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利弊研究

时间:2022-08-18 03:00:12

新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利弊研究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反腐败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惩治腐败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

关键词:网络反腐;模式;利弊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生活面目和工作模式。在反腐败领域,网络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网络工具的出现,更是把网络反腐推向了高潮。然而,网络反腐也是把“双刃剑”。在看到其在惩治腐败方面显示出的正能量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谣言、诽谤在网络监管乏力的情况下而四处传播,冲击社会管理秩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网络反腐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反腐败工作。

一、网络反腐的模式

网络反腐,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全新反腐败方式。目前,网络反腐的模式主要有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两种,近年来众多网络反腐事件表明,人们出于其他原因的考量更愿意采取自发上网举报的监督方式。

(一)官方主导模式。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越来越重视网络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逐步开设了官方监督举报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渠道接受人民群众对违法乱纪和分子的举报,提高人们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如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2007年7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和15个省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开通举报网站,很多地(市)级、县级纪委也建立和开通了网上举报。特别是2013年9月,新版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上线,成为中纪委监察部主办的唯一官方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设置12388网络举报板块,方便群众顺畅、安全地举报监督。

(二)民间自发模式。由于担心通过官方网络举报平台进行举报导致不被重视、处理低效或被打击报复等不良后果,众多网民更愿意采取自发合作、整合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所知信息自行上网发帖或发微博进行爆料、举报。网民举报内容放在网上以后,通过网络传播,引发集聚效应,形成舆论热点,进而引发官方关注,从而促使相关部门迅速介入,提高了案件处理的效率。

二、网络反腐的利弊

(一)有利方面

1.拓宽反腐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多人的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网民数量如此庞大,网络力量不容忽视。网络监督举报平台的开设,进一步拓宽了反腐倡廉渠道,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进来,扩大群众监督的覆盖面,提高权利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廉洁政治的建设。

2.提高反腐效率。与群众检举、监察人员查办等传统反腐手段相比,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提高反腐效率。部分知情网民在网络上发出的网络反腐举报帖子包含了图片、视频、文字等详实信息内容,加上其他网民的检索补充,无疑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提供了具体线索。专业人员据此跟进调查、核实、挖掘,可以节省办案时间和人力、物力。另外,网络举报形成舆论热点以后,可以获得更多人关注,在网络力量的监督下,有利于减少人为干扰等办案阻力。

3.保障反腐安全。传统反腐手段往往需要检举人与被检举人当面对质,常常会导致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若是上下级关系,还有可能会影响检举人今后的发展。更有甚者,某些上级官员发现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后,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封杀信息,对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以上种种担忧都会挫伤民众检举腐败行为的积极性。网络却以其匿名性释放了民众这一心理负担。因此,网络反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举报人的人身安全,降低了检举人员被打击报复的风险。

(二)不利方面

1.冲击管理秩序。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们的任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社会正常的管理秩序也需要法律来维护。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社会,但是人们的网络行为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有效的引导,在互联网上,人人可以随意突破道德的底线,也就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如果网络反腐不受规范和约束,很容易产生“网络暴力”,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谣言、诽谤、诬陷等漫天传播,冲击现实社会管理秩序,最终也会让网络监督逐渐失去公信力。

2.侵犯公民隐私。在以往网络反腐过程中,大多数网民都是站在一个言论自由的高度,尽其所能地揭发贪官的腐败行为,却没有意识到,在对官员的行为进行披露与追踪报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已经侵犯了包括其家人在内的隐私权。网络反腐并不是一个司法鉴定的过程,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反腐工作进展的过程。在证据不确凿的条件下,将当事人的资料不负责任地公开,不但侵犯了个人的权利,也会对其家属造成重大的伤害。

3.影响受众有限。首先,尽管我国网民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乡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网络未覆盖到位的地方。其次,受制于自身文化素质制约,不少群众不会操作使用网络,更谈不上通过网络来表达个人诉求和参与公共事务。再次,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不同声音,传播着各类纷繁信息,人们一时难以辨别是非与对错。另外,在利益驱使下,网络背后存在大量“水军”和“网络推手”,他们打着“监督者”旗号,散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吸引眼球,挟裹民意,制造事端。这就决定了网络反腐难以成为主流反腐渠道,只能是传统反腐渠道的一个有益补充。

三、网络反腐的未来

网络毕竟只是一种工具,要发挥它的正能量,却不能成为反腐的主渠道。网络反腐若不能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则现有的网络反腐模式将难以持续。所以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对网络反腐进行合理引导,确保网络反腐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网络反腐的处理与反馈机制,及时快速的对网络举报信息展开核查。此外,还要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官员财产公示、官员任前公示和离职审计等众多制度的配套落实。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与传统防腐反腐手段实现互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倒逼官员清廉从政,也才能有效抵制、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关于基层税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项目档案归档工作的实践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