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0 08:04:0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交通能源处于转型期,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能源汽车 节能减排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15-01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解决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跟进型,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在研究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也作为一个研究热点日益受到国内许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各大汽车企业的重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研究中并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与传统车辆相比,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差距不大,但是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经营理念方面较滞后,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

1、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政策纲要初步构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战略,为中国汽车工业朝向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些优势

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汽车不足50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0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迅速上升,而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设施也日渐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飞速发展。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基于生物的农业能源和基于天然气的各种气体燃料技术,则很容易实现交通能源的多样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另外,我国还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直接为汽车企业提供技研发支持。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专业人才不足,关键技术没有突破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关键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研发的科技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国内的科研院所、企业普遍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要的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仍然很不完善。

2、基础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配套服务环境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完善的配套维修网络等跟进措施,后续保养不方便,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另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攻关、示范推广也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金筹措渠道非常有限,资金量远远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

三、如何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

(一)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

要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汽车企业、科研院所组成的创新合作机制。对关键部件进行技术攻关,对基础研究开展分工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集中有限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要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检测标准与认证程序。

(二)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包括动力电池产业、高效电机制造业、电控技术和基础材料产业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与这些核心产业紧密结合、联合研发,才能形成价格、技术优势,具备产品竞争力。

(三)建立财税激励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

在财政政策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对于购买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形成消费示范效应等;在税收政策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给予关税优惠;对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对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购置税减让。

(四)完善售后服务系统、鼓励低碳型消费,拓展营销模式

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倾向,鼓励汽车低碳消费,同时拓展新的营销模式扩大销售量。

总之,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产业化,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财税金融政策的有效支持,核心技术的提升和产品性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提高。相信随着上述各种资源的进一步良性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汽车工程,2006,(4).

[2]庄思思.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历程(2001年-2009年).中国新能源-2010,(7).

[3]段喜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中国汽车界,2010,(7).

[4]吴琼.三大因素束缚中国新能源车市场.2008,(6).

[5]任志新,何秋雨.低碳经济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4).

上一篇: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国外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