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兰:中国奥运史上不该忘却的民族英雄

时间:2022-08-21 09:20:04

王润兰:中国奥运史上不该忘却的民族英雄

1936年3月,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运动员王润兰凭借自幼练习武术的深厚功底,在拳击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但最后却被无理取消了比赛成绩。当他满怀悲愤准备再次向奥运进军时,日寇全面侵华的炮声又击碎了他的梦想。在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刻,他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烽火战场。虽然他没有在赛场上拿到奖牌,但却在反侵略的卫国战场用身躯和热血铸就了辉煌!他是中国奥运史上不该忘却的民族英雄。

离家出走 投笔从戎

王润兰,1913年出生于河北饶阳县留楚村一个富裕的乡绅之家。他自幼爱好武术。上小学时,他每天都跟着村里会武术的大人们练习拳脚。久而久之,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武术小拳王。1931年9月,王润兰考入了河北省立河间中学。在校期间,他的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他所爱好的体育课更是出类拔萃。他几乎每天都坚持踢球,练习武术拳脚,中华各派的拳术、武术套路和器械在他中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王润兰步入成年,父亲按照传统思维方式很快就给他下达了“禁武令”:“你应该学习如何经商,这才是正路,不要整天舞枪弄棒不学无术!”在兄妹7人中排行老大的王润兰面对父亲的斥责和“禁武令”,并没有听从父亲做出的安排,这位不愿在旧式家庭平淡生活一辈子、有着强烈抱负的热血青年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气焰甚嚣尘上。1933年1月至3月,日军调集优势兵力,向长城一线中国守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把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3月16日,中国军队第三十二军一三九师在军长商震和师长黄光华指挥下,向进犯河北省迁安冷口关的日军发起猛烈反击,用大刀、刺刀、手榴弹将装备优良的日军第八师团第十四旅团打得落荒而逃。这次长城抗战中的唯一一次进攻战,使三十二军名声大震,军长商震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受此影响,1934年,刚刚21岁离家出走的王润兰决定弃笔从戎,报考时任河北省主席兼三十二军军长商震在北平举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

奋战赛场 抱憾奥运

入学后,立志报国的王润兰刻苦学习军事理论和战术技术,为他后来的军事指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早在军政学校建校初期,中共地下党员谷雄一 、王启明、陈锐霆、朱静波、程景明等20余人在商震的默许下,在该校秘密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在广大教员和学兵中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受地下党的教育影响,王润兰和同学们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学好本领保卫国家、赶走侵略者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追求,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根植在他们的脑海里。不久,体格健壮、有着良好武术功底的王润兰又被选入商震创办的西洋拳击队学习拳击。经过勤学苦练,他很快掌握了拳击的基本技术,并在动作要领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在当时举办的几次有社会影响的拳击比赛中,他屡屡打败参赛的中外对手,受到教练员和社会武术界的交口赞誉。

1935年底,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华北的局势日益紧张。日军先后向山海关和驻平津的华北驻屯军大量增兵,并不断向中国守军挑衅。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一直对日保持忍让和克制的中国军政当局也开始积极整军备战,广大官兵被压抑的爱国激情终于迸发出来。为全身心地投入抗战,离家两年的王润兰于1936年初请假回家探亲,准备在血洒疆场前了结他与父亲的积怨。虽然他当时的出走在那个家规极严、崇尚顺从孝道的旧式封建家庭看来无异于大逆不道,但深明大义的父亲看到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儿子回家看望自己,还是十分大度地原谅了他,并为儿子弃商从军卫国保家的选择而从内心感到高兴。深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父亲最后在儿子归队前,还以民族英雄岳飞为榜样,鼓励儿子要为保卫国家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尽管十分贫弱的中国1931年首次奥运参赛中只派出一名运动员,使无数国人深刻痛感到弱国的悲怆,但中国人对奥运的情结却深深根植在中华大地上,处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夜的中国还是派出了69名运动员、一个9人组成的武术表演队参加了柏林奥运会。王润兰凭借出色的拳击功底,在奥运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入选拳击代表队。

由商震资助的来自三十二军的拳击手王润兰和靳贵第,分别参加了中量级和重量级的拳击比赛。在拳击赛预赛中,第一场由王润兰出场对战日本选手,他以三局全胜的出色战绩,将蔑视中国的日本选手连续三次击倒在地,使其心服口服地甘拜下风。在迎战荷兰选手福特时,王润兰与对手打得十分艰苦,他在最后一局被对手打得血流满面、几乎站立不稳的情况下,依然以顽强的意志支撑自己,一直坚持到终局仍然屹立不倒。

在半决赛中,王润兰的对手是英国运动员。王润兰与对手在第一、第二局均以1比1打成平局。从第三局开始,王润兰在熟悉了对手拳路套数后,很快发现了对方的破绽。他迅速抓住战机,用连续出拳猛击对方头部,最后以一击重拳将对手打倒在地,整整10多秒钟对手也未能站起来。此刻,裁判判定王润兰以2比1取胜,获得了拳击赛的决赛权。正当中国运动员为中国第二次进军奥运会首次取得决赛权而兴奋不已时,却意想不到在3天后决赛即将开始时,中国代表团领队竟突然接到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的通知,说王润兰在预赛时已被裁判组判定失败,不能参加最后的决赛。闻此通知,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抗议:王润兰明明在预赛中打败了英国选手,裁判当时已作了明确裁定,怎么3天后又突然变成失败?明眼人自然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中国领队向组委会进行了多次交涉,一些主持正义的外国代表队闻知此事后也纷纷表示声援。但组委会对此事却一拖再拖,几经周折毫无结果。就这样,由于组委会一些人出于对贫弱落后中国的歧视和某些政治的需要,公然颠倒黑白,在众目睽睽之下剥夺了中国运动员的决赛权。

尽管如此,王润兰在奥运会期间的出色表现还是受到很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愤愤不平的王润兰决心要在下届奥运会上一雪耻辱,打出威风,为中国人争气。

血洒疆场 为国捐躯

然而,王润兰的梦想很快就被侵略者的枪炮击碎了。中国代表团回国后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用全面侵华战争的隆隆炮声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有史以来最为血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奋起反抗,不少奥运健儿纷纷脱下运动装,毫不犹豫地奔赴抗日前线。回国后担任第三十二军补三团三营排长的王润兰,在“国破河山碎”的生死存亡关头,率部积极投入了抗击日寇的战斗,与法西斯侵略军展开殊死的搏杀。身处战地的民众也踊跃支前,年老的当向导,年轻的抬担架、挖战壕,连妇女儿童也烧开水、烙饼、蒸馒头支援前线,给前线官兵以巨大鼓舞。战斗间隙,王润兰曾激动地对士兵们说:“民众如此支持我们抗战,我们身为军人不多消灭几个小鬼子还有脸见父老乡亲吗?!”

1937年8月,日军集中第十四师团、二十八旅团和6个步兵大队,总兵力约6万人,分三路向漳河北岸进击。时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的商震,按既定作战部署指挥部队在冀南豫北实施正面防御,用层层阻击的战法阻止日军迅速向南推进。9月14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向新战场转进,王润兰所在的补三团奉命在漳河阻击来犯之敌。次日上午,前出到漳河上游附近的日军抓到5名青年农民,逼迫他们涉水领渡向我军进攻。5名爱国青年相约都以立式泅法,齐露胸部诱骗日军渡河,日军信以为真,立马派两个尖刀小队跟随渡河,但顷刻间就陷入了灭顶的深渊,无一生还,而5名中国青年却不见了踪影。随后大批日军在汉奸的带领下准备再次渡河进攻,严阵以待的补三团官兵等到满河蠕动的日军进入火网后,立刻以狂风暴雨般的枪弹将敌人成片射倒,打得日军顿时阵脚大乱,血流成河。

在爱国激情的激励下,补三团发扬三十二军冷口关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顽强抗击涉水猛冲的日军。全体参战官兵连续奋战四昼夜,打退了敌军一次次猖狂进攻。面对强敌,王润兰与战友们毫无惧色,他们抱定不当亡国奴的决心,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缺少机枪,他们就用打“排子枪”的办法对付敌人的集团冲锋;没有反坦克火炮,他们就用集束手榴弹来炸毁日军的坦克,或身绑炸药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大刀与鬼子拼杀,最后就用牙撕咬敌人的耳朵,用手抠瞎敌人的眼睛。

9月18日,我军的阻击战再次进入了白热化程度。中国官兵连续奋战数昼夜,伤亡惨重,但所有活着的官兵仍然顽强坚守着阵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每当敌人突破防御阵地,王润兰就率领战士们挥舞大刀同敌人短兵相接,用肉搏战将鬼子反击下去。在惨烈的格斗中,身高超过1.8米的王润兰用高超的武术打得进攻日军官兵魂飞魄散,10多个围攻他的鬼子兵个个成了他的刀下鬼。第二天,在最后一次反击日军时,一阵敌人的炮火猛烈袭来,王润兰负伤倒在了血泊中,但他坚持不下火线,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指挥作战。战至9月21日拂晓,整个漳河北岸横尸遍野。此时,王润兰整个连队已伤亡殆尽,阵地上只剩下王润兰等10多名伤员在坚持战斗。当数辆日军坦克再次吐着死亡的火焰攻上阵地时,身负重伤躺在战壕里的王润兰以最后的气力奋力跃起,抱着集束手榴弹和几名身绑炸药的战士一起扑向敌人的坦克,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王润兰等人年轻的生命在血与火中得到永生。

从1934年投笔从戎考入军校,到1936年奋战奥运会,再到1937年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在短短4年之间,王润兰从一个舞枪弄棒的朴实汉子,转变为抗击外虏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完成了他短暂人生的巨大跨越。王润兰壮烈牺牲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民族英雄”的称号。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王润兰这位中国奥运史上的民族英雄和抗战烈士,却被历史封存了数十年而鲜为人知。根据史料记载,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有不少中国选手也像王润兰那样在回国不久就作为英勇的战士奔赴战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进入复赛的撑竿跳高运动员符保卢,在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另外两名奥运拳击选手靳贵第和靳桂,分别在1937年的安阳保卫战中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

所有这些浴血沙场的中国奥运勇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尊严,也诠释了中国军人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他们都是中国奥运史上不该忘却的民族英雄。

上一篇: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下一篇:何长工与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