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1 08:02:17

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公路工程监理是专业知识与智力密集型的专业化技术服务。监理工作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地方公路工程监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对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方公路;工程监理;问题;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地方公路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显现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地方公路工程实施监理制度比较晚,监理制度的实施,为我国地方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2 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监理制度下的管理模式,是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服务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代表业主对承包商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三方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目前地方公路建设中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导致工程监理中存在较多问题。

2.1业主不规范行为

在地方公路工程中业主将监理单位视为自己的下属单位来指挥领导、利用职权介入材料的采购、拖延工程计量款的拨付等不规范行为普遍存在,从而使监理工作开展困难,协调工作难度加大,不利于监理工程师公正、公平、科学地开展工作。

2.2项目实施条件不到位

地方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小,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规定监理机构中监理人员数量按照建安费一定比例配备,低等级公路投资小,监理机构配备监理人员数量少,结构简单,在“五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等各方面监理工作中,增加了监理工作强度和难度。有的项目,在征地拆迁、资金筹措方面很难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而监理很难对工程质量、费用、工期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理工程师的计量支付权在垫资施工工程中更难以实现,对于非监理原因而延期的工程,业主往往不给予任何监理费用补偿。

2.3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差,管理水平低

地方公路施工单位资质水平良莠不齐,技术力量薄弱,工程技术人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需要;项目经理管理能力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因此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4监理人员参差不齐,素质有待提高

在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实际到位监理人员往往与投标书中承诺的人员不一致,且大多数监理人员为临时聘用,素质比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理程序不够清楚。这些都给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隐患。

3 针对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3.1加快完善适用于地方公路的行业法规

法规制度是监理工作的依据,近年来国家、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虽然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逐步形成了公路行业法制体系框架,规范了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但对于低等级公路,工程建设环节管理制度仍然不足,应加强对空缺环节制度的补充,保证地方公路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2切实贯彻落实现行监理收费标准

在地方公路工程招投标中严格执行现行监理收费标准,提高监理收费标准,才能使监理企业吸引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监理单位的服务水平,促进监理企业良性发展。

3.3严格建设各方的资质管理

地方公路建设市场管理不够规范,要提高地方公路建设质量必须严格参建各方的资质管理。施工单位是工程的具体实施者,所以首先要严格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对施工企业利用中介人投标、挂靠投标、相互串标等严重违规行为应给予严肃查处。其次应整顿监理队伍、加大规范监理市场工作力度,。

3.4制定监理行业发展长期规划

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经济投资方向、发展规划、技术人员配备等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探讨地方公路监理行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该行业中长期规划,对各阶段监理单位数量、工程建设、知识结构、人员需求做出预测,提出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强化管理工作。

3.5推进监理企业体制改革,完善内部管理

要提高监理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改革监理企业产权制度和调整行业组织结构,建立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形成吸引、留住、用好、培养人才的良好机制;转变观念,培育进步企业文化,树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开展监理工作,提升并完善服务功能,适应市场需要;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装备和先进的检验手段、检测方法,提高监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3.5.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要保证监理企业人才稳定,搞好监理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监理机构应建立合理分配格局,使管理人员、正式职工、外聘人员及监理骨干和一般人员分配趋于合理,尤其要使一线监理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地方公路监理行业要稳定监理队伍,必须要提高监理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保证监理人员“劳有所得”,充分调动各监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才能提高监理工作质量。

3.5.2注重监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监理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为建设单位提供高智能的技术服务人员是公路工程监理的主要任务,监理人员不仅有较高素质,同时应该具有经济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合同管理和工作协调等多项业务能力。监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就是在对监理单位人力资源分析、诊断和规划情况下选择具有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及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监理人员,建设一支优秀的监理团队,按照“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监理准则积极工作,不断提高监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5.3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

监理单位是依法成立的、独立的、智力密集型的从事工程监理业务的社会经济实体,拥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监理人员是监理单位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文化的日新月异,要求监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地方公路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往往对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熟悉程度不够,如果不认真对待会降低监理服务质量。所以要由总监或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积极开展讨论学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各项工作计划;针对各项目检查中发现的特殊情况还应进行专题讨论分析,以此总结经验。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监理服务。

3.5.4要正确处理好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

地方公路工程监理活动中涉及到的单位主要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监理工作中往往出现监理与业主,监理与承包商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与业主之间是通过监理委托合同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业主不得随意干涉监理工作,监理必须保持公正,不得和承包商有经济联系,更不能串通承包商侵犯业主利益;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是通过合同确定的经济法律关系,违约者要赔偿对方损失;监理与承包商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予以明确。在监理工作中,监理代表业主利益工作,但同时也要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正确而公正地处理好工程变更、索赔和计量支付等工作。

4 结束语

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在地方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受到各方的重视,如果地方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正确对待监理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才能把地方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聂新跃.浅析公路工程施工监理[J].现代公路,2006,(8).

[2]华维超.浅析如何保证建设工程监理取费趋向合理[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2).

[3] 肖河,苗彦军.公路监理市场现状及整改建议[J].改革与探讨,2006,(4).

上一篇:减小冲击钻孔桩混凝土充盈系数的措施 下一篇:振动压路机设计中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