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教学中电脑运用之我见

时间:2022-08-17 07:22:53

艺术设计与教学中电脑运用之我见

[摘 要]电脑作为一种工具,为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在提高了设计精度和速度的同时,也造成了设计作品的雷同和风格的相似性。鉴于此,在教学中应建设创造思维课程,加强徒手草图和图式思维的训练,强调创意的实践和方法研究,开启学生设计的潜质,探索不同知识交叉、渗透、综合的途径,用先进的设计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观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意;徒手草图;图式思维;电脑

[中图分类号] J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7)02-0015-03

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进行教学和创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电脑以其精确、快捷的优越性,为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的制作工序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更准确、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与组合,实现各种创意。然而电脑技术的应用亦存在着很多的负面效应,如电脑技术带来的设计的“异化”,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招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竞赛,在国内许多广告艺术设计展上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电脑制作,作品的电脑味太浓,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

一、视觉表现架构中电脑技术的运用

以电脑为中心的各种现代化手段给传统的设计及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也带来了设计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变革。首先,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及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使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隔膜(即设计作品物化过程的隔膜)得以消失,也使传统的设计程序发生了根本变化。运用电脑进行设计使我们减少了手工制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运用各种软件和特效工具还可以产生许多奇妙的效果,进而获得更新、更奇特的灵感。对于素材的恣意剪裁融合乃至无数次的修改均使我们感受到了电脑这一工具的巨大贡献。其次,电脑技术也使传统的设计观念受到冲击。电脑是一种能够激发设计创作灵感的发生器,它在获取全新的非传统设计程序的基础上,能成为产生新的造型形态的有效手段。再次,电脑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速度,而且其虚拟现实的技术使设计表现图显得直观而逼真。此外,电脑技术还能使设计成果得到重复利用,对设计标准化和产业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电脑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其局限性,其突出问题是同种工具的使用,使制作变得简单便利,容易产生设计作品“风格同一性病毒”。再者,电脑终究是工具,用电脑画图与用圆规画图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有规律的繁杂的机械操作,但它不可能也永远代替不了人的形象思维。在设计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电脑只是根据人们发出的有针对性的指令而做出反应。在运用电脑进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有诸如创意、审美、构图等必要的设计基础及美学功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在教学中注意强化创意的表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徒手草图可表达心灵最直白的情感,它既是一种图式思维的设计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艺术灵动,扩展学生的思路。视觉传达是多元的,涉及设计者的精神和心理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不确定的,设计的过程就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完善的过程。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将创意运用手绘表现出来也是设计教育中造型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有想法之后用笔画出来是最好的直觉思维表达方式;有了创意的方案,再去寻求电脑的帮助是为了使方案得以快速实现。研究国外的设计教育理念和设计作品会发现,虽然电子革命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发生,但他们的很多设计师并没有放弃传统的艺术和工艺,即使是1920年代的包豪斯学院,虽然反对传统装饰,用构成教育取代工艺美术模式,但也在重视艺术创造课程的同时,注重手绘技能的训练,强调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并把二者结合,实行一位艺术家和一位技师合作教学的“双教师”制度,同时实行既在教室又在作坊上课的“双教室”制度。包豪斯提倡的是创造功能与艺术均美好的设计作品去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包豪斯培养出大批既有美术技能又有科技应用能力的现代设计师。

当今,英国所有的艺术设计院校都非常重视徒手草图创作,注重学生艺术潜力的发掘,提倡动手实操式的教学方法,交作业永远是“草图、完稿一起交上来”。他们认为,用简洁的几笔画出一个图形或器物,比用电脑具体、繁琐的表现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和结构,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使用工具,而是要教导学生用概念工具去思考。草图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过程,线条可以反映学生的情绪,徒手所创造的各种形象更充满着感情,并能激发出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感受,绘制草图不仅仅是完成一件冷冰冰的作品,而且是在塑造一个生命。因此,教师告诫学生要先回到绘画板,针对特定的课题作特定的反应,再去进一步寻找表达艺术感受的最大可能。每位学生创作设计之初都必须徒手画大量草图,然后反复推敲,再到电脑上进行建模和艺术处理。而且他们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有许多手工作坊,注重手工技能的训练,同时又配备最先进的电脑辅助设计与电脑辅助制作设备,学生既要掌握徒手草图的基本功,又要把纸面设计制作成立体模型,同时还要能熟练掌握电脑和设计软件,从市场研究、制定方案、产品开发、绘制草图、生产实施,一直到消费跟踪,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得相当精致,使他们掌握电脑之硬软件都能与最新的创造课程体系方法相统一,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强调造型基础的作用,并不是要学生回到传统造型的基础训练方法,让学生只会画精彩绝伦的素描、速写,停留在技术水平上,而是让学生更加注重作品的创意过程以及有效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设计师,多属技术模仿型,这与目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关,专门训练学生掌握创造规律的创造思维课程或创造工程课程开设较少。因此,我们应建设创造思维课程,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强化形式美法则的表现能力,并让这类课程成为大学设计基础教育的主干和核心,以开启每一位学生的设计潜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意识和细致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知道谁创造,创造什么,创造的动因、目的与标准,创造的时机、环境、工具、材料、程序与技巧,还要对创造的效果进行检测,对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有充分的准备,并把这些课程的收获渗透或辐射到其他课程与交叉学科中去。

三、结语

高技术给设计教育及设计实践带来了诸多便利,电脑技术对传统设计方式的影响不可低估,但电脑不是万能的,它无法替代人类的大脑,无法替代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它只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好帮手。在电脑技术已普遍应用于设计的今天,在设计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强调创意的实践和方法研究,探索不同知识交叉、渗透、综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不同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多开设一些手绘练习课程,加强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让学生尝试运用新的能力与知识储备,通过绘画工具和多样媒介把想法表现出来;通过眼、脑、手配合,以及形象化思考的再观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思维过程及审美造型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先进的设计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观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设计作品能真正成为文化的叙述,充满人性的光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时时刻刻》中女性的自我抗争与自我觉醒 下一篇:猪仔钱――华工血泪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