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时间:2022-08-17 12:47:39

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对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对花生栽培模式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做了分类介绍。分析了不同阶段中清棵蹲苗、地膜覆盖、单粒精播、麦套种等关键增产栽培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我国花生未来栽培模式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栽培模式;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S565.2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133-04

我国花生的栽培历史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人认为花生起源于我国,但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栽培的花生是16世纪初叶由国外传入的[1]。据1503年的江苏《常熟县志》记载:“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可见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已有500余年[2],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花生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为广泛,播种面积稳定在470×104 hm2左右,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年产量1 400×104 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花生生产的发展,对解决国内食用油供需矛盾和粮油争地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花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春播高产栽培模式、间套复种栽培模式、优质绿色栽培模式和机械化栽培模式四个阶段。春播高产栽培模式是花生高产的前提,在总结推广群众传统增产经验的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根据花生高产生育规律与高产途径提出了有助于产量增加的各种栽培技术。间套复种栽培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解决粮油、棉油争地的矛盾,增加粮棉油产量,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优质绿色栽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需要,在提高花生品质的前提下,生产出农药及其他有害成分残留在安全标准以下的花生。机械化栽培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花生生产的全面发展。

1春播高产栽培模式

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总结以往群众经验和开展多种栽培技术的研究,组织高产攻关,实现了春播花生较大面积上每公顷7 500 kg、小面积每公顷9 750 kg的新突破[3],促进了花生春播栽培模式的发展,使我国花生单产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研究,逐步完善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春播花生栽培模式的技术内容。

11清棵蹲苗技术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调查莒南、日照等花生产区广大群众在花生苗期进行“挖窝晒棵”或“剜花生”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之后,总结提高并推广开来的一项先进的苗期管理技术。这项措施是在花生基本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时,用小锄在花生幼苗周围将土向四外扒开,使两片子叶和子叶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外见阳光,以利于第一对侧枝的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起到蹲苗的作用。实践证明,花生清棵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据各地试验对比结果,增产效果可以达到66%~230%,成为花生高产栽培一项不可缺少的传统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到全国各花生产区。

12化控技术

20世纪70年代,化控技术在花生生产上特别是高产田块得到了全面推广,早期认为B9是控制花生徒长的最好调控增产剂,随后研究推广了多效唑、壮饱安、缩节胺等多种生长调节剂。该技术是春播花生栽培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在花生盛花末期或植株长到35 cm以上时喷施调节剂,一般在下午太阳落下时喷l~2次即可。该项技术在把握好喷施时期和用药量的基础上,可以达到使单产提高10%~20%的增产效果。随着新的植物调节剂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化控技术已从单一控制花生徒长的阶段,逐步发展到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全程控制,使其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

13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是1978年由日本引入我国。1979年,首先在辽宁和山东花生种植区进行试点,试验面积仅为068 hm2。随后,花生覆膜栽培面积逐年增长,到2002年达到1257×104 hm2,推广到27个省(市、区),成为我国花生高产栽培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地膜效应包括增温保温、提墒保墒、疏松土壤、增肥保肥、防病除草,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近几年来,山东等花生主产区还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超高产的研究,小面积单产达到了9 000~11 250 kg/hm2。各省(市)也都根据各自的特点总结出了花生覆膜高产栽培的规律及其配套技术。

14单粒精播技术

长期以来,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每穴双粒播种花生,播种密度15×104 穴/hm2左右,用种量大花生一般需300~375 kg/hm2,小花生一般需225~260 kg/hm2。全国每年用于做种的花生约为150×104 t,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用种量大造成高密度条件下群体和个体的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降低。20世纪50年代,沈毓骏教授报道:单粒播种有利于增长成熟果实[4],而单粒精播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则开始于“十五”期间。研究认为,高产条件下,改每穴双粒植为单粒植,可以充分发挥单株生产力,更有利于群体高产[5]。大田试验和生产示范证明,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该技术在节种20%的前提下,可增产10%左右,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6,7]。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又对单粒精播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完善了该技术节本增效的机理,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15连作高产技术

花生连作可导致植株发育不良,产量降低,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仍有不少花生主产区不得不连作,并且我国花生的连作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20世纪90年代,封海胜等对花生连作障碍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使用微生物调节剂是减轻或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对策,可以显著促进连作花生的植株发育,使连作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达到或超过轮作花生,使连作花生的荚果产量提高198%~554%[8,9]。然而,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较为复杂,随着最近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认为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也是造成花生大量减产的重要原因[10]。因此,研究降低土壤中化感自毒作用物质的含量是解决花生连作障碍的新思路。

2间套复种栽培模式

我国花生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田基本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创新,早、中熟高产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栽培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年一熟向多熟、春播向夏直播、单作向间套作发展。经过多年科学合理的研究,出现了花生与油菜、果林、棉花等有利于产量和效益双提高的间作模式,以及大麦、小麦、油菜等与花生套作的模式。

21麦套、夏直播花生栽培

1980年以来,以麦田套作和夏直播为主的栽培模式迅速推广,对其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小麦、花生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大面积双6 000 kg/hm2、小面积双7 500 kg/hm2地片,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宜的套种方式。

麦套花生苗期在小麦行间生长,由于小麦遮阴,造成花生光照不足,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表现为主茎伸长快,侧枝发育慢。麦收后,花生要经历苗势由弱转旺的“缓苗”过程。王才斌等(1992)[11]通过对大垄宽幅和小垄宽幅麦套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认为,群体密度是限制麦套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麦套花生高产,首先应增加群体密度,一切有利于增加群体密度的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套种花生的产量。夏直播花生的生育期由于受麦收时间的限制,明显短于春播花生和麦套花生,因此,尽可能延长产量形成时期、力争产量形成期有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和保持较高的物质分配系数是提高夏直播花生产量的主要途径[12]。

22秋、冬花生栽培

秋、冬花生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秋、冬花生播种面积常年达到14×104 hm2,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省。一般利用早熟稻茬秋冬种,产量一般在2 000 kg/hm2左右。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发展秋、冬花生对提供鲜食花生、加速良种繁育、解决春花生用种等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优质绿色栽培模式

近几十年来,花生生产上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化肥、农膜等来提高产量,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之,花生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镉等超标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推广无公害或绿色花生栽培技术,已成为提高花生种植效益、促进花生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13]。

优质绿色栽培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条件下栽培花生,在管理过程中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和激素类化学物质,生产出优质、安全、绿色的花生,其从生产基地、抗病品种的选择到种植方式、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都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优质绿色花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发展优质绿色花生生产,既是人类健康的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机械化栽培模式

花生的机械化应该优先发展播种、收获、摘果、剥壳等农用机械,以达到提高花生产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14]。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花生生产基本上是靠人工、畜力操作。60~80年代,花生机械化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研制与拖拉机配套的机引花生机具为主,特别是花生收获挖掘机械发展较快。9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研究者在提高花生机械自动化、全机械化程度上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制工作,使机械化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15]。各地推广使用花生机具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机械化栽培模式在花生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花生机械化栽培模式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在推广机械化新技术时注重了农机农艺的配套[16]。例如,万书波等为配合单粒精播技术开发的花生单粒精量播种机等,都大大提高了花生播种效率。然而花生的收获作业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我国大部分主产区仍以人工收获为主,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17]。

5展望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攀升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依靠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总产的潜力极为有限,这就需要尽快探讨先进的花生栽培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花生高产、超高产的目标,保证我国食用油的安全供应,因此建议:

第一,大力提倡精简栽培模式,提高机械化水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种植花生的收入在农民整个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 农民在花生上的投入, 特别是人力投入越来越少。农民更需要的是一次播种、一次施肥、一次喷药及一次收获就可解决花生生产中所有问题的精细简化栽培模式。因此,在发明新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众多传统增产栽培技术加以整合简化,并且有利于机械化实施是花生栽培模式发展的方向。

第二,进一步开发推广花生旱薄地高产技术。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花生在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山区丘陵土壤肥力贫瘠地区的高产潜力,解决花生连作障碍,开发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模式。另外,加大在东北农牧生态交错带、新疆和滨海盐碱地上花生栽培模式的研究力度,能够尽可能地扩大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参考文献:

[1]王在序等.花生栽培[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万书波 中国花生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孙彦浩,陶寿祥,陈殿绪,等.花生高产高效地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建议[J].中国油料,1996,18(1):77-79.

[4]沈毓骏.落花生的密植试验[J].农业学报,1954,5(2-4):261-266.

[5]王才斌,成波,迟玉成,等.高产花生单粒植群体密度研究[J].花生科技,1996,3:17-19.

[6]邵长亮 花生单粒精播节种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D] 青岛:莱阳农学院,2005

[7]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取得显著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5):2.

[8]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Ⅲ.微生物调节剂的增产效果[J].花生科技,1996,3:13-16.

[9]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3,1:13-15.

[10]刘苹,赵海军,万书波,等.连作对花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9-644

[11]王才斌,孙彦浩,郑亚萍麦套夏花生双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1992,8:14

[12]万勇善,张高英,李向东,等.夏直播花生高产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3:43-47.

[13]徐秀娟,黄培德.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4):29-32.

[14]张德文,李林,王惠民.精密播种机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5]万书波.山东花生六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6]尚书旗,刘曙光,王方艳,等.花生生产机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3):143-147.

[17]董文召,汤丰收,陈钦勇.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2-15.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3,45(1):137~140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上一篇:关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篇:崂山茶区茶园蜘蛛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