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诗歌鉴赏中的应试能力缺失

时间:2022-08-17 01:20:49

如何面对诗歌鉴赏中的应试能力缺失

“缺失”,顾名思义,就是“缺少和失去”。应试能力的缺失,指学生在应试方面缺少某些能力,或由于机械复习,反而使某些能力丧失。在目前的高考诗歌学习中,学生应试能力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在读诗、读题、解答多方面存在,如不加以重视,着手解决,将严重影响学生诗歌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一、记忆性缺失

古诗说到底是一种特殊的古文,但用的是“诗家语”,比古文更讲究语言的凝练,有时也更为跳跃。但由于记忆性缺失,不少同学直接读错诗,理解错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记忆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文言实词记忆缺失,比如在鉴赏白居易《暮江吟》一诗时,学生忘记“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一词还有“可爱”的义项,所以根据“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残”、“瑟瑟”两词,误把情感理解为凄苦伤感。二是对诗歌语言变形记忆缺失,如在鉴赏杜甫《日暮》一诗时,“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学生忘记文言的倒装,理解成“不显眼的崖壁”“秋天的树根”,那自然无法感受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流露出的迟暮之感。三是对诗歌意象记忆缺失,比如在鉴赏骆宾王《在狱咏蝉》一诗时,学生忘记蝉因为餐风饮露,所以古人认为其是高洁的象征,而是一味根据《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蝉悲凉的形象,误把情感理解为对自己身陷囹圄,朝不保夕的感伤。

造成记忆性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师生缺少“串译”诗歌的意识。诗歌固然应该鉴赏,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在高考试题中属于E级。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能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读懂作品是前提,鉴赏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理解最通俗的说法可能就是翻译。

解决记忆性缺失,最重要是返璞归真,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串译诗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降低其“非受迫遗忘”率,所谓非受迫遗忘即指学生对知识点是知道的,但没有使用知识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制订板块记忆计划,明确反复记忆的内容、数量;帮助学生了解记忆规律,鼓励其探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付诸实际;通过定期的检测强化记忆效果。

二、科学性缺失

不少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中的许多概念、术语等理解得不清、不透,常常处于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状态之中,严重的还会错误地理解概念和术语,这都会导致学生在考试时出错失分。如许多学生始终不理解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在做题时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写一个。

造成科学性缺失的原因一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讲解不透彻,没有抓住本质区别,没有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二是一些模拟试题答案不规范,加入太多补充答案,误导学生将概念混同。三是学生听得不清,记得不牢。当然少数概念本身的包含关系也容易使学生犯下错误。如“借景抒情”本质上是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写景方式,“情景交融”是表现手法,三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解决科学性缺失的最好办法是建立“概念树”体系,最大的为一级概念,下分若干二级概念,二级概念下面还可有三级概念,三级概念下还可有四级概念。概念树的建立首先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清晰的思路,精当的概括。这中间精当的概括是相当重要,诗歌概念术语多如牛毛,哪些可以舍去,哪些可以等同合并,哪些必须区分,是需要披沙拣金的,让此树枝明叶清。其次在明确概念树的基础上,老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提出分级记忆要求,一级、二级概念是所有学生必须都记住的,三级概念是要求80%的学生记住的,四级概念要求50%的学生记忆,五级概念只要求20%基础较好的学生记忆。这是符合应试实际状况的,学生的记忆力有限,阅卷又是踩点得分,与其混乱地记很多点,不如明确知道一两点。比如在“表达技巧”这棵概念树中,此大树又名“表达特色”;下分一级概念四个——“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表达方式”这概念又下分二级概念五个(对诗歌来说主要有两个)——“抒情方式”“描写技巧”;“抒情方式”这概念又下分三级概念两个——“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这概念又下分四级概念若干——“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借景抒情”这概念又下分五级概念若干——“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

三、学识性缺失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学的最高形式,鉴赏诗歌,一般而言,需要有比欣赏戏剧、小说、散文更高层次的审美水平。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学识性缺失主要指学生缺少非语文学科的,但又是正确解答语文诗歌题所必需的知识,缺少对社会生活应有的了解和理解。诗歌是诗人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面对特定事物抒发特定情感的载体,仅有语文学科内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用的。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的变异,古典诗人又特别讲究承传和用典,因此就更加需要鉴赏者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例如皇甫曾《送人还荆州》(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一诗,有小题问: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题中给出注释: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由于学生缺少地理知识,不知道“云梦”、“洞庭”和“荆州”的地理位置,因此根本没想到诗歌的第二联运用想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送别地的景物想象到友人将要去的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处对游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再如杜甫《野老》诗中“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如果不知道剑阁在蜀地,而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成都成为唐朝行都,四川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难所,那就很难理解杜甫所抒发的感情。

学生在面对此类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的题目时,常常会由于学识性缺失而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教学的功利性造成了学生知识素养的不全面。学生往往只顾分数,不顾素养;只顾课内,不顾课外;只顾做题,不顾读书;只顾考试学科,不顾考查学科。

上一篇:从关联理论角度解析《竞选州长》英文原版中的... 下一篇:研究新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