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2-08-20 04:44:18

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的国际比较

一、分析比较的材料

本文选取包含有城市地理内容的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有:英国教材《聚落与人口》(Settlement and Population)和《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关键地理学1》(Key Geography for GCSE book 1);日本教材《地理B》;中国大陆4个版本(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鲁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必修2与选修4《城乡规划》。

二、分析比较的框架

为了便于对教材中选取的城市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六大主题,每一主题又包含一些具体知识点,如表1所示。拟从这六大方面对所选取国家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主 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城镇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城市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等\&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镇体系、城市等级、城市的影响范围、聚落区位的选择、聚落的功能、聚落的分类、城乡联系等\&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城乡产业布局、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城乡建设、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城市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问题、内城问题、城市蔓延等\&城乡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等\&][表1][教材中城市地理内容分析的主题]

三、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的比较

通过对中国大陆、英国及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的分析,可得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市问题、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是这三个国家教材中均选取的城市地理主题,如表2所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方面:在所分析的教材中,都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尤其是英国用大量篇幅,分专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详述,中国大陆也对其给予较多重视。然而,在该主题内部还是存在知识点选取的差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在英国高中地理课程中受到较多重视。中国大陆对城市形态讲述较详细,英国、日本仅在讲述乡村聚落时,简单提到乡村聚落因位置选取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态。共同点是都对城市土地利用或功能分区以及城市结构模型给予重视。不同点是英国、日本经济发达国家讲述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尤其是英国对其进行详细讲述,而发展中国家较详细讲述的则是城市或乡村形态。

“城市化”方面:中国大陆、日本、英国都对城市或乡村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讲述,并都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国际比较。不同的是中国大陆详细讲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英国、日本对城市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讲述都很简略,并且日本讲述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在城市化产生的问题方面,中国大陆、英国、日本讲述都较详细,不同的是英国、日本讲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此外,中国大陆还讲述了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通过比较,中国大陆对该主题讲述详细,其所选知识之多和讲述详细程度都是英国和日本教材所不能比拟的。而英国、日本教材中城市化方面的知识已不占重要地位,且所讲内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城市问题”方面:所选国家都对其进行了讲述。其中,英国、日本都详细讲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二者都以某两个典型城市为案例,并用较大篇幅对其加以叙述。此外,还专门讲述了城市的居住或生活问题,并涉及到内城衰落问题。可看出城市问题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方面:中国大陆、英国、日本的教材都涉及城市功能方面的知识,并对城镇等级进行讲述。其中,中国大陆、英国侧重讲述不同等级(或规模)城镇提供的服务功能是有差异的,日本侧重讲述不同等级的城镇通过政治或经济等机能相互关联形成城镇系统。城镇体系在中国大陆和日本的教材中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日本更侧重讲述世界规模的都市系统。而城市区位的选择是英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此外,中国大陆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讲述,日本讲述了城市或乡村的分类。可看出城镇体系与中心地理论在英国的教材中很少涉及。

“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大陆对其进行了详细讲述。英国在城市规划中提到公众参与,虽说教材没有明确讲述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但在其它一些内容中却隐含有如何布置某种事物的方法与原则,如“快餐:区位”一节,实际上即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方面的内容。日本提到了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如对市中心的再建设、节约资源、循坏利用等,倡导建设生态城市理念,注重给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此外,中国大陆和英国都讲述了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内容。

“城乡景观”方面:中国大陆对该主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述,涉及到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日本介绍了特殊环境中具有典型特色的民居。

四、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知识选取差异的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因素

这里主要讨论城市的发展情况。英国和日本城市化的高峰已经过去,我国大陆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所以我国大陆高中重视选取城市化方面的知识,而英国和日本对其讲述很简略,且英国、日本都是以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的城市化为讲述对象。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导致原有城市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促使城市数目增多。为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为促进一定区域内不同等级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需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中国大陆高中重视讲述城乡规划和城镇体系方面的知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的国家,大都经历过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阶段,所以高中地理课程中选取了内城区衰落和内城更新方面的知识。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所以各国的城市发展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大都市圈或大都市带是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日本东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和世界特大城市之一,拥有较强的中枢管理功能,并有东京大都市圈之称号,这可能是日本高中地理课程选取城市中枢管理功能、世界规模的都市系统、大都市圈的成长等方面知识的原因之一。可看出高中地理课程中城市地理知识的选取是与本国或本地区社会发展的现状或趋势相匹配的。

2.学科发展因素

主流城市地理学仍由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占主导。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社会问题以及新领域与新方法的研究是目前西方国家城市地理研究的最主要领域。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社会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一直研究的热点。而城市化、城市职能的研究已经不是重点。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成为西方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市地理已经从对经济的关注扩大到对社会文化的理解。

许学强、周素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在研究领域方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以及城镇体系与城市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体系、数字城市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有的学者对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西方城市地理研究进展的共同点是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有着同样的浓厚兴趣,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同样受到重视。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热度都在下降,只不过西方这种趋势来得更早,我国这20年来是先上升后下降。不同点是,我国城市化过程正处于加速时期,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潮已过,研究兴趣已开始变淡。我国城市社会问题的地理研究才刚刚开始,有些领域亟待加强和发展。

3.学生发展因素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对其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因此,高中课程内容应“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高中地理课程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和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我国大陆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既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又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上述分析的一些国家高中地理课程选取的具有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城市地理知识,如具有基础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市化等知识,具有时代性的世界规模的都市系统、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具有选择性的我国大陆选修教材《城乡规划》,都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中、英、日高中地理教材中“城市地理”内容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及其运用、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化五个主题在三个国家的高中地理课程中都有体现。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国家课程中选取的城市地理知识存在差异的原因,可得出各国高中城市地理知识的选取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国或本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特点,考虑到高中生应具备的城市地理素养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浅谈法国初中科学教材地理部分特点 下一篇:特别关注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