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8-17 12:07:0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以学以致用为基本原则,注重理论与操作的结合。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信息技术;思考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对每个人的要求。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信息技术也要利用好这一关键期做好信息技术的启蒙教育。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学校不重视

(1)学时不足。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实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间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但是实际情况却达不到这一要求,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信息技术教师无法完成指定教学任务。

(2)教师资源紧缺。受小学教学经费、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小学教师资源呈紧缺的状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影响课程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进度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异常突出。

(3)教学内容差异大。由于我国小学没有统一的信息技术教材,再加上每个学校设备的配置标准不同,使得城市与农村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差异大,教学内容上也不尽相同。

2.学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这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好时机。从实际教学方面来看,由于学生的兴趣是各有不相同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题。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不以兴趣出发,为“教学”而教学,抱以“应付差事”的态度,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1.用情感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情感需要借用语言来传递和沟通,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在其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反映方面,情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使培养情感的目的达到。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操作时,恰逢母亲节,于是我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以“母亲节”为主题给自己的母亲制作卡片,让学生在学知识、学技术的同时也不忘感恩父母,也起到了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学习Photoshop时,我会先让学生收集一些他们班级里面搞笑、有意义的照片,然后再选择其中一张照片给学生做示范,教他们简单的基础操作,通过班级认同感来吸引大家的目光,并且边操作边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想要把照片处理成什么样子,把照片处理成学生想要的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在上机课的时候实际操作,对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耐心地示范和解答,使课堂在良好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

2.重视层次教学的应用

受大班制教学的影响,分层教学成为我国教育界推广较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分层教学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适合每个学生的水平都不尽相同这一现状。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分层教学模式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观察的形式摸索出学生的大致水平,并相应作出区分,教师在指导上机操作时,让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尽量提前去完成操作任务,并鼓励他们挑战有难度的任务,而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则手把手地演示,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微小的个人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的教学需求,可以把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挑出来,利用“一帮一”形式实现多手演示,这也发挥了学生间互助的优势,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课堂,耐心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在信息资源庞大的世界中快速地找到所需资源的能力,帮助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辉.浅谈小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学周刊,2011(36).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石笋小学)

上一篇:观察作文之我见 下一篇:石头,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