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的影响

时间:2022-08-19 07:48:49

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的影响

[提要] 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专利转化的概念界定和专利转化过程的划分,并研究专利保险政策、专利质押政策、专利财政支持政策与专利科技创新平台政策等四方面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不同阶段的影响,总结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专利政策;专利转化;影响机理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3BJY015);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ZD201407);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2013I020401)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5日

随着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认识到了专利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近年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专利政策,意在更有效地激励专利的转化,利用创新成果以取得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在政府的专利政策下,对于专利费用成本高和由于市场失灵而阻碍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延续的问题上,从而有利于提高专利制度的使用率和有效性,有着正面积极作用,即政策正外部性。在提高专利申请量的同时,对专利质量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使得专利的转化情况得以改善。

一、专利转化概念的界定与过程的划分

(一)概念界定。潘庆洮(2011)在对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研究中指出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率低存在的几个原因,并认为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四个重要环节:成果供给、交易市场、成果需求、制度环境等。张永成和郝冬冬(2009)认为专利技术最终的目标就是走向市场、形成产业,以实现价值,并指出专利转化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研发主体和产业需求两个方面,还受到转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朱瑞博(2012)认为中小科技企业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明专利转化就是推进科技竞争与进步的重要方式。其将专利转化定义为专利技术通过产品原型设计、中试、生产、商品化开发等过程,实现从技术形态到产品形态或者服务形态转换的动态过程。徐慧(2012)分析了美国、日本等7个发达国家的专利成果转化政策与措施,认为专利转化使专利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专利转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朱瑞博(2012)对专利转化的定义较为全面,但缺少对专利转化前端的定义,故本文将专利转化定义为:将具有创新性并具有价值性的想法,经过研究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发明创造产生专利,并将这种专利应用于新产品中以实施,最终达到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价值。

(二)专利转化过程划分。对于专利转化的过程划分并没有学者做出明确的标准,但根据上述代表性学者对于专利转化概念的界定,可以肯定的是专利转化的过程中都应是使专利具有可交易性,并且认为专利转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进行产业化,实现其推动科技进步,商业发展价值。由此,本文将专利转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专利研发阶段、专利实施阶段和专利产业化阶段。其中专利研发阶段是包括在发明专利前的多种创意集合和发明人员在实际研究中过程;专利实施阶段即可以理解为将专利技术应用于产品中;专利的产业化阶段同以上学者提出的最终目标,即可以为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有效影响。下面本文将分析不同的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三个过程的影响。

二、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不同阶段的影响机理

不同的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影响不同,但其意在减少在专利研发、专利准备实施和专利实施与产业化中遇到的一部分风险,使得专利技术达到最终推动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下面将分析不同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专利保险政策

1、专利执行险政策。专利执行险是指在专利诉讼案件中,为除去专利权人在执行专利权的阻碍和可能得到的损失而进行投保的类型。在专利实施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着实施与其他企业相近或者相类似的专利,从而惹上专利官司。然而在专利诉讼中,往往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等方面基础并不如一些大型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无力支付专利诉讼的相关费用,迫于无奈只得放弃专利诉讼的机会,无力保护其专利权。专利执行险可以消减专利权人在实施专利时所遇到的法律风险,例如在专利诉讼案件中,专利权人的律师费、和解费、出庭费、专家作证费都是从专利保险中支出,而且在专利诉讼案件中胜诉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投保的专利权人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偿,为专利权人消除了一定的法律风险,这样提高了专利权人的专利实施积极性,从而促进专利转化。总体来说,专利执行保险比较适合资金不足或自身原因无法实施专利的中小企业。

2、专利侵权责任险政策。专利侵权责任险是指无过错的专利侵权人就专利侵权诉讼所需要的支出和可能赔偿的金额给予一定的保障。在专利诉讼案件中,即使是无过错的侵权人也会面临着同样的赔偿金额,而专利侵权责任险则是一方面分担了无过错专利侵权人的赔偿费用,从而保护了其消极期待的利益,促进专利的实施;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无过错侵权人资金不足等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遭受侵权的专利权人得到相应的合理赔偿,保障遭受侵权的专利权人得到合理的赔偿金额,保护了专利权人的现有利益,也促进了专利的转化。

目前,专利保险政策并没有广泛的实施,而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选择专利保险实施试点,在参加专利保险的活动中,各个地方政府也对参加专利保险的企业一般予以不同比例的补贴,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将补贴比例定为50%。

(二)专利质押政策。专利质押是指将专利作为具有价值的财产出质给债权人,由债权人提供借款,但在专利质押中,债权人并不能够将专利权随意转卖,只有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偿债情况下才将其进行拍卖,以抵偿借款。债务人将专利出质给债权人的同时获取了一定的资金,可以使得企业或者个人获取更好的物质条件,为实施本专利提供了条件,并且专利权人在专利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把握更多的盈利机会,这也提高了专利权人对于专利发明、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专利的实施。对于债权人而言,债务人通过实施专利获取的利润为其按时偿还抵押借款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也使得债权人愿意将其资金向专利权人出借,也是促进了债务人,即专利权人发明专利的积极性,促进专利转化。当然,在借贷情况下,债权人都不愿收到价值低于其借款金额,故此,我国的专利抵押政流程一般较为严格,为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提供了保障。

专利质押在我国的施行也并不是十分广泛。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对于专利出质的企业会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例如专利评估费用等,而对于为专利质押提供担保的企业和提供贷款的银行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以此来鼓励专利质押政策的实施,达到最终促进专利转化的目的。

(三)专利财政支持政策

1、专利直接补贴政策。自1999年起,上海市出台了有关于专利补贴的政策,意在提高专利申请量,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各地地方政府纷纷也出台了类似的专利补贴政策。专利直接补贴政策主要是根据专利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便可以同时申请政策现金补贴,降低专利发明成本,提高专利申请人的积极性,以激励新专利的产生。在理想情况下,由于专利数量的增加,从而提升专利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专利转化率的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2、专利间接补贴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于企业而言。正常的营业所得税为25%,但对于拥有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营业所得税则为15%;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税,还可以合理分摊企业技术转让期间的费用。这样减少了企业的税费,就相当于变向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这不仅激励了企业的专利研发,也有利于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合作。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并不愿意利用资金去研发与利润价值无关的专利,所以在激励企业研发新专利的同时,也将意味着促进专利的转化。

(2)政府采购政策。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对企业的产品进行购买,也属于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的一种方式,对中标企业的资金支持。为促进专利实施,在政府采购中,政府会挑选一些具有专利的产品,在招标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照顾条件,与其他非专利产品在不分伯仲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持有专利的产品。在政府采购的资金支持下,由于政府采购的资金会按时支付,减少了企业买卖中的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受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相当于增加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进而增加企业净利润。在企业利润增长的情况下,也激励了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专利转化。

(四)专利技术平台政策。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往往由于市场专利信息情况不完全,导致专利权人申请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没有价值的专利,或者是在专利技术交易过程中,无法查询所需专利项目,存在虚假的专利中介,骗取交易另一方专利或资金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地方政府也纷纷构建专利技术平台,为进行专利技术交易提供服务。首先,专利技术平台整合了市场资源。专利技术平台将不同专利信息进行汇总登记,消除了虚假的专利信息,有效保障了专利技术交易人得到信息的真实性;其次,专利技术平台可以提供市场信息。这为所需专利技术的交易人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汇总平台,交易人可以根据自身所需资料查找相应信息,省去了自身搜集资料或向专利中介等机构查询的时间;最后,专利技术平台提供专利咨询、预测服务。根据专利市场发展需求,可以对相关的专利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并根据专利市场信息动态,预测专利市场的发展变化。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总结,专利技术平台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达到促进专利技术交易进行的目的,以促进专利转化。

三、小结

专利政策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种政府促进经济竞争的手段,已被广泛实施,并且不同类型的专利政策也已通过对专利权人不同方面的影响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市场情境不断变化,政府也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应对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不同的专利政策在不同的专利转化阶段的作用,进行以下讨论:

首先,对专利转化的整体过程而言,专利政策对专利转化的前两个阶段的保护性较强,但对于专利转化的实施与产业化部分的支持性不高,应该将专利政策有效性做出向后延伸的调整。其次,对专利转化的各个阶段而言,第一,在专利研发阶段,现行的专利政策并没有真正的提高“模糊”创意的有效性,而是单纯增加了专利的申请数量,并没有提高专利的质量,反而间接降低了专利技术产品的质量,阻碍专利转化后两个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在专利准备实施阶段,由于专利技术产品试验存在时间风险,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只能是概括性预测,存在偏差,所以在此阶段的市场需求预测并不是十分具有可依赖性;第三,对于最终目标的专利实施与产业化阶段,无法有效规避的风险较多,例如市场风险、经济与政治风险,以及专利技术产品自身不断完善升级中存在的技术风险等等,对于以上的风险,目前的政策辅助并没有涉及。

主要参考文献:

[1]潘庆洮.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思路研究[J].甘肃科技,2008.21.

[2]张永成,郝冬冬.专利转化动力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3]朱瑞博,刘芸,刘志阳,陈元志,张海涛.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明专利转化的扶持与服务措施研究[J].科学发展,2012.5.

[4]徐慧.发达国家专利成果转化政策和措施[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上一篇:我国的“工作―生活”平衡现状及政策选择 下一篇:污泥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