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18 04:36:43

案例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实施策略

摘 要: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对研究性学习本质内涵、价值取向的理解和案例教学的知识观假设、理论特质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案例教学在教学案例选取、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整合的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 研究性学习;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6-00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多种形式,其中,在前期阶段,尤其在前期通识培训阶段,案例教学由于其典型的“范例”作用和丰富、形象的叙述形式,其既摆脱了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学生经验世界的隔膜,也避免了纯粹研究性实践的时空限制和信息的散漫与无序状况的出现。

一、案例教学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有案例但不典型

典型的案例应该能够反映出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任务、基本研究方法和步骤,不够典型的案例往往导致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本质理解产生较大偏差,如学生通过几个非典型案例,可能就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课外兴趣活动或者是科技发明等。

2.案例本身或者案例教学过程中缺少问题

没有问题的案例或者没有问题的案例教学固然也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直观的感受,但是缺少学生的讨论、参与和思考,课堂教学仍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灌输,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3.案例的表征是一种孤立的、封闭的、线性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的案例是研究性学习理论的一种现实体现,虽然其在特殊中蕴含着一般性理论,但是案例本身的表征方式难易程度往往决定了学生透过案例教学理解研究性学习一般理论的难易程度,因此,案例内容蕴含的思考深度对学生的启发性、案例的展现方式(过程体现、开题、结题报告方式、作品展现等)对学生情感的激发等都需要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加以审慎对待。

二、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来把握案例教学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理解,需要学生懂得研究的思维和方法两方面,思维包括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包括如何具体做研究,即如何去懂得设计一套规范的、有计划的、通常是完整的工作程序并进行实际操作;其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 既注重研究的过程,也注重研究的合作、交流和成果的表达,但是,由于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因此,成果不是最主要的追求目标,获得研究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反思是教学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

藉此,研究性学习中的案例教学需重在分析、批判别人的研究过程,获得对学生自己即将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性课题的启发或借鉴,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某个发现或者某个观点。“课程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1】唯有调动了学生的质疑、批判的潜力,才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三、案例教学所蕴含课程知识观假设的转型

传统的课程知识观是一种旁观者、权威主义的课程知识观,知识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知识观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弊端正逐渐显现出来,“知识一旦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工具,被当成有待于人去占有的‘对象物’,就势必被做‘客体化处理’:知识仿佛就存在那里,对学习者而言,它客观而固定、遥远而冷漠、崇高而威严。”【2】学生因而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难以树立创新意识。新型的课程知识观是一种参与者、批判取向的课程知识观,其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知识中既有主体进行理智探究的智力活动成分,也有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成分,这两方面在其中相濡以沫、同生共长,构成了知识的完整统一性。”【3】

四、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理论特质来理解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效

由于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学生周围的真实事件,其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因此,案例教学成了连接学生经验世界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桥梁,是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交汇的场所,教学中需要防止偏执一端,既防止过于停留于案例本身的发掘,而忘掉了其是为学生走向思维的抽象和理性所起的铺垫作用,又要防止过于就案例所体现的一般性理论的发挥而忽略了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

五、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1.研究性学习中教学案例的选取

1.1教学案例是真实的、自然的、基于学生经验的案例。因为学生真实和自然,学生感觉研究性学习是贴近自身实际的,有用的,在案例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和价值,从而自觉地去研究和思考;因为基于学生经验,他们会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发掘自身感性经验资源的巨大宝库。

1.2案例是有问题设计的、基于内在矛盾的。问题是研究和创新的开始,有问题和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才能获得研究性学习实质性的功效。

1.3案例有实施过程步骤的呈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别人的事例中应该能够学到实施步骤、研究方法等要素,为学生自己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仿效。

2.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过程

2.1案例教学是在和谐宽容、师生民主商讨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思维活跃,既打开自己的经验世界,开放自己的观点,又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中反思、深化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的走进研究性学习。

2.2案例教学须有明确的目的。有目的即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认知、理解、体验等方面获得哪些收获,围绕着教学目的这种特定的期许,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协商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契机,促成研究性学习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2.3案例教学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一旦他们感兴趣,感到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有价值,他们就会爆发出充沛的研究激情,这是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7

[2]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16.

[3]万伟.知识观转变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2003,(1):29-31

上一篇:把握学科特点 轻松学好物理 下一篇: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