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察机关的“技术性证据”审查

时间:2022-08-18 02:04:35

浅谈检察机关的“技术性证据”审查

【摘 要】检察机关对诉讼中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监督是我国国家诉讼监督理念的一项内容。“技术性证据”审查监督是检察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检察机关的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面临着诸如缺少明确法律规定、定位不明确、检察机关内部不重视等问题,迫切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并从立法和实践中分别进行规范。

【关键词】技术性证据;检察机关;审查;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对诉讼中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监督是我国国家诉讼监督理念的一项内容。“技术性证据”审查监督是检察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技术性证据”监督权的检察权是不完善的。

一、认识“技术性证据”审查

1、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是避免错案的技术保障。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社会鉴定机构数量激增、类型繁杂、鉴定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社会鉴定机构的赢利性质决定了其出具的鉴定必然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已经对一些案件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目前司法鉴定局面相对混乱的情况下,检察技术部门实际上己经行使了代表国家对“技术性证据”审查和监督的权力,这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性质决定的。对各类鉴定加大审查力度,成为了检察机关技术鉴定人员的一项紧迫任务。

2、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与其他机关的技术性证据审查性质明显不同。在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虽然都存在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和监督,但审查监督的性质和目的不同,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1、在公安侦查阶段,对“技术性证据”的取得目的是为了破案,是为破案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技侦措施,是行使侦查权。其内部审查监督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所获取的“技术性证据”的准确性。2、法院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和质证是为了合议庭判断对“技术性证据”是否采信,是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准确性判断的过程,也属于一种内部的审查和监督。3、检察机关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和监督,其性质是代表国家行使检察监督权,是一种纯粹的外部审查和监督:在侦查监督价段,检察技术部门对公安机关报送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必要的文证审查,是对公安机关取得的技术性鉴定结论进行国家监督;在公诉阶段,检察技术部门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和监督,是帮助公诉人向法庭讲明案件中“技术性证据”的科学依据,在质证的过程中确保法庭对“技术性证据”的采纳,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二、检察机关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是针对有关“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和监督而开展的专门业务,包括对法医学检验鉴定、文件检验鉴定、痕迹检验鉴定、司法会计鉴定、音视频检验鉴定、电子证据、心理测试等方面的审查和监督。

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部门对案件的审查是针对案件整体的、全面的审查有所不同,检察技术审查是对案件中具体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它一方面从证据学的角度审查“技术性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对其它鉴定机构所提供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实体、程序两方面的审查和监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1、对技术性鉴定证据进行审查,认为原鉴定结论正确的,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予以认定。2、认为原鉴定结论不够全面的,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建议原鉴定机构补充鉴定或直接补充鉴定。3、认为原鉴定结论有重大缺陷的,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建议原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或直接重新鉴定。4、认为原鉴定结论有错误的,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建议原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或直接进行重新鉴定。5、认为原鉴定程序错误或者鉴定人无鉴定权限或超越鉴定权限的,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建议办案人员依法审查上述情况,重新委托鉴定。

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当前审查监督“技术性证据”的工作现状

案例一:张某,男,24岁。被他人用拳头打击右眼后出现低视力,经公安机关法医鉴定认定其达到盲目程度,构成重伤。检察机关法医在公诉阶段审查认为:张某视力存在伪装成分,应该重新鉴定。该案委托北京同仁医院专家对张某视力复查,确定张某右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6。重新鉴定认为:伤情程度不构成重伤。

案例二:庄某,男,41岁。被他人用巴掌打击左面部后左耳听力下降,法医依据某市级医院电测听检查结果,鉴定为重伤。检察机关法医在审查批捕阶段审查认为:庄某存在伪装成分,应该重新鉴定。该案委托另外一家市级医院进行电测听,整个检查过程一直有检察法医陪同监督,检查结果显示伤者听力基本正常。重新鉴定认为:伤情程度不构成重伤。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如果不经审查,很多“技术性证据”存在严重问题,直接导致错案发生。由于“技术性证据”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定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此罪与彼罪,因此,检察机关在使用该“技术性证据”前,必须对其合法性、科学性、唯一性和可靠性作出准确的审查和判断,从而决定它们在法律诉讼中的具体运用。这种审查监督从表面上看是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其实是对公安机关的技术性鉴定结论的国家监督,也是对整体案件的监督。

司法实践中,有些办案人员对“技术性证据”审查的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技术证据不会出错,因而轻易相信侦查阶段的鉴定结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所有涉案的“技术性证据”必须经过检察技术人员进行审查,这就使送审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另外,“技术性证据”移送技术部门审查期限问题,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都不能超越《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办案期间。有些案件承办人不了解“技术性证据”审查的复杂性,往往在期限快到的时候才委托审查,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工作。

四、从立法角度思考“技术性证据”的审查监督工作

检察机关对“技术性证据”审查监督在立法上存在缺位。技术鉴定作为刑事诉讼中侦查阶段的侦查行为,理应受到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但《诉讼法细则》只规范了检察院可以监督公安机关是否立案、法院审判是否公正等几种行为,没有规范监督技术鉴定等方面的权限。

很多检察官对检察技术工作的认识没有上升到检察权的高度,甚至有些办案人员认为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本身具有法律效力,技术部门的审查可有可无,更使“技术性证据”审查流于形式。

检察技术部门的文证审查权实际上是一种独立的检察(国家)监督权形式。没有司法鉴定监督的检察权是不完善的检察权。这也同时暴露出我国司法鉴定方面立法上的不完整性。

《人民检察院应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细则》对“技术性证据”审查作了一些规定,但这只是检察技术部门内部的工作规则,对其他部门缺乏约束力。是否送审、如何送审、送审结果如何处理,全国各地的做法不统一。随着科技进步和法制化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针对“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具体规定:1、规定“技术性证据”必须进行审查;2、规定技术审查的法律期间、方式、方法、程序等;3、对审查结果的法律效力和责任,以及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做出规定;4、规范“技术性证据审查意见书”并使之成为刑事诉讼的必要依据。

上一篇: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下一篇:浅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