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看病?

时间:2022-08-18 01:47:17

糖尿病患者如何看病?

糖尿病患者常见错误行为

首先是病急乱投医,部分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长期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加上对并发症的恐惧心理,容易病急乱投医。他们患上糖尿病以后不是到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糖尿病医生治疗,而是热衷于寻找各种偏方秘方,这样既浪费了很多的金钱,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有的反而加重。

其次是饮食上的错误行为,如长期不吃主食或是随心所欲的吃喝。还有的患者滥用降糖食品,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轻信那些夸大其词的降糖广告,过高估计降糖食品的作用。

第三是思想上的错误,一些患者刚患上糖尿病时担心病情恶化还能常去医院检查。久而久之,感觉糖尿病不痛不痒、能吃能睡,从思想上放松警惕,常年不去看医生,不愿接受复诊、体检及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则悲观绝望。

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如何看病呢?

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到糖尿病专科进行就诊。糖尿病专科医师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及口服药或胰岛素治疗等等。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总结起来就是什么都能吃,什么都不能多吃;饮食要固定,定时、定量、定性,这样才能将血糖控制到最佳。另外糖尿病患者随时随身携带几块糖果,以防低血糖发生。

至于选择口服药还是胰岛素治疗,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来考虑。大多数患者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胰岛素有依赖性,用上就撤不下来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胰岛素的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必需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来治疗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把血糖降下来,不存在所谓的依赖性。

如果糖尿病患者因其他不适进行就诊时,一定要把糖尿病病史告知医生,这样可以让医生考虑是否是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此外每位患者都应有病情自我监测日记,内容包括测血糖及尿糖的日期、时间、结果;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食物种类及数量、运动量、睡眠情况、生病情况等;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在每次就诊时可以向医生报告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寻求解决方案。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2~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糖尿病病情控制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年1~2次全面检查,并着重了解血脂水平,心、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以便尽早发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

专家简介

张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及沈阳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老年医学》、《中国动脉硬化》、《中华临床内科》、《中华中西医结合》、《中国农村医学》等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对内科疾病、内分泌代谢病、老年病及相关学科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病及下丘脑-垂体瘤、肾上腺肿瘤和功能异常、甲状腺、甲状旁腺及各种性腺疾病的诊治,对内分泌各种危象或急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特别对糖尿病、糖尿病足及下肢闭塞症、高脂血症、各种高血压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炎、性腺病、继发性闭经、痛风、骨质疏松及相关骨病有独到的诊疗技能。

上一篇:预防糖尿病从IGT开始等 下一篇:糖尿病与感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