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ERP实施过程中几个容易疏忽的问题

时间:2022-08-22 05:48:24

谈谈ERP实施过程中几个容易疏忽的问题

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阀公司)是一个有着40多年阀门生产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品种规格齐全,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给排水等行业和领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阀门生产厂家之一;同时也是集团内少数几个有着主导产品、完全市场化的典型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因此,皖中集团公司于2002年就将该公司列为实施用友ERP管理信息系统的首个试点企业,迄今为止,系统全面运行已达十个年头,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财务业务一体化等基本目标指定。但是纵观整个运行实践,我们发现ERP管理应用仍处于“浅层”状态,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既有软件自身的不完善、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更多的还是企业内部管理等深层次方面的因素。剖析如下:

一是匆忙上马,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导致基础数据和存货档案混乱无序,影响系统正常运转。ERP管理系统,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运转,实质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和管理流程的重建再造,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首先要做好项目分析调研、ERP管理理念宣传、业务流程编写、实施方案拟订、知识技能培训、基础数据录入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而人员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有40多年阀门生产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手工环境下的旧老管理模式已经深入到员工的骨髓,突然打破旧框框,换来一个看不见的“新家伙”,员工们心理上异常排斥,特别是老同志、老员工抵触情绪更大。但当时为了抓进度、抢时间,完全忽略了员工思想观念转变的难度,给ERP管理系统的有序推进和全面实施工作带来了异乎寻常的阻力。

ERP系统的正常实施,不仅要求流程规范化,而且对基础数据的要求也非常苛刻。白阀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加工制造业企业,产成品有两千多个型号规格,半成品近8000种,其中有近3000种为通用件,也即一种零部件能组装到多种产成品上,而信息化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一种存货只能用一个编码,绝对不能重码。可想而知,将3000多种通用件都一一梳理出来谈何容易!习惯上同一个零部件在不同的产品上就有不同的叫法,对同一种存货不同的人叫法也不同,因此在正式实施项目前,公司召集生产、技术、仓储、财务等部门组成了一个编码管理小组,负责对所有基础档案的梳理、定编,遗憾的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最后编码权限完全放开,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维护,导致存货及客商档案中编码急剧膨胀,异常混乱,入库、出库无法衔接,仓储管理几近瘫痪,不得已又重新成立编码小组,花费近半年时间整顿所有编码档案,甚是劳民伤财。

二是仓储管理不到位,导致存货不准确,入库出库无法衔接,严重影响存货管理及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受场地和资金限制,白阀公司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毛坯库,铸造车间生产出来的铸件在车间内随意堆放,缺乏有序管理。因毛坯库是露天的,且所有权归生产车间,从而给生产车间调节产量带来了便利。因为车间从自身的考核利益出发,经常性地把这个“虚拟仓库”当作调节产量的“蓄水池”——当实际产量超过计划数的时候,就将超产部分“截留”下来不报,留待后期产量不足时“补缺”;当实际产量未完成计划数时,就虚报产量“填补”计划。产量的随意调剂,导致物流和信息流的严重不对称,大大影响了生产成本的真实性和配比性,给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和考核带来了难以名状的障碍。

有鉴于此,公司特地派员到马鞍山几个上市公司考察。考察得出的最响亮的结论就是,仓储管理是ERP系统成功流畅运行的“咽喉”。考察发现,几家公司均设有独立的仓储中心;仓储中心全权负责公司所有仓库的管理,其仓库或为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库,或是采用摄像头等严厉管控措施构筑起来的现场库;所有存货收发存管理完全独立于车间,从而彻底堵死了生产车间人为调节产量的漏洞,为整个公司实现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和谐统一”建立了牢固的实体平台。

学习就是为了运用和提高。白阀公司通过考察学习,科学借鉴他人成功经验,认真结合本公司实际,对仓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日前系统管理“咽喉”已基本适应了ERP运行对存货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三是ERP系统具体承办及其过程实施的主体出现错位,导致企业组织功能与其职责设计相脱节,企业业务与管理相背离,从而影响了公司两大管理(财务管理与ERP系统管理)的正常运行与层级提高。因为,ERP系统是以企业局域网为技术平台,通过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协同,实现企业内外资源集成,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另外,从ERP系统实施的外部实践来看,那些ERP运行较成功的企业,公司管理部或信息管理部才是整个系统管理的灵魂和总控,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到日常的运行和维护,再到项目的监督和考核等,管理部(或信息管理部)全权负责把握,而包括财务部在内的公司其它各部门仅负责相关模块的应用操作。

可是,近十年来白阀公司ERP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却正好与其相反,ERP系统的所有实施流程全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系统的实施和维护占用了财务部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务部门成了“脚踩两只船”的万金油。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包括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经济分析等在内的财务部门本身主要管理职责的淡化、弱化,甚至“荒芜”,另一方面,尽管财务人员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却经常导致ERP运行缺乏力量和精彩等尴尬局面;殊不知,财务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专业职能部门,既没有权限统领全部流程的再造,也没有能力去组织实施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这种由财务部门统领ERP运行和维护的体制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否则,最终ERP运行还是“半死不活”,甚至“死路一条”。

总之,“用友ERP-U8”软件具有管理系统性、数据共享性、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等特点,企业借助于此,可以适时掌握各方面的运营信息,不断改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而ERP的运行实施又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未雨绸缪,精心筹划,分步实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性能,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目的。

作者简介:

张生,管理学学士,注册会计师。

孔准,马鞍山商专88届毕业生,曾在省级财会类刊物上多篇,《变动的会计理念,不变的会计原则》一文,获系统内“会计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一等奖,作品连同省财政厅其它19篇文章结集出版,一并被财政厅推荐到国家财政部。

上一篇:浅议影视广告文案中的情感诉求 下一篇:《推销员之死》中的笛声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