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时间:2022-08-18 09:03:48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越发担忧。尤其是八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出现,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本文以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的工作经验,就此问题略作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我认为,从八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分化,主要原因在于:

1. 八年级下学期,教材容量增多,每单元都基本多出了Reading部分,而相对应的单词、短语也随之增多。

2. 课本语法难度加大,每个单元都有专门的一个主题,如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if的条件状语从句,现在完成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反意疑问句等。难度的增加及词汇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会跟不上,或者乏味的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最后偏科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同一个班,同是一个教师任教,因为学生自身素质及付出的努力不同,导致学生在这一门功课上得到的成绩互不相同。

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就出现了这种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有学生英语成绩考出全年级第一,但同样也有考出全年级倒数的。对于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我只能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针对班级情况,因材施教,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培优补差,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使后进生也能在快乐中学习,逐渐将成绩往前赶。

二、做好培优补差,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首先,摸清学生底子,做到有的放矢。先将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按90分(尖子生),80分(优秀率)和60分(及格率)分成几个层次,以做到对培优补差工作心中有数,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对于后进生,我将每个单元的短语编成一张“短语汇编”,要求60分以下的学生每天在家听写15个单词,到一个单元学完,正好可以全部听完。这样,保证了大部分的后进生能够在单元结束时,课堂短语听写上可以做到及格。如果其中有些后进生能够在听写时达到80分优秀,证明其付出了充分的努力,这样,我就会将免抄写一遍下一个单元单词的作业作为奖励。虽然这个奖励非常得小,但是许多后进生还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是对他们的付出及进步的一种极大的肯定,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八年级下学期,我自实施这一办法以来,至少有两个后进生竟然在很多次的听写中,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难的短语听写中,都取得了80分。在听力上,我要求后进生每天听读磁带半小时,以加强他们的语音、语调和听力。在每个单元学习语法时,我将语法系统的讲解完之后,要求学生每天在英语小组长那里背三个知识点。而书上的课文,我也只让这些后进生背诵含每个单元主题的Grammar Focus。Grammar Focus往往只有几句话,比较容易上口,即使作为后进生,也很容易达到这一目标。这样每天背诵几句语法点和每个单元Grammar Focus的背诵,既不会让后进生望而却步,又积少成多,在不知不觉中,知识以少聚多。因为担心后进生对教师总是有一种主观的畏惧心理,所以对于徘徊在及格线上的学生,我还让优秀学生与他们组成一对一式的帮扶组。专门让一个优秀学生负责一个后进生,每天抓他们的语法背诵,单词、短语过关。对于这些完全能够提高及格率的学生,我布置他们每天课后做20道单项选择(当然,也可以是填空,句型转换或是补全对话等)。要求他们每天自己做完后,自己批改,根据答案自己将关键词或是所用到的短语、语法写出,尽量做到有问题自己解决。对于实在不理解的题目,由他们负责的优秀生每天检查并讲解。

而对于优良的学生,我的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课堂内要照顾后进生的需求,所以无法在课堂上将他们喂饱,更不可能吃得好。于是,在课后,我对他们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书本上他们不但要背诵Grammar Focus,还要比其他普通学生多背每个单元的3A。而且不但要背,还要背得熟练,就像看着书本读一样的熟练,转化为永久性的记忆。虽然这项工作很枯燥,但是对于这些尖子生而言,他们要加强的不光是语法词汇,还要加强的是口语和听力。而背诵,就是其中比较好的一个办法,这可以让他们在讲口语时,以前背过的课文中的句子,都能潜意识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其次,在训练听力方面,我要求他们每天听读磁带30分钟。在预习的时候,就要将课本内容熟读作预习的工作。而正式开始学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做repeat复述。而快学完一个单元时,就可以做一到两篇听力测试。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将做完的听力测试拿来做repeat。然后,对于这些成绩优良又自觉的学生,我减少他们抄写的作业量,免去他们抄写单词、短语的作业,而改为每天做20道单项选择题,两篇阅读,两天一篇完形填空,三天一篇听力。每天做的时候,自己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写出其中使用的知识点或是语法点,注明所选项正确的原因,错误选项错在哪里。自己每天做完对答案,将错题自行理解。实在不能解决的题目,到第二天,教师检查时再来讲解。这样不但培养了优良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做题的速度,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许多优良生已经不用再向我咨询他们不懂的题目,而是同学之间在课间,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解决问题,学习的气氛特别浓厚。再次,要求他们建立一本错题本。将他们平时的错题积累在错题本上,写上错误选项错误的理由,正确选项使用的语法点,每天翻看。学生在翻看时,重新将错题在脑海中过一遍,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各是什么。直到真正能将这些错题完全反复多次练习直到掌握为止,他们的漏洞就算真正补上了。最后,在即将进入的九年级,我将再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学习成绩,尽最大可能进行合理搭配,将接近于同层次的每六个同学组成一个最优化的、实力相当的学习合作小组。这样既可以用群体智慧解决问题,又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比赛,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虽然在这一学期里,我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还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法上的改进。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把培优补差的工作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努力在工作中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我相信培优补差的工作一定能做好,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

上一篇:由两堂文言文课谈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