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设计

时间:2022-08-19 06:51:41

工程项目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设计

通过这个系统,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各工程的进度、资金、质量、风险情况,还可以及时掌握所在地区的安全状态、市场环境和潜在问题,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提供应急处理预案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在利比亚在建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总金额达188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建筑和通信两大领域,涵盖了住房、铁路、公共设施、大学城、通讯网络等。危机和战事发生后,各家企业不得不撤出全部人员,工程陷入瘫痪,大型设备被抢,损失很大。

利比亚是一个只有650万人的小国,而中国在利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就超过了3万名。为了从利比亚撤出这些人员,我国政府共派出了7艘船,每天发送15个民用航班和军用飞机。这些企业看不到市场规律和政治风险,盲目投资和进入,令人费解。政府和各类研究机构也很少对此提出分析和警告。在中国社科院《2010中东非洲黄皮书》中,对我国在非洲开展的大量的“以基础设施换能源和矿产”贸易项目,除了“让非洲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资本,对改变非洲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内容,也找不到任何预警。我国社会各界的情报管理能力可见一斑。

我国企业一无经营管理优势,二无技术优势,在外竞投工程项目,只能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密集资本投入。由此会直接导致各类工程项目的风险增加、稳定性降低。但是面临市场竞争和国际发展,我们又别无选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情报管理工作,从时间和速度上要安全、抢保障、争效益、躲损失。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这个系统,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各工程的进度、资金、质量、风险情况,还可以及时掌握所在地区的安全状态、市场环境和潜在问题,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提供应急处理预案,帮助领导人迅速地制定经营、资源调配、市场预测、应变等决策。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的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含企业决策层、业务支持层、业务运作层、安全保障层四个层面的内容。而指挥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公司总部管理层、项目部管理层、施工队管理层三个层面。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需要具备六大功能:

1、确保最快的全球联络速度

2、保障通讯和信息的连续传递

3、提供充足现场信息和资讯

4、及时反馈危机和意外情况

5、协助决策者分析和决策

6、传达集团工程指挥命令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应该体现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性强、信息流量大四大特点,并主动解决法律和标准滞后阻碍系统建设、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影响系统运行、信息共享与融合将成为系统发挥作用的瓶颈、专业化信息管理人才缺乏四大问题。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的核心技术包括:

1、信息化跨国指挥管理组织管理规划与工作流管理技术

2、工程数据库技术

3、XML文档标准

4、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有线通信与卫星通信的网络通信技术集成

5、信息指挥中心设计集成

6、移动式信息指挥节点设计集成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的信息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系统流程;领导层论证、决议、决策和指挥工作流程;危机和意外情况应急处理预案;工作过程则应体现出信息全面融合、业务无缝整合、管理持续优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技术连续改造、施工现场信息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连带培训管理队伍的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的硬件系统应该包括数据传输链路系统、中心数据信息处理服务系统、企业本部信息化决策支持环境、企业海外信息处理分支系统、企业海外信息处理分支衍生系统五大系统;系统内通信应该包括卫星、有线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GPS卫星定位各种方式;指控中心应包括网络服务器 、席位指挥控制计算机、大屏幕显示及视频矩阵、通讯中控系统等设备;终端模块则应包含综合通信服务 终端、天线集成、信息采集设备、指挥信息处理终端、独立电源系统、移动载体(手持业务终端)等分类。

针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分散作业、各个项目部距离总部比较远以及项目现场复杂、流动性大等业务特点,国际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跨国指挥模式的软件系统应该采用B/S相结合的三层体系架构,充分利用数据库软件与应用服务器软件的技术开放性和扩展能力。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平台的计算机,通过各种数据连接手段和方式完成系统各类各层业务的操作。同时,还可以在适当开发和融合的基础上,应用已有软件系统建立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的整合系统,建立成本效益分析系统、安全风险警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最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解决以下问题:

1、利用门户技术解决用户的单点登陆、系统的安全认证能力;

2、充分利用数据库软件的关系型结构化数据的管理能力,利用数据库软件性能进行数据存储、备份、操作、提取、检索等能力;

3、实现关系型数据库与文档型数据库的有机集成,可以充分利用文档型数据库在文档、公文、检索查询统计的优势;

4、充分利用中间应用服务器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性能,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稳定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能力,所有应用系统在中间应用服务器上开发,并基于B/S模式,极大地增强系统功能的灵活性;

5、利用Internet/Intranet将各地的信息系统连接成一体,解决集团型企业地域辽阔、各地基础信息设施情况不同的问题;

6、基于中间件的不同应用及应用间的连接减少,屏蔽连接复杂性,统一的用户目录服务实行共享安全机制,解决垂直领导、部门协作,使得信息通道多样,连接复杂,安全管理困难的问题;

7、基于B/S模式的分布特性,保证各种因特网协议(安全、普通),各种类型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在各级、各地间传送,通过中间件与数据库的接口实现数据共用,解决大量信息在各级、各地间共用的问题;

8、运用灵活网络拓扑结构,实现本地区信息存放在本地的信息服务器,共用信息由上级信息服务器通过同步或异步备份存储,各地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相连,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中间件相连,实现信息的本地存储和信息共用,解决各地区内,共用信息和本地区信息并存的问题;

9、通过中间件提供的强大的集成连接组件,可以方便、简单地将各种系统资源集成在一起,通过Web应用访问。解决了将各种系统资源(中间件、数据库、消息传递服务器、邮件服务器)集成在一起的问题;

10、通过支持互联网协议的互联网浏览器,实现为移动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访问信息的能力,新的互联网协议使得移动访问能力日益增强,例如基于WAP的移动手持电话使得移动人员通过手机访问企业信息系统。解决了快速反应、移动工作、要求随时随地访问各种信息、相互通信的问题;

11、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体系,并在统一技术架构上构建各个应用软件系统模块,实现系统在数据共享、业务流程、作业方式上的统一和协调,充分提高数据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快讯: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课题开题

由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明、联盟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陈牵头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课题将于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正式开题。该课题致力于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的系统规范流程,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工作和咨询服务提供指导,以大力推动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外承包工程、信息化产业、金融和投资、市场销售、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领域。

新农村非耕地利用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2011年5月2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课题《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非耕地利用政策集成研究》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和验收,近期将进入成果推广和地区试点工作阶段。

该课题界定了非耕地的概念和范围,集成和解析了我国农村非耕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总结了国内外农用土地管理和利用经验,提出了非耕地政策集成的方向和思路,以及非耕地管理和利用的建议。科研成果为国家制定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等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政府部门认清非耕地现状并解决问题帮助很大,对扭转当前非耕地管理和利用的盲目、杂乱状态具有指导作用。

该课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农村非耕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汇总,这是以往所未有的研究总结,极大方便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了解非耕地政策现状,具有重要实践参考价值。而且解析了政策间的互补和矛盾关系,分析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拥有大量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并解决了相应的技术性问题,属于重大技术成果。(资料整理:王延斌和冯恩军)

上一篇:奥巴马打响美国高铁投资“第一枪”等 下一篇:善治善为 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