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的最佳时间及护理

时间:2022-08-18 05:53:42

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的最佳时间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的最佳时间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3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插管护理,实验组实施实验插管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94.44%、50.00%),差异显著(P

关键词:重症破伤风;胃管;插管;时间;护理

破伤风属急性特异性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一旦病发易引起窒息死亡。据临床资料显示引发破伤风死亡原因是呼吸机持续痉挛所致,尤其是重症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再进行辅助治疗。然而气管切开后易引发感染,对此气管切开时间以及临床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近年来,对重症破伤风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尽早安置插管,同时配合心电监护仪、抢劫车、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等抢救设施给予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3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18~62岁,平均(40.5±1.5)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肌痉挛、张口困难、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伤口较深,多见暗红,个别伤口有脓腔和异物等。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8例。两组患者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插管方法 ①对照组:实施常规插管。采用16~18号橡胶胃管,插管前30 min静脉推注安定10 mg,插管时胃管外不涂局麻药丁卡因。②实验组:实施实验插管。在患者气管切开后尽早插管,采用10~12号硅胶胃管,插管前30 min静脉推注安定20~30 mg,插管时胃管外涂3%胶浆剂丁卡因1mg。插管时患者平卧,头部稍向后仰,胃管从鼻腔轻度插入,至15 cm时托起患者头部再缓缓插入45~55 cm。插入后采用注射器抽取患者胃液,以确保胃管在胃内是否固定,以便后期胃管待鼻饲用[1]。

1.2.2临床护理

1.2.2.1对照组 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插管前详细为患者讲解操作内容及要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反应;加强患者监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处理。

1.2.2.2实验组 给予实验插管针对性护理,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准备。两组患者均置于单人抢救室,救治前保持抢救室环境安静,确保救治环境舒适。固定护理人员为患者轻声讲解救治内容及操作目的。当患者处于安静无抽搐状态时,静脉注射安定镇静,准备注射后30min插管。注射期间不做其他操作以免刺激患者,影响其情绪。②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症监护,详细观察患者胃管插入鼻腔时面部状态,是否有面色青紫及出现肌肉痉挛等;插管至14~16cm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及全身惊劂发生。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插管应停止,待患者再次安静无抽搐时行二次插管。③心理及并发症护理。针对患者病症特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为其讲解临床治疗内容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切口护理工作,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避免肺部感染。

1.3观察项目及效果判定标准 ①观察项目:救治期间详细观察两组患者1~2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失败率以及插管后肺部感染情况。②效果判定标准:1次插管陈功率,即1次插管后患者未出现面色青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全身惊劂等症状。2次插管成功,即1次插管后出现面色青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全身惊劂等症状后,停止插管10 min后,再次观察后未出现面色青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全身惊劂等症状。插管失败,即2次插管患者均出现面色青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全身惊劂等症状[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LKS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插管效果 经采用不同插管方法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17例插管成功,成功率94.44%,对照组9例插管成功,成功率5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肺部感染情况 经病症针对性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部分患者有轻微肺部感染,均给予及时治疗后控制和消失,其中实验组并发症率,对照组并发症率,两组对比P

3讨论

破伤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临床对重症破伤风大多采用插管联合呼吸机等进行治疗,其中插管效果直接关系临床治疗的效果。临床常用的插管方法易刺激患者引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会发生窒息,插管成功率较低。周学玲[3]在研究中指出,重症破伤风安置胃管时,如果出现前驱症状应尽早安置,最佳时间:气管切开后,抽搐不频繁时可尝试安置,备心电监护仪、抢劫车、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等抢救设施。在安置胃管时可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降低患者对插管的敏感度,进而提升插管成功率。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尽早插管,这样能有效避免患者受惊后发生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插管进行;而选择10~12号硅胶胃管相比传统的16~18号橡胶胃管硬弹性更高,管小也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进一步促使插管成功;插管前采用安定以及在硅胶管外涂丁卡因是为了减少插管对患者敏感行,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促使插管成功。另外在胃管外涂盐酸丁卡因胶浆能提升胃管滑度,插管更顺利。就插管情况来看,本组17例插管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P

参考文献:

[1]王武超,薛晓艳.我国气管切开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的荟萃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1051-1053.

[2]安鹏宇.5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07):900-900.

[3]周学玲.重型破伤风患者插胃管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03):413-413.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下一篇: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