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产业”化解老龄化危机

时间:2022-08-18 12:00:46

发展“银发产业”化解老龄化危机

摘要:我国正迎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市场消费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国内针对老年人消费市场的“银发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本文从上海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消费能力,“银发产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结合上海拥有的市场、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借鉴国内外“银发产业”先进经验和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上海在即将到来的“银发产业”浪潮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扮演的角色功能。

关键词:老龄化;银发产业;银发市场

中图分类号:TS97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3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时代,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预测,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银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应抓住“银发市场”的巨大机遇,利用市场、资金、技术、信息等多方面优势,占据国内“银发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真正做到转“危”为“机”。

一、人口老龄化与“银发产业”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常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即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联合国的《世界人口老龄化(2009)》报告显示,从1950年到2009年,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经从8%上升至11%。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2%。

上海是国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极为严峻。“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5.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1%。根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预测,202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542万,占户籍人口比重的36%,而2030年和2050年这一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到41%和45%。

(二)“银发产业”的内涵

“银发产业”在国外又被称为“银色产业”(silver industry),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银发产业”正被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世界各国所关注,尤其是日本在“银发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国内外文献,“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群,为满足老年人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而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产业。根据老年人群的不同类型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如表1)

表1 “银发产业”的主要细分行业及内涵

二、“银发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全国“银发产业”发展现状

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银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的老年人口正在并将继续快速上升,同时,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为80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和2030年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分别达到2.8万亿元和7.3万亿元。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

从供给方面来看,全国老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市场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总价值不足1000亿元,老龄市场供给近乎空白。以护理看护、社会化服务为重心的老年服务业有待加强,而与老年服务业密切关联的上游产业,包括老年健康医疗用品产业、老年食品保健产业、老年生活用品产业、老年居住建筑产业、老年复健及辅助用品产业、老年休闲娱乐用品产业等更是严重缺乏。此外,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保险、老年财务规划、老年后事规划等软性产业领域也处于空白或低水平开发阶段。

(二)上海“银发产业”的前景分析

收入是将消费欲望转换为有效需求的基础,因此可由老年人的收入状况来分析“银发市场”的发展空间。目前,上海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养老金,目前上海每年的养老金已达千亿级,随后每隔十年将近翻一番,预计2050年将达万亿级(如表2);二是存款,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存款,上海老年人存款的比例以及金额可能会更高;三是子女或其他亲属,包括赡养费以及购买的各种老年人用品。

表2 未来40年上海养老金预测

注明:

①2010年户籍养老人口数据来源于“六普”,未来年份的户籍养老人口数据来源于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预测。

②根据媒体公开的相关资料计算,2010年上海企业退休人员年平均养老金约2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占总退休人员的90%,政府、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年平均养老金约为5万元。

③人均养老金参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全国养老金增长的标准,以年均5%的增速计算。

上海的老年人口规模、购买能力、消费倾向表明“银发产业”未来的需求量巨大,但目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表明了未来上海“银发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一是老年产品制造产业。目前国内老年产品市场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产品供给与需求方面,各种老年产品质量跟不上老年人对生活品质追求的矛盾也越发突出。这方面的市场空白需要较高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而上海在文化创意、信息软件以及先进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若政府加以积极引导,未来上海在老年产品制造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老年生活和护理服务产业。中国老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率约为10.7%。考虑到上海较高的生活和医疗水平,假设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即6%,以每位老人每天需要5小时生活和护理服务计算,2010年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需要的老年护理服务达69.9万小时。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不同于一般的为老社会服务,专业性较强,涉及到医疗、康复、护理,心理以及管理等多学科内容,如此庞大人群的长期照料服务需求仅靠家庭是不够的,老年人长期照料和护理市场亟待发展。

三是老年休闲服务业。长期以来,上海在丰富老年人社区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老年人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市场对老年人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老年休闲服务业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方面是上海市三百多万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市场亟待开发,另一方面是围绕长三角以及全国上亿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围绕旅游、购物、文化、疗养等方面的老年休闲市场空间巨大。

四是老年金融保险业。根据目前上海养老金市场的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期,如果老年人将十分之一的养老金用于购买金融和保险类理财产品,那么保守估计,2020年上海老年金融保险业市场将超过200亿元,2040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670亿元和1100亿元的市场规模。此外,由于老年金融和保险市场具有集聚效应,加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未来老年金融保险业务完全可以辐射到长三角甚至是全国范围。

五是老年房地产业。发达国家机构养老的比例一般为5-7%,国内机构养老比例还较低,继上海“十一五”提出“9073”养老服务模式①后,2008年北京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模式。2020年,按照4%的机构养老比例计算,上海需要养老床位接近30万张。有专家指出,上海平均每个养老床位所需的投资额为50-80万元,按照目前的养老床位缺口,上海未来十年将有500多亿元的养老院建设市场空间。

三、促进上海“银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开发银发金融市场

1.吸引资金进入“银发产业”

“银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一方面,上海应研究出台对“银发产业”发展基金的扶持政策,吸引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社会资金进入“银发产业”,引导VC、PE投资养老相关产业,不断挖掘新的投资热点。另一方面,创新“以后养前”模式,鼓励信托公司开办养老财产信托业务,通过信托公司将个人财产投资于“银发产业”,获得收益后转化为未来养老资源,形成老年人群体内部的良性循环。此外,注重完善“银发产业”中民营企业,尤其是微小型、初创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环境,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等。

2.合理利用“银发资金”

发挥上海金融市场优势,发展“银发资金”市场。推进落实倒按揭等金融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培育以大换小、以价值高换价值低、以租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住房反担保贷款市场。建立完善老年保险市场,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空巢家庭”保险等符合养老需求的老年保险产品,扩大老年保险市场的规模和覆盖面,并成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公司,实现专业化经营。促进养老基金改革,适当放宽养老基金海外市场投资的限制,加大对稀缺自然资源投资力度,适当配置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标的。管理资金高达1000亿欧元的四只瑞典国家养老基金,2010年就开启了向对冲基金投资的计划,并针对瑞典的森林、农业资源进行了投资,值得借鉴。

(二)依托上海购物中心功能,培育银发消费市场

1.引进国外老年人时尚品牌

国际购物中心除了满足年轻人对时尚品牌的追求外,还应该满足老年人对时尚品牌的需求。万事达卡的研究报告预计,2016年我国老年群体在奢侈品上的消费额将达到176亿美元。鉴于欧美日等国家是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的主要来源,引进国外的老年人奢侈品牌,满足上海及国内老年人群的时尚需求,应成为未来上海打造国际购物中心的重要一环。以老年化妆品为例,2000年日本佳丽宝公司率先推出了面向50岁以上女性的自选护肤品牌EVITA系列,并一直占有日本中老年护肤品市场的最大份额。

2.引领老年人产品开发设计

在引进国外老年人时尚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结合我国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开发设计新的、适合国内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如发挥服装设计方面的优势,开发老年人服装设计市场;发挥文化创意方面的优势,开发老年人漫画书籍和音像制品;发挥生物医药方面的优势,开发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发挥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老年人信息产品市场。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合理的消费引导,进一步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的潜能,从而形成老年人消费市场设计-生产-消费良性循环的局面。

3.培育老年人消费品牌企业

鉴于国内老年人消费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上海应重点培育老年人消费的品牌企业。进而通过品牌、管理输出等方式,进军全国市场,发挥老年人消费品牌企业的总部经济效应。根据老年人行动不便等消费特点,未来老年人市场应重点发展专卖店和连锁店。在已有的连锁店内开设老年商品专区,或者将部分连锁店改造成老年人商品店,也是一种很好的适应老年人消费市场发展的办法。日本的劳森连锁便利商店为了适应老龄化趋势,将其8400家分店中的20%改造成了老年人便利商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突出城市休闲娱乐特色,繁荣银发休闲市场

1.开发老年人游乐项目

上海有锦江乐园、欢乐谷,未来还将有迪斯尼等针对儿童和青年人的大型游乐项目,但缺少针对老年人的游乐项目。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未来上海应加大老年人游乐项目的开发,或对现有的部分利用效率较低的游乐场所设施加以改造利用,以便符合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或增加新的游乐设施,以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的需求。日本游乐场为应对老龄化趋势,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项目,老年人正逐渐成为各大游乐场的新玩家。英国曼城开发建设的老人游乐园,包含6个专为老人设计的游艺项目,这些游艺设施全部是针对老年人的运动特点制作的。

2.挖掘老年人文化资源

未来上海在加强老年人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发挥市场功能,按照产业生产模式运营,将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因素与老年人文化产业融合,根据老年人特点设计老年人文化产品,创造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项目,着力打造老年人文化产业。每年的6月21日是加拿大的老龄日,这天书店里特为老人摆出各种幽默书刊专柜,供老人选购,喜剧明星在老人院举行义演,年轻人陪老年人参加游览,电视台专门推出一些为老人助笑的节目。未来上海还应重点打造几个老年人文化项目品牌,如举办金婚和银婚展、老年人“婚博会”、老年人艺术节、老年人文化节等活动,带动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繁荣。

3.打造老年人旅游市场

上海应充分利用世博会的“余温”,进一步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对老年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老年购物一条街、老年休闲娱乐设施、老年文化项目、老年医疗项目,并通过对老年人旅游产品的合理组合,形成一系列老年人旅游线路,丰富老年人旅游市场。规范老年旅游市场运作,上海已有近百家旅行社开辟了“银发旅游”,专业从事老年旅游的旅行社也有5家左右。政府应研究出台规范老年旅游市场的政策法规,明确旅行社在老年旅游市场方面的质量规范和操作标准,加强对老年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为老年旅游提供保障,推动老年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全新的老年旅游理念,加强对老年旅游的宣传力度,形成一种“旅游完善人生”的旅游理念,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扩大老年人对最新旅游动态、旅游线路以及旅游文化的了解。

(四)顺应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老年服务市场

1.发展养老医疗服务

上海老年人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国内多数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不足以满足老年人不断提高的医疗诉求,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医疗服务水平更高的大城市,而上海拥有30多家三甲医院,聚集了大量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国内外一流的医疗专家,具有发展老年人医疗服务市场的良好基础。上海对内可利用先进的医疗水平吸引国内老年人前来接受医疗服务,对外可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国外老年游客进行医疗旅游。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是医疗旅游的先行者,由于医疗旅游带动的观光购物、餐饮住宿等延伸消费市场庞大,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发展医疗旅游作为旅游核心产品打造。

2.发展高端养老服务

大力培育并规范私人看护、健康保姆、老年医学等高端老年服务市场,支持专业养老机构和企业,提供生活上一(多)对一的照料护理和专业的营养搭配、膳食管理,以及生理上高水平医疗和心理保健等。借鉴日本对老年人身心机能兼顾的活性运动疗法等相关经验,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各种专业化的订制服务和更为科学的养老服务,如对失智的老人进行专项照顾和恢复性康健护理等,并着力培养各类专业的护理人员。此外,利用上海先进的互联网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热线、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开发养老信息化产业的新业态,逐步形成智慧养老服务业。

3.发展异地养老服务

近年来,扬州、常熟、昆山、吴江、嘉兴、安吉等地纷纷筹建以“养老”为主题的楼盘,并形成了一条“环沪养老房产带”,但异地养老绝不是简单地造几所老年公寓,吸引大城市退休老年人前来居住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养老、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一系列专业养老服务的行业。上海绿地集团在昆山开发的绿地21城“孝贤坊”,是上海发展异地养老模式的有益尝试,不仅配有老年养生文化馆、营养配餐中心、购物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绿色食品超市等设施,还联合上海同济医院打造了全国老年特色服务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绿地昆山医院。未来上海还需要以异地养老金领取、医疗保险联网等服务为突破口,打造数个集老年人公寓开发和专业养老服务提供于一体的大型养老服务企业,为上海以及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异地养老服务。

4.完善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评估机制

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是老年服务市场发展的关键,而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形成,需要从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估两个方面入手建设。一是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建立养老服务业护工的培训机制,护工是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但目前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的护工专业素质较低;其次,学校应加强对老年人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护理人才。二是完善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养老服务人才等级评定机制,并与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挂钩,从而激励从业人员加强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和评估机制,规定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满足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并建立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供的养老服务进行评估的机制。

注释:

①90%的老年人居家自我照顾和家庭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擎擎和赵婧.我国城市养老方式文献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4(下):271-272.

[2]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2,30(4):84-85.

[3]杨蓓蕾.构建面向生活质量的城市养老体系探析——以上海市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4):97-100.

[4]杨宏.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发展中国老龄产业[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1-62.

[5]孔金平,刘瑜闻.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异地养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74-75.

上一篇:保险自助机市场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电子商务对黑龙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