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9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8 11:52:51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92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肝内胆汁瘀积致使皮肤瘙痒为特征,伴有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升高。ICP患者预后良好,但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胎儿宫内发育不良等,使围产儿患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增加,并可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5~2007年分娩孕妇213例,符合ICP诊断标准的患者92例,占同期孕妇4.31%。

IOP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①妊娠期间皮肤瘙痒或伴不同程度黄疸,并排除皮肤及其他肝、胆、胰疾患。②孕前及孕早期肝功能正常,孕中晚期轻度异常(ALT轻、中度升高),为正常值高限的2~3倍。20世纪90年代开始检查血清胆汁酸(TBA),显示本病胆汁酸值明显增加,以≥2.63mg/L为ICP诊断的指标。③产后症状、体征及生化异常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

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法: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孕30~40周内抽血,取血清5 ul运用TBA试剂盒测定TBA,正常值0~10 umo/L。

孕妇分组 92例ICP孕妇按TBA值分为三组。A组:TBA 10.5~20 umol几,共33例(35.996);B组:TBA20~40 umol/L,共43例(46.7%);c组:TBA>40 u mo/L,共16例(17.4%)。

结果

皮肤癌痒起始时间92例ICP孕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皮肤瘙痒,A组平均33.2±3.4孕周,B组平均36.413.6孕周,C组平均26.0+3.8孕周。三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

血清胆汁酸值与肝功能 将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值按高低划分,与相应的血清胆汁酸值相比较,可见ALT、AST值明显升高者,其血清胆汁酸值也明显升高,提示血清胆汁酸值与ALT、AST呈正相关。

血清胆汁酸值与黄疸程度 将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值按高低划分与相应的血清胆汁酸值相比较,可见血清胆汁酸值明显升高者,TBIL及DBIL值明显升高,提示血清胆汁酸值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

血清胆汁酸值与羊水性质 将羊水性质按污染程度划分并与相应的胆汁酸值相比较,P

血清胆汁酸值与妊娠结局 92例ICP孕妇中,早产11例(12.096),剖宫产43例(46.7%),胎儿窘迫30例(32.6%),分别与同期孕妇各项发生率(早产5.3%,剖宫产30%,胎儿窘迫26%)相比较,呈显著增加。

讨论

ICP孕妇血清ALT、AST和TBA均有明显升高,有明显的胆汁瘀积和肝脏损害。ALT、AST及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多数是轻、中度升高,较正常高限增加2~10倍;而TBA水平则显著升高,可以增加100余倍,其增高幅度和异常发生率高于和早于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为诊断ICP的敏感指标。

TBA增高可引起胎盘绒毛静脉收缩,引起胎盘供血不足致胎儿急性缺血、缺氧,致胎儿宫内窘迫,且呈正相关。TAB升高还与羊水胎粪污染有关,TBA值越高,羊水II~m度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本组显示,ICP孕妇,TBA值越高,病情越重,出现全身瘙痒时间越早,发生黄疸者多,早产、剖宫产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亦越高。因此,在孕期常规检测TBA。是早期诊断ICP和判断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的最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治疗ICP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熊脱氧胆酸(UDCA)、s-腺苷甲硫氨酸(SAMe)等,这些药物能从不同途径减轻胆汁瘀积,缓解皮肤瘙痒症状,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从而延长胎龄,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死胎发生率。我院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对中、重度ICP孕妇从住院治疗直至分娩,加强高危监护。若胎龄>35周病情未得到控制,可考虑终止妊娠,以免胎死宫内。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征象时,以剖宫产为宜,因经阴道分娩有加重胎儿宫内窘迫和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

信息速递

FDA禁止布洛芬外用

FDA日前对8家制药公司发出警告,要求其停止销售含有布洛芬的非处方外用止痛药物。FDA强调,布洛芬未被批准外用,即使是口服,也仅被允许用于处方药。

受到警告的药物包括:Emu布洛芬、BioEntopic 15%布洛芬霜、Ibunex局部布洛芬、LoPainAF 15%布洛芬霜、IB―RELIEF、布洛芬HP、IbuPRO―10 Plus,以及IBU-RELIEF 12。 据《医师报》

上一篇: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 下一篇:急诊电烧伤80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