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时间:2022-10-17 03:04:07

浅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摘 要】近年来,归化与异化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里的热门话题。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并非完全对立。本文介绍了归化与异化,强调在实际翻译中应该将两者结合,旨在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翻译;归化;异化

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Feng L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wo different translating strategie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not completely opposite concep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nd emphasizes that in practice, they should be combined to use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ranslation.

【Key words】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同时,翻译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交流。最近十几年,归化与异化一直成为翻译界争论的焦点。究竟是归化优于异化,还是异化优于归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于1813年所写的《论翻译的方法》(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一文中就指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1]19-20。受到施莱尔马赫的影响,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最早正式提出了归化与异化这两个翻译术语[1]20。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风味。既然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归化与异化只是翻译的手段,并无好坏与优劣之分,译者不应该完全把它们分割开来,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是在译文不能被理解或是不能准确传达原意的情况下,使之本土化的一种翻译策略,是一种倾向于普通读者的变通转换。归化以目的语为翻译目标(target language-oriented)或以译文读者为归宿。归化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翻译大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在他1986年与瓦德(de Warrd)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一书中提出了核心和基本的“动态对等”(后又改称为“功能对等”)和“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2]65。奈达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目的语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他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重复他的观点,即“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在奈达看来,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范畴。这种翻译的概念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的模式。

归化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尤其在汉语的成语或英语的习语翻译中,例如: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旁敲侧击(beating around the bush);守口如瓶(as stubborn as an oyster); 晴天霹雳(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在翻译这些俗语的时候,用归化法容易被读者理解,同时还可以产生异曲同工之妙。

三、异化

与归化相对应的的是异化。异化(foreignization)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注重保存异域风味和文化的民族特性,它倾向于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异化以源语言(source language-oriented)或原作者为翻译归宿。异化派的代表当属韦努蒂,他提出了“反翻译论”的概念。这种翻译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韦努蒂属于翻译研究中的解构学派,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在于“存异”,而不是“求同”[2]188。他主张文学翻译不应以消除异族特征为目标,而应在目标文本中设法把文化差异表现出来[3]245。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他提到:“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他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即译文故意弄得不通顺[2]192-193。

异化就是译者为传达原作的原汁原味,,在翻译中尽量保留原作的表达方式以便让译入语的读者感受到异国情调。在常用语翻译中也经常采用异化法,如:热狗(hot dog); 破纪录(to break the record); 快餐(fast food); 黄金时代(golden age); 硅谷(silicon valley); 黑市(black market)。译者通过异化翻译的方式,使一大批带有异国文化风情的词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也丰富了本民族语言。

四、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毋庸置疑,由于地域、人文、历史的种种不同,世界各地的文化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但同时又拥有不可忽视的相似性。不同的民族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因此人们有相似的经历和感知方式。不同的语言特别是它们的习语往往体现了人们生活经历和思维模式的相似性。不同文化的相似性为归化翻译提供了客观依据。但是,各民族文化间的融洽是相对的、缓慢的,差异是绝对的、明显的,如果一味采取归化用法,有时候也会因为翻译而造成异国文化或源语文化的巨大损失,譬如以下三个谚语的归化译法:An olive branch(和平召唤);Meet one’s Waterlo(一败涂地/走麦城);A Pandora’s box(祸根/马蜂窝)[5]160。由于这三个谚语在源文化中都包含意义深远的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它们是源文本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本来面目。此时使用归化译法可能会失去源语文化几乎所有的文化特色。使用异化译法不但会保留和传播异域文化,也带给读者接收和学习新鲜概念和知识的机会。由此可见,异化在文化传递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面临这样携带源文重要文化痕迹的文本时,译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异化策略把文本所表现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就以上的三个谚语为例,异化译法译为: An olive branch(橄榄枝);Meet one’s Waterlo(遭遇滑铁卢);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匣)[5]160。从这样的译文中,不仅读者可以了解欧洲历史和希腊神话,而且这样的表达也丰富了译入语的语言,给译入语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了保障文化的多样性,采用异化翻译是新的趋势。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DVD, MP3, E-mail等根本没有必要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译成影碟机、音乐播放器、电子邮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翻译也越来越多的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例如:克隆(clone)[4]129。当然,在不丢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使用流畅而自然的译入语使译文通顺,并体现译入语言的艺术性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读者产生共鸣,这样的归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仍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如:think twice(三思而后行),in two mind(三心二意),a thousand to one(很有把握)。

归化翻译策略强调译文的通俗易懂,避免歧义,使译文畅达,读者易于理解。“雨后春笋”是形容新事物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由于英国的气候不适宜生长竹子,所以译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更为贴切。“It rains dogs and cats”来源于北欧神话,“dog”象征“风”, “cat”象征“雨”。此句若按照异化翻译译成“下狗和猫”,读者将不知所云。但是,一旦译者用归化法译为“滂沱大雨”或是“狂风暴雨”,一切都一目了然了。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归化译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一味地使用异化也会导致文本意义缺失,语句不通,并使读者产生疑惑。所以,当文本采用异化译法不能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含义时,译者应该调整翻译策略,使用归化译法使两种文化衔接以达到使读者一目了然并心领神会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归化和异化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成功的翻译既离不开归化,也离不开异化。首先,任何一种译文都不可能完全“归化”或“异化”。其次,鉴于作者的意图,译者必须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假如作者要向外国普通读者介绍本国的文化常识、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译者应选用异化策略;如果是一些实用性文体的著作或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新闻报等,译者最好采用归化策略。再次,译者在采用某种翻译策略时还必须考虑读者的层次和不同的要求。总而言之,归化与异化都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功能,使翻译在文化传播中更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Venuti, L.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武锐.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检察机关的“技术性证据”审查 下一篇:从及物性视角对“硬新闻”进行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