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时间:2022-08-20 09:47:28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从观察到表达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而小学语文教材则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加强想象训练。

一、凭借画面,引导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图文并茂,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插图形象鲜明、生动活泼,与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它比抽象的文字符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视觉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文字描述的情景中去想象、体味和感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很注意运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透过插图画面,展开想像。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在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探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想象在柳如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诗人在黄鹤楼为友人饯行时、把酒话别及目送友人渐渐远去那感人的一幕幕。最后让学生将本诗改写为一篇描写生动的记叙文。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填补空白,启发想象

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幅好的书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意境有血有肉。它们之所以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是因为文章本身留有许多空白。这样的文章才显得虚实相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文章的空白一般含有内容、时间、人物、环境、情节和思想等方面的空白。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空白”,通过文章的“实处”,启发学生想象,填补其中的“虚处”。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开头有这么一句话:“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作者点到为止,没有把小女孩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还穿着双“一向是妈妈穿的大拖鞋”的原因写清,实际上也不必再去画蛇添足。这是内容的空白,也是人物的空白(文中没有具体写小女孩的妈妈)。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向”这个词启发,先给“一向”换个同义词,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接着提问:这说明她妈妈还有没有其他鞋?这可以说明小女孩的家境怎样?小女孩的妈妈把自己仅有的一双拖鞋让给她穿,又说明了什么?这样既填补了课文内容及其人物的空白,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创设情境,培养想象

文章内容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一定场景的折射,其人其事,其情其景,可感可知。这是语言文字魅力之所在。在教学中,根据语言文字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味、感悟,引起心灵的震撼与共鸣,另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月光曲》一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投影图像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地,使学生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四、设置悬念,引发想象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 在远古的时代,人类出于对科学的无知和对神灵的迷信,曾创造出“千里眼”、“顺风耳”、“奔月”、“日行千里”等想象,这些想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成为现实,这足以说明创造想象在形成创新能力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供悬念的问题,为学生驰骋想象提供广阔的天地。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课文最后一句是:“说着就向小羊身上扑去。”文章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极易使读者掩卷冥想,思绪万千。这时,教师就应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羊就甘心让狼吃掉吗?小羊的结局会如何呢?”促使学生调动过去阅读经验,创造性地说出小羊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或逃脱?或遭不幸?或勇敢地战胜恶狼?学生在续说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语言得到训练,而且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又如学习了《火烧云》,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像什么,用彩笔画画,并配上一些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五、提示内涵,唤起想象

现行教材的课文文句优美,且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即明白的,必须将词句内涵提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之义、含蓄之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全神贯注》一课教学中,第二节中有两个“好像”的句子,要唤起学生的想象:(1)“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出说了什么悄悄话――可能自言自语:“这样画,不如那样,这里再加一点颜色,或那再淡些……”(2)“他们好像喝醉酒一样。”――那是因为画好了,陶醉于作品之中,什么都忘了……把两个“好像”的句子内涵提示出来,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在启发想象时,学生还会想出更多的内容。

六、写作拓展,培养想象

语言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丰富的。我们要善于启发、点拨,让其自由飞翔。比如,讲完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发挥想象,让某人某事走向未来。这种人与事的命运可以由学生去进行大胆的想像和设计,使其想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发挥施展。如完成《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教学后,我要求学生给南郭先生设计未来的人生道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种资源,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一篇:陈平 三五年要成功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