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尝试教学

时间:2022-08-21 09:45:24

英语课堂中的尝试教学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知识接受与记忆为主要目的,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做练习的教学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两极分化问题很严重,不少学生沦为英语课上的“差生”,英语学习成功的每个班也就少数几个人,所以,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学了忘,忘了学,学了又忘,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通病。为了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尝试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尝试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95

“尝试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师不先教,让学生先试一试,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具体运用于英语课堂时,教师要注意一定要先“忍住”不讲,不少教师讲习惯了,看见学生说不上来,自己又开始包办代替,滔滔不绝的开讲,这样就有悖于尝试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教师只需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一、尝试教学法在英语课上的教学过程

1. 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为了解决要尝试的问题先进行准备工作:如展示学过的语言知识和单词的预读,让学生先热身,以表演对话、复述课文、或用新单词编成故事等形式展示已学内容,为新授课做好铺垫。比如单词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语音拼读知识尝试拼读出的单词,他们会永远会读,而教师领读数遍,学生老和尚念经似地重复单词,等教师不领读了,他们也就不会读了。所以,尝试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景之中。尝试问题的设计,必须能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情境互动”的各项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具体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每个section提供的work alone、pair work、group work等开展各种任务型活动;二是课上教师不断地提出新任务,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体验、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练习以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比如针对英语对话内容、短文设计一些wh-问题,who、where、what、when、how等。或中心大意问题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指导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大意,让他们大声自读课文,不会的地方可以同桌相互商量,也可举手提问,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获取信息。

4. 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尝试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在班内巡视,一边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课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动全员参与,英语传达意义,培养语感,达到交际的目标。如果课堂上一问一答或一人讲众人听的教学方式,一节外语课45分钟,班容量45人,即便是教师组织得体,每个同学在课内得到开口操练的时间平均只有1-2分钟。而每学期下来,学生总练习时间也不过在80-150分钟左右。如果改变交往模式使一半人数的学生同时在对另一半人数的学生讲话,在同一时间内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活动,得到交流的机会。那么,按每堂课交谈10分钟计算, 在一个学期中每人在课堂上参与交往的时间累计就不是80分钟,而是800分钟或更多了,对时间的利用争取达到最高效率。

5. 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学习小组可有不同的任务,在黑板或白板上进行展示、讨论,(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分层布置任务,完成各自任务后,学生很有成就感。不同看法可以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尝试说服别人,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争议,学生会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尝试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教师讲已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

6. 教师讲解

有些中学英语教师习惯于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生词―语法点―语言点及课文翻译―习题,然而,正是这种逐字逐句的教学套路,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造成他们不翻译成汉语,就感觉没有彻底理解英语的心理障碍,以至于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快速阅读。不能用英语进行思考,更不能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交流。刚开始就应该养成好这样的习惯:课上讲的口语只要大部分学生能听懂的、能理解的就不再用汉语解释,对于课文中学到的英语新句子,学生能理解的,就不要再翻译成汉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养成使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尝试教学法中,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教师不需要从头讲起,学生通过自读课本,亲自做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只要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还模糊的地方。讲解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造句子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

二、为了尝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具有新的人才观。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不管是词汇与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说的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它是很重要的。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要求教师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三、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善于自我激励的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 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培养自我创新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去总结,才能不断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倡尝试教学法既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愉悦轻松的语境中积极地学习,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学会“渔”,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中学 748100)

上一篇: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的十条教学策略 下一篇:试论概念化的认知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