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16 10:57:54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沥青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做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南京河西南部地区江东南路建设工程实践,从沥青路面施工的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本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质量控制;摊铺;碾压

1.工程简介

江东南路西起红河路,东至江山大街,为城市主干道,标准段宽80M,道路两侧各有20M绿化保护带(友谊路~江山大街段道路北侧为规划江东南河),本标段道路起点K2+120-K4+251,总长约2.13KM。道路采用主辅道断面,主线双向8车道,单侧车道宽15M;辅道双向4车道,单侧道宽7.5M。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一般路段沥青面层结构如图1所示。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1沥青施工前期准备

2.1.1检测路面基层的实际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表面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段应进行处理;检测路面基层表面是否存在污染、杂物,如果存在需用水清理干净,并且基层表面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2.1.2路牙平石施工完毕后再进行下封层及沥青层的摊铺。

2.1.3检测集料的品质,考察沥青拌合站的生产能力、沥青运输线路的可靠性。

在上述准备阶段,对集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集料加工及其质量控制是目前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在集料料源紧张情况下,集料质量控制尤其困难。如果集料质量不理想,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纠正难度非常大,会给工程质量控制留下很大隐患和不确定因素。做好集料备料工作是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通过加强过程监控、抽检等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2.2沥青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控制

2.2.1沥青摊铺

(1)沥青摊铺前的准备

在摊铺作业前做好基层清扫工作,同时对其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标确定。其次,对摊铺机熨平板的宽度、拱度、工作角、螺旋布料器位置、振捣梁等工作装置调整到预设状态,确定摊铺机摊铺参数[2]。

(2)沥青摊铺作业过程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速度和摊铺程度,必须保持整个过程的均匀、缓慢并且连续,不能肆意改变摊铺速度。同时相关的温度必须控制在符合要求的范围之内。在遇到交叉路口等特殊情况时,要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对混合材料进行更换和人工找补。如果摊铺问题较多,就要重新摊铺。

1)施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纵向或者横向的施工缝是经常会遇到的质量问题,对于纵向施工缝,可以运用两台摊铺机相互配合作业,前台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继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最后作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可以运用平接缝的方法进行弥补。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壁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来定出锯缝的位置,用锯缝机切割后铲除;继续摊铺时,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适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起步后进行摊铺;碾压时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上新铺面层。

2)摊铺厚度控制

预设一定的试摊铺距离,对摊铺厚度进行检测,当偏差较大时,进行传感器厚度调节,调节过程中的摊铺厚度要做到实时监测。通过对松铺层平整度的监测,分析影响平整度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

摊铺过程中,应经常检测虚铺厚度。安排两台摊铺机的巡边经常用做好标记的量尺检查摊铺厚度外并派专人随机检查,适当予以调整;同时安排该人及时统计混合料的用量,按照理论计算的用量进行厚度控制。

3)摊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相关对策

摊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准、平整度差、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为了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本文主要做以下几点分析:

①波浪形基层的摊铺[1]。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实际的混合料用量应比理论计算的要多。在波浪地段,即使摊铺的很平整,在碾压后仍会出现与基层相似的波形,因此对有大波形的基层应在其凹陷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

②摊铺机的操作及本身的调整对摊铺质量影响很大,摊铺机速度的改变会导致摊铺厚度的变化。因而,为了保证恒定的摊铺厚度,厚度调节器要随着摊铺速度的细微变化进行相关的调整。

2.2.2沥青压实成型

进行路面压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沥青路面的缝隙,提高路面的密实性,从而从整体上增强公路路面的耐久性。想要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就要增加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对压实机的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在碾压的过程中,碾压次数和速度会相互制约和作用,如果运行速度不合理,就会产生孔隙。

(1)碾压速度的选择

选择碾压速度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碾压速度,从而是碾压遍数减少,提高作业效率。表2-1是本工程各碾压阶段的速度控制范围 [2]。

(2)碾压组合

初压:采用轻型钢滚筒式压路机碾压1~2遍,由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速度稳定均匀,碾压时将压路机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在超高路段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修整[3]。

复压:复压紧跟初压连续进行,碾压长度宜为60-80m。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揉搓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对路面边缘、加宽等大型压路机难于碾压到位的位置,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夯进行压实。

终压:紧接复压进行,采用双轮钢滚筒式压路机,碾压到无明显轮迹位置。

3.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环节众多,通过分析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再对这些质量因素进行控制;通过提升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以达到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目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做好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控制的工作,对其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通过相关的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从而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汪仕旭.路面沥青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1(12)

[3].王金禄,公路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应运技术,2011(1)

作者简介:

袁晓晨(1984―),男,汉族,本科,任职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助理工程师。

上一篇:浅析石材幕墙的质量管理控制 下一篇:水稳拌和站拌和质量的关键技术研究