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柔道发展对比研究

时间:2022-08-18 03:41:24

中日柔道发展对比研究

【摘 要】柔道是当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其起源于日本,并伴随着国际化的步伐走向世界,成为体育界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柔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女子柔道,先后获得了多项比赛的金牌。本文通过对柔道的起源和社会价值、中日柔道当前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期待对比分析,结合实际发展国内柔道发展存在的不足,探索日本在柔道方面的发展优势,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柔道发展,强化国际竞争水平。

【关键词】中国;日本;柔道发展;对比研究

柔道讲究的是以柔克刚,是指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将自身弱势转化为强势,将柔的一面转化为刚的一面,以弱胜强。学习柔道有助于修身养性,提高人们团结、自律、互助、友爱、谦让等品行,也可以作为一套防身术。当前,柔道在我国已经逐渐扩展,并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笔者结合多年对柔道的研究,对中日柔道在竞技、学校、群众之间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促进中国柔道发展的建议意见。

一、柔道的起源和社会价值

(一)柔道的起源。柔道起源于日本战国时期,繁盛于江户时期。到日本德川泰平时期之后,柔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群众体育,成为一项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磨砺品格的技能。尽管如此,日本柔道也并非完全“纯粹的本国制造”,其来源于中国的太极文化和博击术,这点也得到德国著名的柔术研究大家、著名的历史研究学者卡尔・嘎格曼的确认。关于柔道的创始有三个版本,第一种版本是一位名叫陈元S的和尚曾在中国从事暗杀活动,后来离开中国在日本江户避难,并依靠教授他人搏击术赚取生活费,由此演变成日本柔术。第二种是说久森竹之内梦到一个隐居和尚,并传授他武术,形成柔术。第三种则是说的秋山四郎医生的故事,传说他看到樱桃枝压满积雪,不断弯曲,致使积雪滑落,顿时悟出了柔术的道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是为了证明柔术起源于日本。

(二)柔道的社会价值。柔道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修身养性的一门生活哲学[1]。柔道蕴含的道理正如起源故事一样,包含着“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社会哲理。学习柔道能够让人们在学习中更加自律,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强化个人品格的修养,提升个人对强弱的理解,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帮助。柔道积极的社会价值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并被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集体生活等方面,群众的热爱程度也不断提升。

二、中日柔道发展对比

(一)竞技体育方面。柔道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历经多次发展和改进。而日本的柔道竞技水平相对于中国而言更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柔道虽然具有深厚的底蕴,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处于发展停滞时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柔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世界各项竞技赛事中展现出较强的底蕴,与日本的经济水平差距变小。如今,中国柔道已经与日本、欧洲形成了“三足鼎立”态势。相对而言,由于柔道在日本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日本在柔道人才储备方面明显强于中国。不过,各有各的困惑,日本柔道虽强,但日本文明强调暧昧,并将其融入了柔道,与世界当前的柔道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日本柔道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而言,则需要思考如何结合传统摔跤、武术、太极精华和技艺,发展扩大柔道,破除“纯日本柔道”的制约,摸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柔道”发展之路。

(二)学校教育方面。在学校体育教学方面,中国柔道与日本柔道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柔道在日本发展历史悠久,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因此,日本柔道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早在1911年,日本就将柔道纳入学校选修课程,通过柔道培养学生完善的品格。1930年后,日本正式将柔道纳入学校必修课,进而成为学校的重要体育课程之一,并且专门设立了柔道教学教材和课程。通过学习柔道,促进学生德、体、智的全面发展,达到对学生个体协调发展的期待。而在中国,柔道刚开始引起时更多的被赋予竞技职能,缺少教育价值的底蕴[2]。进入20年代后,柔道逐渐也被赋予了教育功能,并且在部分院校开始推广,但由于引入时间晚、文化底蕴不足等原因,中国学校柔道教育方面尚未达到日本那种高度,仅仅是在体育院校开设柔道专业,以期培养柔道人才,主要是为保持和提升中国柔道竞技水平而设。

(三)群众普及方面。在日本,随处可见柔道场馆和穿着柔道服装的人,柔道社会教学在日本已经成为一项产业、成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文化[3]。柔道的普及也提升了日本国人的道德水平,在日本,店铺可以夜不闭户,人们之间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强的不鄙视弱小,弱的不畏惧强大,社会相对和谐许多。在中国,由于柔道引进时间段,并且更多的是在竞技领域的投入,因此,群众对柔道的认知和学习相对较少。不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识了解柔道,并投入到柔道锻炼和学习当中,成为中国群众普及的一支新生力量。

三、促进中国柔道发展的建议意见

中国柔道的发展相对日本而言仍有一定差距,但并非不可赶超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中国式柔道”,进一步提高国际竞技水平。一个国家某项赛事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国民对该项运动的喜爱度。比如,乒乓球,一个冠军引领了上亿中国人的喜爱。二是在有条件的学校选修柔道教育。柔道并非中国文化,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选修课,加强学生对柔道的了解和认识,逐渐普及柔道知识。三是加强对社会柔道体育设施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柔道,设立柔道场馆,培养专业的柔道教练,促进柔道在群众之间的普及。同时也为喜爱柔道的中国人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道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对事物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和谐相处。中国有着浓厚的柔道文化内涵,只是缺乏挖掘和拓展,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在“中国式柔道”,不断提升国际竞技水平,让群众了解柔道,喜欢柔道,学习柔道,实现个人道德水平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治国. 中国散打与日本柔道国际化发展的对比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胡鹰. 北京市俱乐部柔道运动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3]李海龙. 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上一篇:细微之处见实效 下一篇: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