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学生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5:50:48

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学生兴趣的培养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阐述了现存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并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了粗浅探讨。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集中整合各方优秀的教学资源,建立最好的和最丰富的教学课库,让各种学生均可找到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课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整合;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10

在传统的远距离教育中,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师生间的实时交互,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在学习远距离教育系统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互联网络具有影响范围广,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信息,具有近乎实时的交互性,为我们解决传统的远距离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利用Internet来进行远程教学,与传统远距离教育模式相比,有如下优势: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学习的异步性;学习信息的广泛性;评价的及时性。

一、学校远程多媒体教育设计实例

通过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现就笔者参与设计的学校多媒体交互教学系统作出概述。

1. 提出问题

我们在考虑校内网与各类教育机构联系时,询问了不少教师和同学,就他们关心的和本人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以下要求,总结如下:(1)能否实现主播室与远端教室进行实时双向交互?(2)能否把主播室计算机屏幕操作、电子白板信息及时传到远端?(3)系统传输质量情况?图象连续是否连续,图象与声音是否同步,时延有多少?(4)能否实时录制课件?

随着因特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猛发展,教学方式及手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教育方式、手段的变化,而必将对当代的教育思想、方向、模式、方法等教学要素产生深刻影响。

2.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实验室教学为基本设施,通过教师耳提面命的讲授完成教学过程。而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则是以计算机为基本设施,通过操作计算机访问信息库和因特网作为信息资源,强调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谐调、协作。这种强调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认知的学习规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了教学思想及目的;(2)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和方式;(3)创造了新的手段与方法;(4)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谈一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兴趣和素养进行培养。

3. 充分利用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要求学生养成最基本的信息素养习惯。

(1)要求学生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上课时应对号入座,操作时要规范,不浏览不良网站,不沉溺虚拟游戏,不要为了躲避教师,乱拔网线或是破坏键盘等,要爱护设备。

(2)保持机房整洁美观。学生进入机房要穿布鞋套,除与上课有关的东西都不允许带入。

(3)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必修教材最后一章中我们也讲到信息资源的管理:如何有序管理好信息资源,使之井井有条。比如电脑中文件夹的管理、桌面的管理等等。通过信息资源管理来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了信息的价值。生活中处处包含信息素养的影子。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材,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有用的信息素养内容,运用到教学中去。

例如,我们在教学选修教材中“网页设计”这一节中,以绿色和地球为方向,让学生找有关绿色和地球相关方面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制作和加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己动手,分工合作,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网页制作中图片、文字的应用和选题立意规划,还提高了学生信息获取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处理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同时这种教育也得到了升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做为地球主人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信息素养

学生填鸭式教育,让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不能自我解决。信息技术教学是以操作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比如,在学生上机练习时发现,有的学生操作时对话框中已提示出错,但他们还是按照错误的操作继续重复或等教师来解决。对于这种情况,不能让他们等待教师来告知结果,应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示和帮助菜单尝试解决问题。所以,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弄会一个问题,而是要获得处理、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终目标信息素养。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们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网络知识,而且要培养和强化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中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成为有用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手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教师进修学院 124010)

上一篇: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课本素材的利用 下一篇:到酒店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