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管理思想创新

时间:2022-08-21 11:10:20

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管理思想创新

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管理既然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统的、关于“人”的文化的影响。教育管理是学校领导按照一定原理,应用一定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学校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作为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教育管理的研究,同样也深受传统人文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在中国,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主要内容之一的和谐校园建设也日渐为人们所关注、重视。如何才能建设好和谐校园?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基于自身传统文化价值下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探寻,并渐渐找寻出两者的融合点,从而实现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和谐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下衍生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1、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在一起,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央集权下区域文化差异明显,官方文化的大一统并没有抹杀民间地方差异文化的共存。

2、厚古薄今,重延续轻进步,具有长期连续性。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治替,往复循环。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制度层面限于修补而没有根本突破和改革。

3、现世主义精神突出。中国文化重人文轻宗教,讲实用轻思辩,以人伦关系为终极关怀,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4、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轻自然。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家庭的概念深厚,但社会概念几乎缺失。伦理关系受到普遍重视,而个人价值却严重忽视。

5、重和谐轻效益。中国古代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注重道德的建立,效益意识淡薄。

(二)传统文化影响下衍生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上的“末”,其特点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投射的背影。考察几乎所有的管理思想大体体现在治国、齐家、格物之上。

1“、以人为本”思想占主导地位,重视道德建设。中国古代重视人、人性,重视对人的价值探求。统治者或具体管理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十分注意对人和人性的塑造,“爱人贵民”,人本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核心意义。

2、注重“和”而求同的价值尺度。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是中国古代乃至今天所追求的目标“,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判断事物、处理事物时“,和”就是其根本的价值准绳。“和气生财”就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3、重农抑商的固国思想明显。在技术和科学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统治者及其管理者对于农业的关注远过于商业和手工业,基本上管理的运用都具体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

4、浓厚的情义价值观。中国古人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古代社会看重“理”,有理就要重情重义。显而易见,要切实建立起和谐教育管理体制,在上述提到的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出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尤以“人本”文化和“和谐”的价值尺度为要义,对于和谐教育管理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文化和“和谐”的价值尺度对建设和谐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是极富人文特质的人文文化。它强调“以人为本”、群体和谐、义重于利“、仁政”、“德治”,与“人本管理”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的和谐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1“、人为邦本”:《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教育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师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发展。2“、人之能群”: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学校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教育管理各个层面的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3、“正己正人”: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尤其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造就有用之才,而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做到“正己正人”是十分必要的。

4、“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处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贵和持中”强调团结,凝聚人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益指导思想。

(二)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和谐教育管理的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和谐教育管理有极强的借鉴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设和谐教育管理就是要日益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本管理”;就是要讲求“和谐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1、实施“人本管理“,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特征此处的“人本管理”可以强调为重视校园的三种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学关系)。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良好形象,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助其养成高雅的气质。教师的形象是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其好感、亲近感的第一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有大方得体的仪表,很多情况下学生就是被教师的仪表和风度所折服;教师要有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履行工作职责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师要语言规范得体,使用正式、规范、文明的语言,应当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它能感召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这是一种“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要用爱温暖学生,用宽容包容学生,用博学教导学生,用独特个性激励学生……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本”。

(2)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管理对象的主体是“人”。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用善于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要做到“一切以师为本“。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学校管理中,如果仅以金钱作为衡量教师劳动价值的手段,则无异于视教师为计时的雇工。只有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必须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在建设现代化和谐社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体会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可贵,以崇高的理想激发起持久的创造力。管理者要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视自己为服务者,为教师办实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建立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管制、监控、指示、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和谐教育管理要树立“以师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老师的知心朋友;再次,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这样,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工作,自上而下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格发展状况。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它既是指发展教师的能力,也是指发展学生的能力;既是发展当前,更是顾及长远,就教师而言,主要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完善学校基本制度。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制度管理。如果说人本管理讲感情、重亲情、照顾情绪、满足需要,那么只讲人性化未免有失偏颇。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与人本管理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3)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学生群体生活的重要问题。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就必须放下传统的教育威严与孩子交友交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多些关心,多些鼓励,多些信任,使他们感受一个平等、和谐、友好、民主的环境,真正地去爱每一个孩子,使学生拥有一个爱的世界,再试着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同伴。古人云“:久居芝兰之家,不觉其香”,这样自然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那么良好的朋友关系也就不难建立了。同时,将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在教育管理中讲求“和谐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重视“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当今,社会观念、生活节奏、社会体制都发生着较大变化,信息日益丰富,竞争日益激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就必须在身心素质方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必须培养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质。“和谐教育”追求教育目标和谐。从满足社会发展和师生身心健康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发展个性,通过“和谐发展”,逐步达到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优良品德、灵活知识、创造能力、文雅举止、健康心理、健壮体魄的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和谐教育”追求教育公正公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差距不大,保证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水平基本一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筹发展,“普、职、成”三教协调发展,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同步推进。师生主体,办学民主;公平正义、不分贫富贵贱,公民受义务教育机会均等。依法治教,以德育人,安定有序。“和谐教育”追求教育方法和谐。结合学生身心情况及学校实际情况运用教育规律、教育手段和方法,做到真善美统一即和谐,教学做合一即和谐,德才识统一即和谐。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和谐互动。因而,和谐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弘扬人的个性。在今天,教育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曾经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有这样的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知至、诚意,正心、身修、齐家、国治、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追求“和谐”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一种管理模式的产生必须植根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自主选择。文化力量和传统力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的文化阻抗,增大民众的认同效应,实现管理效果的优化。一种管理模式或一种管理理论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其选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什么,而是取决于这种内容和方法同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因此在现代社会,教育管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是科学管理模式的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上一篇:房屋设计的美学观念体现手法 下一篇:民居防火设计方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