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时间:2022-08-18 11:00:44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透视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内涵

生态伦理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发展道路,而且已经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准则,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哲学观念。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必然要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既要符合人类利益,又要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因此,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创新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各种生态伦理思想的扬弃和整合。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优化的方式利用当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观的新的转变。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观要求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社会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战略目标追求的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其增长率视作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必然反映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最佳方案。这就把节约资源、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既要达到经济发展目标,也要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探究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的意义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统一和平等的。因此,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人类必须放弃作为自然界“主宰”的理念,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形成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整个世界的一员,他的生活受控于周围的环境和整个世界,同时他的行为也会对他周围的世界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就人类个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的“集合”会深深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所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类每个个体的参与。这种参与可以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开始,其中最主要的是培育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节制消费观念。

培育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则。循环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要求人们明白自身的活动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这就需要人们培育新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从现实的角度看,人类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纵然科技的发展可以使人类获取新的资源,例如通过技术进步可以使海洋资源及海水得以利用,但从总体上看,它仍然是有限的。对资源的盲目利用和过度破坏必然使后代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类必须树立为后代人考虑的伦理观念。

上一篇:构筑青少年德育新平台 下一篇: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