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

时间:2022-08-17 02:27:06

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

【摘要】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频繁的有创性无菌操作,在临床基本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但其具有潜在感染和并发症的危险,因而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相当重要,就产生输液性静脉炎危险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静脉炎;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9-02

1 诱发静脉炎的因素

1.1 化学因素 化学性静脉炎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因输液的药物性质、稀释程度、酸碱不平衡、药物溶质浓度高等因素,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症。

1.2 物理因素 穿刺时机械伤及患者静脉壁物等理因素也会诱发输液性静脉炎。物理因素包括: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过大或者过小、操作技术不良、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使导致血管壁受到刺激、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造成针管滑动、不良的穿刺部位造成针管与血管不断摩擦,或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

1.3 液体输入量的速度 若药液输入量的速度超过血流速度,血管壁受压,则会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例如对下肢静脉内输液时,远端血回流慢且下肢静脉瓣复杂,若输液输入量大,则会造成血液流动受阻,在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发生静脉炎。

1.4 污染因素 指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消毒液浓度不足或变质,输液用品污染,配药注射器污染,加药后未及时输入,暴露时间过长污染,容易引起输液微粒污染。

1.5 机体因素 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抵抗力低下也会造成输液性静脉炎。

2 预防性护理

2.1 提高专业技术 首先护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全方面掌握不同药物的特性,同时更需要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输液前,一定要根据用药说明书给药操作,注意穿刺手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2.2 加强输注液体质量控制 ①药物现用现配,稀释时使药物充分溶解。②护理人员在打开安剖瓶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预防微粒进入药液。③穿刺针头应按无菌操作,选择一次性针头。④必要时可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盒可来福接头。

2.3 血管的选择 在选择穿刺血管中,护理人员应选择利于穿刺、弹性好的部位,减少多次穿刺对血管产生的刺激,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进行注射滴注,当必须使用下肢静脉时,为减少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可将下肢抬高20-30°。

2.4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及药物浓度高的护理 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速度,并现配现用熟练掌握药理知识及配伍禁忌,依照药物药性的配伍禁忌,联用药物无效者,应单纯用药,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也可在穿刺高浓度药物前先输入生理盐水,再输入刺激性药物,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高浓度刺激性药物存留。

2.5 控制液体输入量 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总液量,持续大剂量静脉快速输液患者,尽量选用深静脉置管或PICC留置管。

2.6 控制微粒输入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锯安瓿前后严格消毒,为避免吸入玻璃微粒将针头垂直插入安瓿底部抽药.加药针头不易过大,以避免吸入橡皮微粒,应用精细输液过滤器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能有效地阻止微粒进入人体,将药物按照药物说明,完全溶解药物,最大限度地控制微粒输入。

2.7 加强患者配合 通过合理科学的宣教,并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以此加强患者对输液的正确认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及时给予答复,消除患者对穿刺时的恐惧感。并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采取血管评估,选择最佳输液程序,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穿刺的血管,减少血管疾病,以此保障静脉注射能够安全进行。

2.8 合理膳食 加强营养补充,增强患者免疫能力,以此促进患者康复。保持室内通风透气,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搞好个人皮肤卫生.做好陪护人员的指导咨询,控制探访人员的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3 治疗和护理

3.1 局部封闭治疗 局部封闭治疗,可有效阻止局部组织与药物相结合,针对药物外渗,可立即拔针,并将注射器连接到留置针处,快速回抽皮下药物,并及时注入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1%普鲁卡因解毒剂,进行处理。

3.2 物理疗法 ①采用冷敷可以缓解局部水肿,收缩局部血管,避免药物扩散,减少对局部组织的伤害。同时针对诺维本渗漏损伤,不但可以采用冷敷处理,还可采用切片马铃薯贴敷进行护理。②使用红光照射加硫酸镁湿敷用于治疗化疗后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红光照射治疗作用主要呈光化学作用,其次呈热作用,红光照射穿透力强,真皮层吸收热达45%,血流速度和机能代谢较快,同时采用红光照射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降低5-氢色胺在局部组织中的含量,加强镇痛效果。

3.3 药物湿敷 针对临床中常发生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对此应用硫酸镁局部湿敷。据相关医学文献报道,可采用乙醇联合云南白药湿敷治疗静脉炎,临床疗效显著;针对不同类型的静脉炎,可给予地塞米松联合VB12、高渗葡萄糖混合液;同时也可以给予中药治疗,例如采用红归酊(内含红花和当归)可有效改善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参考文献

[1] 程乐海,秦桂萍,蒋国文,等.透明质酸酶利多卡因局部应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J].护理学杂志,2002.

[2] 赵建琴,丁荣双,董玉华,等.诺维本注射致静脉反应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 施天芳,智睿,山莨菪碱.扩张局部皮肤浅表血管防护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2001.

[4] 路必琼,刘惠凤,蔡伟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J].护理学杂志,2003.

[5] 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

[6] 桑丽清,朱曙东,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护理杂志,2006.

[7] 周连,姜明杰.高渗糖联合硫酸镁和V-B12用于化疗药物渗漏皮肤[J].中华护理杂志,2000.

[8] 张广清,叶苑琼,刘朝阳,等.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J].中华护理杂志,2001.

[9] 王仲迪.鲜芦荟汁治疗化疗后静脉炎56例[J].护理学杂志,2001.

[10] 田玉珍,红梅.防止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措施及护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8.

上一篇:一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职业病诊断分析 下一篇: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