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梨粉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时间:2022-08-21 07:05:16

摘要: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刺梨粉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5g/L草酸超声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0.1mg/ml,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96:4)为流动相,经C18色谱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80nm波长下测定检出限为0.1u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57-99.12%,相对标准偏差为1.13-2.8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C;刺梨粉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45-2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1]。标准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主要有荧光光度分析法[2],2,6-二氯靛酚钠盐滴定法[3],2,4-二硝基苯肼比较法[4]等。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遇热容易破坏,上述方法灵敏度低、操作繁琐、费时,测定值往往偏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特点[5],为了快速的测定刺梨粉中的维生素C,简化样品预处理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维生素C进行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LC-2000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色谱柱:C-18柱(5um,4.6x250mm)KQ-250超声波清洗器,实验所用水均为超纯水,甲醇为色谱纯,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色谱测定条件

流动相: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96:4),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oC,进样量2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约为15min。按维生素C峰计算理论塔板 数不低于2000,维生素C与杂峰的分离度大于10 。

1.3 操作步骤

1.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用流动相配制标准品和样品液,用UV法在200-370nm扫描,结果维生素C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故选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维生素C的最佳检测波长为280nm.

1.3.2 流速和柱温选择 改变流动相流速进行测定,流速过低,分析时间增长;流速过高,样品分离度不够;本实验选用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改变柱温从10-40℃,观察柱温对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影响。保留时间随温度增高而降低,柱温在25-35℃范围内维生素C的色谱峰面积最大,考虑到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因此,选择在30℃条件下进行测定。

1.3.3 流动相的比例 流动相磷酸二氢铵溶液与甲醇的比例为96:4时,保留时间为15min,维生素C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1.3.4 前处理 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维生素C用5g/L草酸溶液溶解维生素C容至50.00ml,其浓度为0.10mg/ml。当天配置,冰箱保存。临用时用5g/L草酸溶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的标准系列。

2 结果与讨论

2.1 线性范围和方法检出限制

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2ml、4ml、6ml、8ml、10ml用5g/L草酸稀释,配置成浓度分别为0.02mg/ml、0.04mg/ml、0.06mg/ml、0.08mg/ml、0.10mg/ml的标准系列。按操作步骤进行测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0.998-0.999。实验表明,本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维生素C浓度在0.020-0.10mg/ml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线性。以峰面积(Y)对浓度(x)回归,二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837861.25X+6637.41。r=0.9993。以3倍基线噪声所对应的浓度计算本方法的检出限维生素C的检出限为0.10ug。线性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

序号 Vc质量(ug) 峰面积

1 0.11 147498

2 0.22 286068

3 0.33 436170

4 0.44 565614

5 0.55 714256

2.2 精密度实验

为考察进样精密度,精密吸取维生素C对照品5 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值如表2:

表2 维生素 C含量测定结果及精密度

序号 Vc质量(ug) 峰面积 RSD%

1 0.11 148157

2 0.11 14638

3 0.11 14825 1.8

4 0.11 147541

5 0.11 147955

根据平均值和标准差求得RSD为1.8%。

2.3 重现性考察

取刺梨粉(批号080201),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采用外标法计算,测得刺梨粉中维生素C的含量如表3:

表3 维生素 C含量测定及重现性

序号 Vc质量(mg) 峰面积 RSD%

1 0.062 83419

2 0.062 83497

3 0.062 83589 1.9

4 0.062 82986

5 0.062 83189

根据平均值和标准差求得RSD为1.9

2.4 回收率实验

取维生素C对照品溶液2ml五份,置于三角瓶中,取装量差异项下刺梨粉五份,每份5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三角瓶中,照前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并计算回收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维生素 C含量测定及回收率

序号 样品重(g) 样品中Vc质量(mg) 加入Vc质量(mg) 测得Vc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 5.0098 0.248 0.220 0.462 98.7

2 5.1021 0.248 0.220 0.442 94.4 94.8 1.3

3 5.0158 0.248 0.220 0.427 91.2

4 5.0648 0.248 0.220 0.431 92.1

5 5.0457 0.248 0.220 0.457 97.6

3 结论

维生素C对高温,紫外线照射,碱性环境及氧化剂都比较敏感;在低温或常温,中性或酸性及蔗糖环境中都比较稳定,本方法采用弱酸性的草酸为流动相,避免了维生素C的分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梨粉中的维生素c含量,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及回收率高等特点,本方法无需特殊试剂,样品简单,操作简便,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避免2,6-二氯靛酚法需脱色的麻烦,可用于刺梨粉及其制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较比色法和荧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多种水果中Vc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郑集,陈钧辉.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37.

[2] 刘军鸽,王增盛.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蔬菜中维生索C的含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5):474-476.

[3] 黄黎慧,黄群,于美娟.南瓜的营养保健价值及产品开发[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3):176-177.

[4] 李玉红.钼蓝比色法测定水果中还原型维生素C[J].天津化丁,2002,l:3l-32

[5] 王维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Vc含量[J].辽宁大学学报,1995,22(4):65-67.

上一篇:紫外线诱变高产黄原胶菌株 下一篇:纤维素酶固定化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