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8-19 02:51:35

浅析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合作者,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高度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当代教师崇高的使命。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师 人文素质 培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热点论题,但要培养出大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没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大学教师不可能培养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脱节,那必然使学生缺乏跨文化的意识,缺乏中西文化素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从自身和专业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在品德和能力方面树立好的榜样,更好地折射出人格魅力。

一、大学教师要树立人文观念的态度,做到以人为本

美国哲学家、演说家罗曼・皮尔论述人们在工作(职场)上所需要树立的9种态度,它们包括学习态度、求变态度、积极态度、自信态度、行动态度、进取态度、胜出态度、乐观态度、创富态度。它们大多数都属于我们提倡的人文态度,是我们教师应该修炼的。爱心是人文态度的基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们的关注,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爱业,以积极的人文态度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在教学工作中时刻用人文的观念武装自己,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尚观念。教育教学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学生整体上得到自由自觉的发展;其次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得到自由发展。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一个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师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一名语言教师具备的文化素质,更应具备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而且包含了词汇教学、语音教学及英美国家和社会文化教学的许多方面。从这一点来说,英语教师也是异国历史社会与文化的传播者,所以自身对异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判断的培养与提高是外语教师不可缺少的环节。英语教师只能教语音、词汇和语法,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关于本族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常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了解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立场,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解答能力。英语教师作为外国文化传授者,其人文素质越高,英语教学的长远效果才有可能越好。具有良好情商的语言教师更易培养出拥有较好人文素质和语言文化悟性的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如能以自己热情开朗的心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那教与学的关系就会变得更融洽、更和谐,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反之,如果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为师素质。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要勤于钻研、不断创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以探索和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语言是人文活动(Bolinger.Language is human.1962:177)。语言教学是一片充满人文气息的天地。学习外语的过程则是接受另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在今天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整天都在记单词、看语法,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在进行题海大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遏制了他们创造力,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严重地隔离开来。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人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风格――以坦诚、耐心、平等的态度组织教学,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教师应将课文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发掘出来,并有意识地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知识与学做人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探究精神和实践精神。比如在学习“Somebody Cared”(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逐一列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教师对其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无私帮助,以及学生成长之后如何回报良师和社会的例子。然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师总结出课文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那就是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之不至于掉落生活的夹缝中。学生要有感恩之心,以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和所有关心他们的人。通过这样有效的学习,不仅融合了师生感情,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人精神的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英语活动,比如外国电影欣赏、文化背景讨论等。通过欣赏国外优秀的影片,学生可以了解东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博大,对人文精神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影片的观后感,体验一下对电影看法。有时,教师会惊奇地发现,学生对影片人物的精辟理解分析,往往比教师还要透彻。

每个人的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教师也不例外。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当然人文素养还包含着人的直接经验体会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教育。大学也就是半个社会,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在当今时代,要以优秀的人文文化素养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增强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这是极其重要的。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我们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那就是利用好教材,要有创新意识,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需求,让学生感触到由外语教师带来的独特的语言文化关怀,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融语言、文化和人文精神为一体的语言教学才是我们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东风.文化差异与读者反应[M].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3.

[2]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3,(9).

[3]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实验优化与改革 下一篇:浅议“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