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与实施

时间:2022-08-18 10:47:30

阳光体育运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与实施

【摘 要】文章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基础进行分析,找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切入点,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优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分析,旨在进一步丰富阳光体育运动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使校园体育文化更具特色。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阳光体育;优势;对策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调查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令人担忧。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集健身、美体、育心、娱乐为一体,它较之现代的学校体育更为突出娱乐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继承、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际,在学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体系更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同时对拯救濒危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阳光体育运动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

(二)、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简单实用、易学易开展等特点,娱乐性、趣味性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共性,如武术、跳皮筋、跳竹竿、爬杆、踢毽子、拔河、秧歌、民族舞蹈等等,这些项目在几乎不需额外投入的情况下,都能比较理想地解决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既符合我国许多中小学办学实情,在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二、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

(一)、丰富性、多样化、经济性优势

我国各民族有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就收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676项,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1项,共计977项,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其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可供不同文化层次、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的人自由选择参与形式进行锻炼和运动。

(二)、普及性、娱乐性、趣味性优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鲜明的民族性、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自娱自乐的大众方式,使其自然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它使运动与娱乐、竞技与游戏融为一体,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部分项目已走出国门被世界人民认可接受,并广泛传播,武术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体育旅游、民俗村、农家乐、重大活动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表演等等,不仅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开拓新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普及推广起到很好示范的作用。

(三)、特殊的教育功能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从古至今对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它除了具有其它体育项目的教育功能外,对道德修养、民族认同培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中国武术是一项典型的将道德修养作为其重要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众所周知,经常参加武术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够提升参与者道德修养水平,这是其它体育项目难以望其项背的;由于体育活动鲜明的身体表征属性、参与者接触的频繁性、对情感的意志体现的直观性等特点,使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们很容易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达到培养民族认同感。

三、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实施

(一)加强阳光体育工作的宣传

“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行动,只有学生从思想上明白阳光体育的意义,唤醒学生的锻炼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重新唤起学生重返体育场、回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才能真正具有持续性。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标语、海报、学校网络、广播、学校动员大会宣传“每天工作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营造校园阳光体育的良好氛围和声势,让阳光行动深入人心。

(二)阳光体育活动应讲究小型多样,深入到学校每个角落

“阳光体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通过活动动员更多的学生,走到阳光下参加体育活动,实现体育活动由竞技性向趣味性、民族性、健身性的转变,形成“班级有活动,年级有活动,学校有活动”组织推广模式,使阳光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落实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落实到每个学生,改变一些学生“从小无参与机会,长达无参与意识,成长无参与能力”的状况。

(三)培养并形成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核心的多级体育骨干队伍

保证“阳光体育活动”落到实处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学校的所有体育运动都来源校体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公共体育教学部、校团委体育部和各级学生体育单项组织在校体委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的上下隶属关系,团委体育部或学生单项协会自身组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团委、学生单项协会组织的单项比赛和活动是学校大型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必要补充,形成学校竞赛为龙头,团委、单项协会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阳光体育活动应重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自民间,具有群众基础好、简便、易行的特点。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开展,既能满足学生掌握体育活动技能的需要,又能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对体育资源的投入

“阳光体育活动”除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实施规则,还必须要有满足学生进行活动的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学校的经费计划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投入和器材的添置往往没有计划。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不只局限在体育课,更多的体育锻炼可能是安排在课外、兴趣班、单项体育爱好等,这就对学校的体育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随时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对体育资源的投入需要加大,甚至是翻倍地提高。

四、结语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每一种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正如美国有篮球,日本有空手道,中国人应当为有这样多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而引以为自豪。在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在阳光下;形成体育锻炼的热潮,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探索适应其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浩,吴晓蕾.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10-1115.

[2]黄益苏,张东宇,蔡开明.传统体育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电工学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浅议农村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