽象,阻碍学生的理解。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方法表示出来,成了物理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例如,很多学生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难以理解,教师用Flash工具做成一个演示课件,通过形象地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空气中分子的疏密变化,展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声波形成过程,大大降低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现象、磁体的磁化过程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4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节省

教学费用,方便教师教学

如今的社会是经济型社会,利用多媒体制成的演示实验可以被教师反复地利用,并不断地改进,以适应新的课堂要求。这样就节省了由做普通实验造成的实物资源的浪费,节省了教学成本,也节省了教师体力、精力的支出。而且这些实验还可以加以组合比较,方便学生复习时使用,学生爱学,教师乐用,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应的演示实验课件,或把自己制作好的课件发送到网络上,与同行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课件制作水平。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辅助教学与实际实验教学的关系,找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多更好的应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适时而用、取长补短,使物理实验课教学达到最优化。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上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创客 第14期 下一篇:做学生的指南针:启发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