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世纪绘画的思考

时间:2022-08-21 04:34:58

对中世纪绘画的思考

摘 要:虽然中世纪绘画没有它之前的古典艺术,或是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那么辉煌瞩目。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本文就是从当时社会背景及美学思想进一步思考中世纪绘画的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美学思想;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54-01

很多人提起西方的中世纪,最先想到的便是肉体的压抑、精神的枷锁、残酷的统治,贫贱的生活。而艺术好像除了半圆的穹顶和高耸怪诞的建筑以外什么也不曾留下。但事实或许并不像表面看起那么苍白。

无疑中世纪对于欧洲绘画、雕塑来说算是漫长孤寂的一千年,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伟大文艺复兴,并未出现大艺术家或是传世巨作。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之前是另它黯然失色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艺术――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像和那细腻得让人心醉的《弗拉维安王朝的少女肖像》。后者则是推动了人类世界大踏步发展的辉煌时期――文艺复兴。而“中世纪”这个词,从最初就带有一种贬义,暗喻欧洲文化史的毁灭和空白。美学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停滞,基本上就是把柏拉图美学思想中夸大精神世界、夸大“神”的唯心观点与宗教融合到了一起。

讲述中世纪美学思想,必须提到一个人,就是普洛丁(plotinus),可以说他是古典艺术与中世纪艺术承上启下的“交界线”。当时的罗马政权,已经极度腐朽,现世享乐主义充斥着人们的感官,在高官贵族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下,广大的穷苦人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寄托于万能的神。在这种大环境下,普洛丁的思想就产生了浓厚的悲观禁欲及否定现世色彩,认为人只能从对神的信仰中才能找到解救的道路。因此,在美学中他才认为:“物质世界的美不在物质本身而在反映神的光辉。”是神放射出美,这种放射说也称分享说,究其本质还是对柏拉图“最高理式”的发展。他的思想也影响到后来的圣奥古斯丁(Augustine)和圣托马斯・亚昆那(St.Thomas Aquinas)两位中世纪著名的美学思想家。圣奥古斯丁的美学专著《论美与适合》对一般美所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美的物体则是适当的比例加上悦目的颜色。另一位圣托马斯・亚昆那的美学观点在他的《神学大全》中也提到了美的三个因素:完整、和谐与鲜明。由此看来,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家们也都认为完整与和谐是美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思想从古希腊就一直被美学家们推崇。因此,中世纪的美学则是更加反动的发展了把美的本质归结为“神”特有的、放射出去的现象。

中世纪艺术上最伟大的成就来源于教堂建筑,因此就连绘画与雕塑都是依附于教堂、教会,为传播教义而存在。当时的绘画也主要是以教堂当中的彩色玻璃窗、教堂壁画或传播教义的手抄本插图的形式出现。由于中世纪文化相当落后,这些绘画实际上就是为了教会服务,而教会对于世俗文化是极其仇视的,因为所谓的世俗文化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教育,是现世教育,是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与基督教的教义――神权中心与来世主义正好相悖。基督教中认为人存在的现世是孽海,一切罪孽的根源在于肉体的需求和欲望。基督教神父特尔屠良曾说:“真理的主宰痛恨一切虚伪,把一切不真实的或伪造的东西都看做邪淫。”在这位神父的言论中“不真实的或伪造的东西”指的就是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形式。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当时的美学观点使然,还是教会为了“愚民”进而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都需要一种既可以反对现世享乐主义精神,又可以有效传播教义的艺术形式出现。绘画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必然产生形式上的逆转。古典艺术中“人神同形同性”,从赞美人性,把个别的美,高度概括成理想中的美;注重完美的内在结构,强调对自然的忠实摹仿,这些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都被毫无保留的直接抛弃了。相反,为了迎合当时教会的高压统治以及符合当时主流的美学思想,绘画完全成为了宗教与神学工具,这时的绘画不再注重摹仿客观真实世界,而是要强调精神世界。因此,这种绘画必须为了重视精神世界,而把现实客观世界进行夸张、变形。把原本丰满圆润的肉体,表现成干瘪、痛苦,惆怅的模样,来表现人的“真实”;欲望的“淫邪”。

中世纪美术中包括了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这些美术形式也都是欧洲绘画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他改变了古典美术传统,中世纪美术为了形式而形式,以形式作为绘画的重点,以东方式的线条装饰性和抽象性为主要表达手段。但是这种绘画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由于宗教成为绘画发展的源动力,一定会极大的禁锢艺术的蓬勃发展,都是以宗教教义出发,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人对于艺术的能动性。其次,内容与形式的单一。由于大部分绘画是为了宣传教义用的插图或教堂壁画等,在内容上一定不会有创新的题材出现,形式上更是以非写实和平面化为主。因此,从这两点来说,中世纪绘画一定会被更伟大的绘画形式所取代。“物极必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规律。中世纪后期的哥特美术就已经有了世俗美术的影子,宗教的笼罩渐渐减弱。直到十三世纪后期,伟大的画家乔托,终于把中世纪绘画所追求的平面、装饰性效果拉回到逼真的再现。

正如,周宪在《美学是什么》一书中用“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分别比喻中西方美学思想一样,或许“错彩镂金”才是西方绘画贯穿始终的主线,而中世纪的这场“线描”表演,只是一首别样的插曲。这种绘画形式的出现或许是教会绑架了美学的结果,亦或是美学启发了教会。无论本质如何,作为历史长河中的观者,我们只要用心感受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即可。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2]周宪.美学是什么.

上一篇: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疆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程教育”培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