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4―二氯苯的迁移量

时间:2022-08-22 04:12:4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4―二氯苯的迁移量

摘要: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在水性模拟物中1,4-二氯苯迁移量的方法。采用水、3%乙酸(w/v)、4%乙酸(v/v)10%乙醇(v/v)、20%乙醇(v/v)以及50%乙醇(v/v)六种不同水性模拟物对食品接触材料进行浸泡后,以Agilent SB-C18作为分析柱,采用UV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223 nm),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水性模拟物中,1,4-二氯苯在0.10 mg/L ~ 25.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8),最低检测限(S/N=3)可达0.05 mg/L。同时对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1,4-二氯苯的平均回收率为89.0% ~ 105.0%,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8%~7.91%。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完全能够满足食品接触材料的日常检验要求。

关键词:1,4-二氯苯 高效液相色谱 水性食品模拟物 食品接触材料

中图分类号: O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35-03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是保障人类和公共卫生的首要研究目标[1]。作为食品的“外衣”,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或原料单体不可避免地会迁移到食品当中[2],食品接触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

1,4-二氯苯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当中,可用于制造染料工作、造纸业及粘合剂等,被广泛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3]。然而,1,4-二氯苯具有一定的毒性[4-6],再加上1,4-二氯苯难以发生生物降解,容易在生物体内发生蓄积[7],过多摄入1,4-二氯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世界上主要国家及地区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4-二氯苯的迁移量均有严格规定,如我国GB 9685以及欧盟相关食品接触材料法规(EU)NO 10/2011 EEC均明确规定1,4-二氯苯的特定迁移量限量为12mg/kg[8,9];韩国相关法规规定1,4-二氯苯的迁移量不得超过为12mg/L[10]。

目前对于1,4-二氯苯的检测有红外光谱法[11]、气相色谱法[12,13]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14],它们仅针对于以水的基质或固体中1,4-二氯苯的检测,而针对酸和醇基质中1,4-二氯苯的检测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采用相应的食品模拟物代替食品的迁移过程[14],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1,4-二氯苯在水、3%乙酸(w/v)、4%乙酸(v/v)10%乙醇(v/v)、20%乙醇(v/v)以及50%乙醇(v/v)六种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进行定量检测,保障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产品的顺利出口,以及满足日常检验检疫监管的需要。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高压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1200 Series,配有紫外检测器及化学工作站);超纯水器(美国Millipore公司);分析天平(AG 285,德国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津腾微空滤膜过滤器(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2 试剂

甲醇(色谱纯,德国GmbH公司);实验用水为一级水(美国Millipore公司超纯水器制备);乙醇(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冰醋酸(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1,4-二氯苯(纯度≥99.5%,德国Gmbh公司)。

2.3 高压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混合溶液;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23nm。

2.4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2.4.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称取1,4-二氯苯标准品0.1g于100mL容量瓶中(精确至0.1mg),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后摇匀,配成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2.4.2 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准确移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液用去离子水逐级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1、0.5、1.0、5.0、10.0、25.0mg/L的1,4-二氯苯标准工作溶液。采用同样的方式,分别用3%乙酸(v/v),4%乙酸(v/v)、10%乙醇(v/v),20%乙醇(v/v)和50%乙醇(v/v)配制同样浓度系列的标准工作溶液。

2.5 样品的处理及测定

依据欧盟法规82/711/ECC[15]以及韩国KFDA法规[10]的规定,根据食品接触材料样品的实际使用条件和拟装食品的性质,选择对应的水性模拟液、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温度。按照1dm2内表面积对应167mL(韩国为1dm2内表面积对应167mL)水性模拟物进行浸泡实验;如果样品的内表面积无法直接放置浸泡液,则通过采用测试池的方式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取2.0mL浸泡液,过0.45μm滤膜,上机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配制5.0mg/L的1.4-二氯苯水溶液进行190nm~400nm全波段紫外扫描。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1,4-二氯苯的最大紫外吸波长收为223nm,因此本方法以223nm作为1,4-氯苯的紫外吸收波长进行检测。

3.2 流动相的选择

考察了在不同流动相极性条件下,Agilent SB-C18柱对1,4-二氯苯的色谱分离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由于1,4-二氯苯属于弱极性物质,随着流动相极性增大,1,4-二氯苯在C18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延长。当流动性为甲醇:水(70:30)时,目标物峰型良好,完全满足色谱分析的要求;当再增加流动相的极性时,保留时间进一步延长,目标物的色谱峰出现拖尾,半峰宽变大,因此本方法选择甲醇:水(70:30)为最佳流动相。

3.3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将6种模拟物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分别为0.10、0.50、1.00、5.0、10.0、25.0mg/L)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按照2.3高压液相色谱条件进行HPLC分析。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mg/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如表1所示,6种水性模拟液在0.10~25.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将6种模拟物的标准工作溶液逐级稀释,以3倍信噪比(S/N=3)确定仪器的检出限。

3.4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采用经测定不含1,4-二氯苯的塑料复合包装为空

上一篇: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鲜榨苹果汁的防褐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