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概念化的认知心理机制

时间:2022-07-14 09:02:54

试论概念化的认知心理机制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是密不可分的,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因此,概念化也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概念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概念化所涉及的认知心理机制作出了初步阐释,认为注意机制在概念化及其方式的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认知机制和规律,不仅能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更有效地指导语言研究实践,加深对概念化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化;语法;认知心理机制;注意机制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274?05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一直是当今语言学理论所关注的焦点。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概念化是洞察语义和语法相互关系的重要窗口,有助于揭示一种语言语法面貌的成因。目前国内外认知语言学领域已经围绕着动词和形容词的概念化展开了许多探讨[1?7],这些工作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于语义和语法密切关系的认识。

我们的主要工作在于尝试挖掘和阐释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语言学意义,特别是对有关概念化背后所潜在的机制的探讨。

一、概念化及其研究的范式

“概念化”一说有多种意义,可以指各种同语义表达有关的现象。本文所使用的“概念化”参考的是石毓智[8]的定义,即“一个民族如何把认识外在世界的成果用词语固定下来的一种认知行为”。总的来说,过往对于概念化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范式。

(一) 将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

对于同样一个认知对象,由于观察视点的不同,人们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概念化。诠释(construal)便是观察现象的视点(或认知过程),Langacker[9](43?44)用一个经典的“半杯水”的例子说明了这种关系,如图1所示。

Langacker指出,图案(a)和(b)的认知视点分别为容器本身以及容器中的水,因此,与它们相对应的句式分别为“the glass with water in it”和“the water in the glass”;图案(c)和(d)反映的是人们不同的认知过程:前者是从容器的底部向上观察,而后者则是从容器的顶部向下观察。这种不同的认知过程编码为句式就分别表述为“the glass is half-full”以及“the glass is half-empty”。上述四种针对同一现实对象的不同描述代表了人们不同的认知诠释。除了Langacker,石毓智[7, 10]等的讨论也属于这一范式。

(二) 以一种(相对)静态的视角看待词语的语义结构(‘意义成分’或者‘概念内容’)

人们通过认知能力对外部世界进行概括分类,并把认知的结果用语言形式编码。然而,对于应当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不同的民族通常有自己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不同语言在语义结构上的差别。换句话说,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不同民族的视点不一,切分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词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很不一样,进而影响到与词语相关的语法行为。例如,基于跨语言的调查以及谓语动词的复杂程度,Talmy[1]将人类语言分为两种类型,即“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 framed language)和“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前者的谓语结构主要是“核心动词+小词”,比如英语和汉语。该类语言在概念化动作行为时通常不考虑方向、地点等因素,而是在句法表达层面通过“小词”的使用来明确方向等意义;后者的谓语结构只由单一的核心动词构成,比如罗曼语、日语等。这

图1 Langacker用“半杯水”说明诠释的不同[9](43?44)

类语言的动词本身就已经含有方向等语义特征,在面对同一动作的不同方向或地点时就用不同的动词来表达。属于这一研究范式的还有石毓智[5?6]以及Paradis[3]等。

上述两种概念化的研究范式实际上并不冲突: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上看,共时层面的某一语言的概念结构也是在不断的、动态的概念化作用下形成的;另一方面,概念化强调了人的主观因素,包括概念形成的体验、认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结果,因此意义就等于概念内容以及如何来诠释这一内容[11]。在下文中,我们将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概念化所涉心理机制作出阐释。

二、概念化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所关注的认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活动,比如观察视点、认知顺序等具体的认知活动对语法产生的影响。这些认知活动大都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者认知科学的基本内容,已具有坚实的心理实验基础,人们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同时Langacker[9](85)也指出,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直觉或者内省,意义的概念观并不意味着语义结构能够直接通过内省的意识得到理解:从事概念化的认知活动并不等于知道其工作方式,这就如同我们能够(用眼睛)看(事物)但并不一定知道视觉是如何运作一样……实际上,在有意识的分析层面,我们通常不会注意诠释的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诠释了诱发的(概念)内容这一事实,二是我们诠释的具体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首要兴趣在于人们说了什么,而不是说话背后所潜在的机制。尽管如此,对于“说话背后所潜在的机制”是什么,Langacker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

实际上,无论是“突显”还是“视角”①,其背后都有人类一般认知能力为基础,比如注意力的指向(direction of attention)等。“注意”(attention)包括个体所操控的所有信息,比如来自记忆、感觉和其他认知加工的信息等等,它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认知能力对感兴趣的刺激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从而达到辨认以及记住突显信息的目的。“注意”主要有四种功能,分别为“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警觉和信号检测”(vigilance and signal detection)、“搜索”(search)以及“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其中,选择性注意可以用来追踪并同时忽略其他的信息。

在选择性注意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机制来解释信息通过注意系统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方式,比如“过滤论”(filter theory)和“瓶颈论”(bottleneck theory)。下面将简单介绍当中具有影响力的两种解释:其一是代表了早期注意理论的Broadbent模式。该模式认为,信息在感觉层面记录后,人们便开始了将信息过滤的过程,如图2所示。

在Broadbent看来,感觉输入存在多个通道,外部信息通过它们到达一个注意的过滤器,但是该过滤器仅允许感觉信息经由一条通道到达知觉加工(perceptual processes)。在整个知觉加工阶段,人们将感觉赋予了意义。

其二是Deutsch & Deutsch的后期过滤模式。该模式对早期的Broadbent模式做出了修订,将信息的阻断过滤放在了知觉加工之后,如图3所示。这个“后过滤”使得人们能够主动识别进入感觉输入通道的各种外部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触动知觉,那么人们就会在过滤机制中将其剔除。需要指出的是,持前过滤机制和后过滤机制的学者们都认为存在一个仅允许单一的信息源通过的注意瓶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瓶颈(过滤器)应该处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阶段(或位置)。

实际上,认知心理学者们通常会通过区分执行认知加工中的“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将注意分为两种情况,即“前意识注意”(preconscious attention)和“有意注意”(conscious attention)。“自动加工”相对较快且具有并行性(parallel in nature),大多情况下不受意识控制;“控制加工”则相对较慢,具有顺序性以及目的性

图2 注意的瓶颈理论:早期的过滤机制[12](93)

图3 注意瓶颈理论的修订:后期过滤机制[12](95)

的特点(sequential and intentional in nature)。Broadbent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前意识注意,外部信息一旦输入便进入选择性过滤,两者是并行的,因此属于自动加工;而Deutsch & Deutsch的模式刻画的是一种有意注意,人们能够主动识别各种外部信息,因而属于控制加工的范畴。Sternberg[12](104)指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倾向于认为,在完全的自动加工和完全的控制加工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continuum),两种认知加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也就是说,前意识注意和有意注意是能够相互影响并互为补充的。上述讨论可用表1概括。

表1 两种模式所属的注意及注意加工类型

Broadbent模式 Deutsch & Deutsch的模式

注意类型 前意识注意 有意注意

加工类型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上述两种模式对于认知加工机制的解释能够为概念化机制的探讨提供有益的启发。一方面,人的认知系统是非常活跃的,对于各种外界信息,人们不是被动地对其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建构自己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语言的认知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就本文讨论的概念化而言,人们将认识外部世界的成果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个个的概念。然而,对于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哪些语义特征可以包含在内,哪些又被过滤在外,不同的民族往往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前文中介绍的“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前者将动作行为方向、地点等信息排除在动词概念之外,而后者则将这些相关信息包含于动词概念之中。这种主动选择信息的过程离不开相关心理机制(如控制加工)的作用。

此外,Sternberg[12](77?79)指出,支持注意系统自动加工的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habituation and dishabituation),它影响我们对熟悉刺激(familiar stimuli)和新刺激(novel stimuli)的反应。在习惯化情况下,随着对刺激的熟悉程度的增加,人们逐渐注意不到该刺激,而去习惯化作为习惯化的对立面,会随着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变化而促使人们开始再次注意刺激。这一情况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旦一种概念化方式得以确立,它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稳固性和一致性,影响一个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诠释角度,使该民族的概念化表现出系统性和规律性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概念化方式会逐步表现出一种习惯化(habituation)的倾向,体现的是对外部信息所执行的“自动加工”。尽管如此,如前文所述,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这也意味着两者可以在该连续统内游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且相互影响、互为前提:控制加工能够在同一历史时期具有很高的稳固性,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也可能随着人们认知视点的变化而改变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这一变化可能首先会打破之前的习惯化加工机制(去习惯化),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步过渡到习惯化的加工机制上。如此反复,形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这种加工机制的变化反映在语言中就有可能表现为对事物概念化方式(或诠释角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语言中的语法表现。

三、认知心理机制在概念化过程中的

作用

注意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识别环境中的重要对象和事件,人们通过选择性注意不断地对所关注的或者忽略的刺激进行选择,对某些刺激的忽略(至少是弱 化)则意味着某些特定的显性刺激的突出[12](80)。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概念化研究,对注意机制的解释力作出进一步阐释。

概念化可以有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单一现象的认 知成果在语言中一般表现为一个个词语,比如上文介 绍的动词概念化;而对事件关系的认知则可能反映为 一种结构。石毓智[10](以下简称‘石文’)运用跨语言的视角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探讨了古今汉语被动标记 词汇来源同其他语言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石文指出,典型的被动事件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施事、受事和 动作。理论上说,这三个要素都可以被标记,但跨语言的材料显示,语言中一般只标记动词或者施事。由于各民族的认知视点不一样,对这一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来诠释,所以不同的语言就会选择不同的词汇来源。表2和表3是根据石文所例举的材料整理而成②。

表2和表3中的标记分别代表着对被动事件构成要素的不同诠释角度(即‘要素’信息的不同过滤),其中表2 的标记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 从受事主语

表2 标记动词的被动标记及其词汇来源

词汇来源 代表语言 标记

see见 French vior

suffer遭受 Vietnamese bi

eat吃 Korean meg

get得到 German kriegte

comitative跟、和 Baka tε

fall落 Tamil -pat

personal pronouns人称代词 Luba ba-

third plurals第三人称复数 Hungarian -ik

reflexives反身代词 Russian -sja

anticausative非使成 !Xun /’é

表3 标记施事的被动标记及其词汇来源

词汇来源 代表语言 标记

ablative夺格,“自” Bulgarian ot

comitative跟、和 Swahili na

locative地点介词“在” Turkish taraf

hand 手 Zande bé

的视角看,事件的发生是一种被动遭遇,不是按受事者的意愿而遇到的行为,比如suffer、see、eat、fall这四类;② 将谓语动词的论元(宾语)提到主语位置,被动式动词后就不再带其他论元,即丢失一个论元。比如personal pronoun、third plural、reflexive和anticausative的用例;③ 被动式的动作是施事方的意志,因此对施事来说是得到机会对他人或物施加某种行为,比如get和comitative类的标记。

表3的标记则可以分为四类:① 指明动作行为的来源,如夺格标记;② 指明事件的两个参与者的空间关系,只有空间上相近,才能使一方的动作施加在另一方上,比如伴随格(comitative)标记;③ 指示事件的发生地点,即施事可以看作是事件发生的一种“地点”,比如用引入地点的介词来引入施事;④ 实施动作的关键部位,比如“手”。

石文指出,汉语被动式标记同这些语言相比,既有强烈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表4总结了古今汉语中的各种被动标记。

表4 古今汉语被动标记(有删减)[10](16)

来源类别 标记 时期

地点介词 于 上古

伴随介词 与 上古?近代

目的介词 为 上古?中古

第三人称代词 之 上古?中古

反身代词 所 上古?中古

遭遇 见 上古?中古

遭遇 被 上古?现代

遭遇 吃 近代

遭遇 着 近代

使令 教 近代

使令 叫 近代?现代

使令 让 近代?现代

给予 给 现代

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构,不同民族对于如何选择和过滤参与事件的信息(认知视点)互有差别,结果导致语法标记的词汇来源各有不同。同时,不同民族间对事件信息的筛选又是成系统、有规律的,结果带来不同语言间语法标记词汇来源的整齐对应。就汉语的情况,上述被动标记都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作为一个稳定的语法标记出现的,这反映了注意系统在历时发展中的稳固性和一致性;另外,不同历史时期对被动事件诠释的视点在不断变化中,对参与被动事件的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也有不同,进而会影响到语法标记词汇来源的选择。这一动态变化的背后会涉及不同注意加工的更替和相互协调。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少研究是通过内省的方法进行的,据此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纯主观的推测,缺乏实验依据。认知心理学领域所揭示的大量认知机制及规律则能够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尝试探讨了概念化背后的认知机制。我们认为,注意机制在人们概念化以及其方式的选择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结合相关研究对该机制的解释力做出了初步阐释。

由于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背景,本文对概念化心理机制的探讨和阐释还不完善,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对认知心理学相关成果的借鉴,能够有效地指导语言研究实践,加深我们对概念化理论的理解。

注释:

① 突显(prominence)和视角(perspective)是“诠释”的两个重要参数。

② 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对原文进行了删减,仅保留了代表性的用例。

参考文献:

Talmy Leonard. Path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 [J].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91(17): 480?519.

Langacker Ronald.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Paradis Carita. Adjectives and boundednes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1, 12(1): 47?65.

Paradis Carita. Configurations, construals and change: Expressions of DEGREE [J].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8, 12(2): 317?343.

石毓智.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J]. 汉语学习, 2003(4): 1?8.

石毓智. 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6(6): 403?411.

石毓智, 白解红. 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b, 22(6): 77?82.

石毓智. 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a.

Langacker Ronald.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石毓智. 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J]. 民族语文, 2005(3): 14?22.

Langacker Ronald. 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C]//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1?40.

Sternberg Robert. Cognitive Psychology [M]. Belmont: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3.

An Attemp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onceptualization

LIU Jin1, 2, QIN Yuxiang2

(1.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Cognitive linguistics holds that meaning and grammar are inseparable, grammar is the structuraing of conceptual content and meaning determines grammar to a great extent. Therefore, conceptualization become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stud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ptualization is a type of cognitive activity in nature. This paper, by basing itself on related finding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makes a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nvolved in conceptualization. It holds that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both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ways of conceptualizati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laws revealed by cognitive psychology can not onl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but also guide linguistic research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ualization theory.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ptualization; grammar;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ttention mechanism [编辑: 汪晓]

收稿日期:2013?05?28;修回日期:2013?11?22

作者简介:刘晋(1981?), 男, 湖南郴州人,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秦裕祥(1955?), 男, 湖南绥宁人,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法学, 认知句法学, 英汉语言对比.

上一篇:英语课堂中的尝试教学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打造思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