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时间:2022-08-19 02:52:02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1 危害及症状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主要麦区的常发病,尤其在黄淮冬麦区发病情况普遍而且严重。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出现烂芽,病株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苗期侵染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病斑,后抽不出新叶而致病枯死。拔节期在小麦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梭形病斑,若继续侵染,茎基部烂一部分,再重者形成茎秆全烂,造成枯株白穗。纹枯病危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地块形成死棵白穗或颗粒无收。

2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小麦纹枯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为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发生期和死棵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越冬期发病较缓慢,都在近地面叶鞘上发生,横向扩展期即春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气温回升,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拔节期,小麦生长旺盛,茎叶组织幼嫩,加上湿度适中,最适宜病菌扩展、蔓延。严重发生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茎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导致死棵,白穗发生,减产成定局。发展适温20℃左右,凡冬暖年份发病较重。今年黄淮麦区属暖冬,故目前田间发病株率为50%~80%,所以,决不可忽视。

3 防治技术

根据目前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和我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防治小麦纹枯病应抓好三项较有效的防治技术:

3.1 掌握品种 对易感病品种作为防治重点,当前易感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有温麦系列如:豫麦49(温麦6号)、太空6号、高抗49、温麦8号、太育28等,周麦系列的周麦16、周麦17、周麦18以及豫麦18(矮早781)、豫麦69(新麦9号),应作重点防治,及早防治,减轻其危害,充分发挥这些高产优质品种增产优势。

3.2 抓住关键季节及时防治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长的全过程中都可侵染,但防治最有效、最省力的时机是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正是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期,这时麦苗较小,喷药比较容易集中喷到小麦茎基部,能起到较理想的作用。喷晚了,小麦茎秆高、叶片大,喷药时既费工费药也很难喷到基部茎秆或鞘上,达不到防治效果。

3.3 分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结合喷洒麦田除草剂时每667平方米用20%井岗霉素20克对水30千克或15%三唑酮粉80~100克对水30千克,均匀喷洒植株基部,可有效防治纹枯病侵染。起身拔节期用20%三唑酮每667平方米50克对水30千克或用20%粉锈一遍通75克对水25~30千克喷洒小麦茎叶,既能预防又能治疗小麦纹枯病,同时还预防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效果最佳。小麦孕穗期(4月上中旬)若发现纹枯病蔓延,可选用粉锈一遍通75~100克对水30~40千克,喷洒叶片上,通过内吸和传导,有效控制纹枯病病菌侵染,同时还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上一篇:农作物超常量使用磷酸二氢钾技术探讨与应用 下一篇:浅析辣椒“三落”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