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师教转变为教师引领学生学

时间:2022-08-18 12:30:45

把教师教转变为教师引领学生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质是教师为中心,它强调教师如何教,不管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心中,学生不是生动活泼的认识主体,而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教师是实施课改的主力军,也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的成功引领是重要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要创设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多让学生互相交流,多让学生讨论争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道去实践、去探究、去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重视学生“乐不乐”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针对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教学中应多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脑手结合、讨论、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便能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师应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便能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如果他们长期处于“听不懂”“无人关心”的状态下,很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他们听不懂的地方正是教材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在突出重点、冲破难点上下一些功夫,有意识地分解一些难点,让难懂的知识简单化,使他们通过努力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倍地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树立学习的信心,才能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

二、在合作中学习,发掘学生潜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致命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更为重要,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

(作者单位 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小学)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玩” 下一篇:农村小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