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DIC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08-21 05:11:20

重症肝炎DIC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炎DIC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合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本院66例重症肝炎DIC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6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肝病合并DIC虽可加重病情,预后极差,但经积极预防和治疗,配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仍能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重症肝炎;DIC;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69-1

[Abstract]:Objective:Severe hepatitis DIC prevention and care. Methods:May 2006 -May 2008 in our hospital 66 cases of severe hepatitis DIC prevention and care. Results:66 patien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his condition had recovered to some degree. Conclusion:Liver Disease DIC although may increase the severity and outcome prognosis dangerous, but by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the targeted clinical care, can still receive better results.

[Key words]:severe hepatitis;DIC;preventive car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一种伴发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由多种致病因素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其特点是机体微血管内广泛的血管形成,导致凝血因子消耗和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乃致多器官功能衰退。重症肝炎合并DIC病情凶险。预后极差。因此,积极预防DIC,同时做好临床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尤为重要。

1一般资料

本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 病例66例,男3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8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5例,慢性重症肝炎41例,66例均符合DIC诊断标准。

2DIC的预防[1]

2.1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和去除引起DIC的病因是防治DIC的根本措施。例如控制感染等。某些轻度DIC只要及时去除病因即可使病情恢复。

2.2改善微循环障碍采用扩充血容量,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及早疏通阻塞的微循环。

2.3建立新的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在高凝期可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斯匹林等阻止凝血过程的发动与进行,预防新血栓的形成。出血倾向十分严重的病人,可输血或补充血小板等凝血物质以及使用纤溶抑制剂。

3DIC的治疗

3.1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是有效救治DIC的前提和基础。包括积极控制感染性疾病,治疗肿瘤,防治休克,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3.2抗凝疗法,是终止DIC,减轻器官功能操作,重建凝血――抗凝血功能平衡的重要措施。一般应在有效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补充凝血因子的治疗同时进行。肝素的应用:是DIC首选的抗凝疗法。急性或暴发型DIC通常选用肝素钠10000~30000u/d,一般为15000u/d左右。静脉滴注,每6小时不超过4000~6000u。根据病情可连用3~5天。

3.3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适用于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明显减少,且已进行基础病变及抗凝治疗,但DIC仍未能有效控制的病人。

3.4抗纤溶治疗,适用于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的DIC晚期。一般应在已进行有效原发病治疗,抗凝治疗及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

4DIC的护理[2]

4.1病情观察

4.1.1观察出血症状如皮肤黏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正确采集血标本,协助实验室检查以判断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4.1.2观察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如皮肤黏膜紫绀缺氧,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

4.1.3观察有无高凝和栓塞症状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高凝状态。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呼吸,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

4.1.4观察有无黄疸溶血症状。

4.1.5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实验等。

4.1.6观察原发性疾病的病情。

4.2对症护理

4.2.1出血的护理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检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记录出血量,出血部位,监测血压并记录。

4.2.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定时测量体湿,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尿色变化。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作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并做好各项记录。

4.3生活护理

4.3.1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清洁。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积极预防皮肤压疮。

4.3.2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应根据原发病调整食品的营养。

4.3.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六洁、四无”。

5小结

本组6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肝病合并DIC虽可加重病情,预后极差,但经积极预防和治疗,配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仍能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4-257.

[2] 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7-351.

上一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服务的特点与难点 下一篇:护理程序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