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时间:2022-08-17 05:09:2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浅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对患者的康复资料进行反复阅读,进行分析,患者共80例。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后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的广泛运用。结论我们对患有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发现进行运动治疗的综合康复措施,可以达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在最大的程度上让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项功能康复,从而达到生活的基本自理,最终回归到社会和家庭中。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

脑卒中(Stroke,脑血管意外)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本文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现状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患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者,共80例。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44例。

1.2康复治疗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治疗:①松弛性瘫痪:发病早期症状有时不伴有意识障碍。出现面部瘫痪时在初期可以侵犯整个脸部,随着恢复可遗留下半部分的脸部瘫痪。上肢往往影响手指的分离运动,手指关节伸展。另外伸肌群的瘫痪也较严重。下肢主要是屈肌群功能障碍,整个下肢呈伸展位。②痉挛性瘫痪:多数是由于松弛性瘫痪向痉挛性瘫痪发展而来。过度时间多数在发病后,从第4周开始到第7周之间。痉挛性瘫痪的症候学特点是瘫痪与肌肉紧张异常分布。在上肢瘫痪是伸肌群明显,下肢是屈肌群明显。

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以患者卧床与否进行两阶段治疗。早期康复方法: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完成转换,避免褥疮、深静脉血栓或坠积性肺炎形成,同时保证患者肢位优良,避免发生肌肉痉挛现象;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有机结合,在早期肌肉按摩基础上鼓励患者循序渐进以“健”带动“患”展开主动运动;开展坐位训练,在患者第一次取坐位时不可取直立坐位,可利用靠背架或起立平台进行辅助;床上立体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使患者肌力得以强化;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语言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专业技师与专业康复医师要旁站指导并给予相应治疗,每天进行2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长为45min,共治疗45d。

二、结果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规范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早期康复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日,加快恢复时间,其效果也较非早期康复者为好。经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后期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三、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枢运动神经常出现不可逆损伤,其功能恢复并非单纯靠药物就可恢复。偏瘫是中风主要证候之一。临床见症为一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有半身麻木,重则感觉完全丧失;有的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有的肢体瘫软等。中风所致偏瘫是指一侧锥体束损害导致同侧上、下肢体的瘫痪。病损部位可在大脑皮质、皮质下白质、脑干等部位,并常见锥体外系损害。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属中枢性瘫痪,多为偏瘫,是最重要的致残原因。患者在发病后数日至2周左右为弛缓性瘫痪期,表现为病侧肢体肌肉呈弛缓性瘫痪状态,无自主运动,随后病侧肢体的肌张力开始增加,并逐渐进入痉挛期。一般指发病后l~3周内,相当于BrunnstromⅠ~Ⅱ期。尽快使患者从床上的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开始床上生活自理,为改善期的功能训练创造条件。因此,一旦病情稳定就应进入床上运动训练,按照人体运动发育的规律,床上活动应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偏瘫患者的共同运动可分为屈曲型和伸展型,这两种类型上、下肢均可发生。上肢屈曲型共同运动的表现为:偏瘫患者抬患侧上肢时,会出现肩胛骨上提、后缩,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或旋前,腕关节屈曲、内收,指关节屈曲、内收。上肢伸展型共同运动的表现为:偏瘫患者抬患侧上肢时,会出现肩胛前伸、下推,肩关节内旋、内收,肘关节旋前、伸展,腕关节稍伸展,指关节屈曲、内收。下肢屈曲型共同运动的表现为:在偏瘫患者行走时,会出现骨盆上提、后缩,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外旋,趾关节伸展。下肢伸展型共同运动的表现为:偏瘫患者抬患侧下肢时,会出现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趾关节跖屈、内收。偏瘫患者下肢屈曲型共同运动超过一年时,患者在步行时会出现划圈步态。

紧张性反射是指延髓脑桥正常的迷路反射、颈反射、阳性支撑反射、抓握反射和延髓正常的对侧伸肌反射,在中枢性偏瘫时因下运动神经元失去运动神经元的控制时,以夸张的形式出现,表现出躯体平衡和局部平衡失调。异常的肌张力,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的特点是上下肢表现不同。通常上肢表现在屈肌群、旋前肌肌张力增高,在手部主要表现在屈指肌群张力增高而发生手挛缩,表现为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和拇指内收;而下肢表现在伸肌群、足内旋肌和大腿内收肌群张力增高,在足部主要表现在足下垂合并足内翻,表现为足部不能背屈或背屈功能减弱,足不能外翻或外翻功能减弱,足跖屈、内翻和足趾屈曲及内收(偶有大拇指伸展),走路时足底前外侧缘着地。

在治疗中,应创建能够对损伤神经加以修复,或可实现代偿的条件,从而使受损运动反射经良好刺激获得重建。早期康复治疗可将功能区转移,对部分脑加以刺激使之发挥功能代偿,促进新联系建立,对患肢循环极为有利。经过适度肢体健侧训练,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高聪,蒲蜀湘,仪.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01:27-29.

[2]周维金,刘松怀.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医刊,2001,05:24-26.

[3]王桂碧,金燕,李燕玲,曹羲,陈爽.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2:113-115.

上一篇:蔗糖铁治疗血透并发贫血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效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